“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发布——勾勒新型数字基建蓝图
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新动能。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和数字***,11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信息通信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根据规划,到2025年,信息通信业整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基本建成高速泛在、融合互联、智慧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赋能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能力。
加快数字“新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基石,也是推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超过115万个5G基站,实现了所有地级市、97%以上的县城和40%的乡镇5G网络覆盖,5G终端用户达到4.5亿户。
“‘十四五’期间,力争每万人拥有5G基站26个,实现城镇全面覆盖、行政村基本覆盖、重点应用场景深度覆盖。行政村5G通达率预计达到80%。”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谢存介绍,规划部署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包括5G、千兆光纤网、IPv6、移动物联网、卫星通信网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据和计算设施。
作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的核心,数据和计算能力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规划提出,鼓励在一线城市周边地区建设***数据集群,在能源充足、气候适宜、自然灾害少的地区建设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吸引冷数据集群,促进数据集群间资源共享和调度,提高数据中心利用水平;拓展骨干网互联节点,优化数据中心跨网跨区域数据交互,提升基础电信企业与互联网企业互联质量,提供高质量数据传输服务。
如何构建多层次的计算设施体系?《规划》明确,要推进多异构智能云计算平台建设,增强计算设施高速处理海量异构数据和数据深度加工的能力;建设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设施,加强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的协同部署。同时,要深入推进云网协同,促进云间互联互通,实现计算资源和网络资源的优化匹配,促进计算资源的集约部署和异构云能力的协同共享,提高计算资源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标,工信部近期将以5G、千兆光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区块链、IPv6等领域为重点,着手组织实施专项行动,并分别下发三年行动计划进行部署。”谢存说。
5G融合应用更加深入
5G融合应用是推动经济社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的重要引擎。“5G应用创新已经超过1万个案例,覆盖国民经济22个重要行业。工业制造、矿业、港口等垂直行业应用场景加速规模化,从最初的生产辅助业务拓展到设备控制、质量控制等核心业务。”谢存表示,5G在教育、医疗、信息消费等领域的应用正在加速。
在医疗领域,***移动联合北京协和医院完成了5G高清远程眼科会诊和远程眼底激光手术。“5G网络实现了激光设备在治疗过程中的眼球追踪同步,保证了远程手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移动政企事业部医疗健康产业发展部总经理刘金鑫介绍,5G高速低时延的特性,使得与4K高清视频实时交互,远程会诊实时传输和读取医学影像数据成为可能。
在教育领域,涌现出5G空中学、5G虚拟实验室、5G云考场、5G智慧校园等一批标杆项目,为5G在智慧教育的试点应用积累经验。在信息消费领域,AR导游、4K/8K直播在游戏娱乐、赛事直播等方面的应用。大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十四五”期间,面向信息消费、实体经济和民生服务的5G应用将是重头戏。工信部将围绕上述领域在15个行业推进5G应用,打造深度融合新生态,打造技术产业和标准体系双支柱。
作为5 G融合应用的又一典型场景,5G融合应用与工业互联网形成的技术将加速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步伐。目前,在建“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1800个,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个,联网设备超过7600万台。
规划提出,不断深化“5G+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创新,加快工业互联网在各行业的应用。“为全面落实这一任务,我们将继续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聚焦关键技术和产业短板,集中力量加快突破,提升自控能力。构建自主可控的鉴定分析体系,扩大鉴定服务范围,推进鉴定规模化应用,构建综合性、行业性、专业性的平台体系。”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王鹏说。
安全体系不断加强。
随着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网络安全在数字化转型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和全局性影响越来越突出。基础通信网络安全的压舱石作用进一步凸显,融合业务的安全风险日益增加。“‘十四五’期间,要全面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网络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副***杜光达说。
为提高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防护能力,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颁布了多项规定,发布了近20个规范性文件,实施了300多项网络与信息安全标准,持续组织开展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监督检查。
杜广大介绍,“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进一步提高针对高级持续攻击等网络安全威胁的监测、防御和溯源能力,保障基础通信网络安全运行。同时,统筹推进国家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产业园建设,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和数据安全龙头企业,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支持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技术创新应用,提高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杜光达认为,应尽快出台《工业和信息化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完善重要领域的基础制度和数据安全标准。面向电信领域,将逐步开展重要数据目录编制、备案管理、安全风险检测评估等工作。针对工业领域,开展数据安全管理试点,探索工业领域数据安全管理的路径和模式。(记者李鹏达)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