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制造”含金量 新材料重任在肩

提升“***制造”含金量 新材料重任在肩

提升“***制造”含金量 新材料重任在肩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提升“***制造”含金量 新材料重任在肩   2021-10-19 09:34:15 来源:科技日报

10月16日至18日,在浙江宁波举行的IFAM2021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暨2021***(宁波)新材料及产业化国际论坛上,近30位院士和1500多位材料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和交流新材料领域的刚刚发展趋势和研究成果。

“材料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对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论坛期间,这种讨论频繁出现。

科技部高技术司副司长雷鹏在致辞中表示,新材料与信息、能源、生物等学科不断融合,材料基因组计划、超材料、增材制造等新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环境带来新的挑战,迫使我国高度重视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为此加大投入。

专注R&D,把握“双循环”机遇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形成了世界上品种和门类较为齐全的材料工业体系,部分领域产量规模已居世界前列,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新材料等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新型超导材料、新型智能材料、新能源材料、新型磁性材料、新型纳米材料等技术领域发展迅速,正在实现从基础到***的跨越,取得了许多重要技术突破。”***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键锋院士指出,客观上,我国材料技术领域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制约着产业迈向中高端、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雷鹏分析,随着***经济的爆发式增长,“能买就买”的思想长期存在,导致过去对材料的原创性、基础性、支撑性重视不够,材料产业发展对外依存度强,跟踪模仿多,自主创新少,成果转化率低,很多R&D项目停留在论文、专利层面,应用少,“有的材料不好用,好的不敢用”的现象存在。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所长黄正仁以碳化硅陶瓷材料为例,介绍这种材料具有质轻、高强、耐磨、耐腐蚀、耐高温、高导热、低热膨胀系数等优点。它在空间遥感、化学能源、微电子器件、高端装备等诸多重要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发展急需的关键材料。

“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外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为新材料的技术推广和成果转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雷鹏说,立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继续推进政产学研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加快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激发从需求到研发再到应用再到反馈再到研发的动力。

考虑形成创新体系的效率。

面对迫切需求和长远需求,新材料产业需要兼顾,放松。

“‘双碳’目标将带来深刻的工业革命和社会变革,材料行业将是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的重点对象。”***工程院院士、南京工业大学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徐南平指出。

据了解,围绕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实验室正积极开展低碳水泥、生物质乙醇、CO2制甲醇等技术路径研究,致力于实现低碳水泥基胶凝材料、制备SOEC绿色氢气关键材料等技术的高效应用和成本降低。

“发展新材料产业,对于推动技术创新、突破‘卡脖子’封锁、支撑产业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具有战略意义。”宁波市副***陈介绍,宁波举全市之力建设新材料科技城,推动形成以磁性材料、石墨烯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合成新材料等子行业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集群,涌现出韦伯集团、云升股份、江峰电子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工业企业。

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完善新材料创新链...通过宁波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实践,“***制造”应该如何从创新活动中形成创新体系的效率?

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公司副总裁李提出,创新体系要与“***制造”完整的产业体系相匹配,这是创新过程顺利进行的组织保障。他认为,一方面,基础研究、试点R&D、产业化研究要形成对制造业的系统性支撑优势;另一方面,***制造体系的优势要转化为国内产品创新的环境验证优势。

雷鹏表示,科技***期以来高度重视和支持新材料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在“十四五”规划中布局了四大国家重点工程,分别是先进结构与复合材料、高端功能与智能材料、新型显示与战略体系材料、稀土新材料。新材料创新的步伐将继续加快。

(洪恒飞记者姜岩)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提升“***制造”含金量 新材料重任在肩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01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