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破纪录!袁隆平团队湖南衡南双季稻测产亩产突破1600公斤

又破纪录!袁隆平团队湖南衡南双季稻测产亩产突破1600公斤

又破纪录!袁隆平团队湖南衡南双季稻测产亩产突破1600公斤字体:小中大分享到:又破纪录!袁隆平团队湖南衡南双季稻测产亩产突破1600公斤2021-10-18 08:48:40来源:科技日报

“去年12月20日,袁隆平院士在海南南繁工作时组织大家对往年超高产攻关作出部署,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湖南等双季稻区实施双季稻1500公斤/亩攻关研究示范工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3000公斤工程’。今天,我们来到衡南县的攻关示范点,等待这项重点工程的“成果”。我们预计产量将高于去年。”10月17日,在湖南衡南,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培育室主任李建武在湖南省农业学会组织的“南方稻区2021双季亩产1500公斤”试验验收现场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所谓3000斤工程,就是双季稻区实行“早稻、晚稻”结合周年,亩产总产达到3000斤的目标。根据南方稻区不同生态区的条件,利用籼粳亚种间优势培育的超级杂交早稻和产量潜力有较大突破的水稻组合,如超优钱豪和第三代杂交稻三优1号,作为重点品种。湖南省衡南县今年的示范基地种植早稻株两优168和晚稻三优1号,即第三代杂交水稻。杂交早稻目标是亩产600公斤,杂交晚稻目标是亩产900公斤。

横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无霜期282天。温光资源完全可以满足双季稻的生长需要。本次测产示范点所在的衡南县向阳桥街道朱庆村梓木冲,基地稻田总面积120多亩,其中第三代杂交水稻种植核心示范区30.5亩。

往年,示范基地开始承担袁隆平院士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组合超高产试验示范。

今年,作为示范基地重点研究品种的早稻杂交水稻株两优168于7月12日通过湖南省农业学会的验收,平均亩产667.81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三友1号,晚熟水稻品种,10月17日测产。记者在现场看到,稻田里的水稻长势旺盛,穗大而密,茎秆粗壮,穗上挂着饱满分明的金黄色稻穗。“根据我们的专业意见,它结实率高,饱满度好,掉色好,朱丽亚籽黄,杂种优势强。”李建武举起一只金耳朵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按照“3000公斤工程”的目标计算,重点攻关选手三友一号达标相对容易,只要实测产量达到亩产832.19公斤,就可以攻关成功。但是,这个数字显然没有显示出它的实力。

三友1号是第三代杂交水稻。它是第二代杂交水稻(两系杂交水稻)的升级版,既解决了第二代杂交水稻制种的安全性问题,又解决了比较好代经典杂交水稻(三系杂交水稻)组合不自由的问题。换句话说,它结合了前两代杂交水稻的优点,避免了前两代杂交水稻的缺点。第三代杂交水稻除了简单的制种繁殖外,在肥水要求上比前两代杂交水稻更“低调”,更有利于产业化,从试验田走向普通农户家中。因此被袁隆平院士评价为“未来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理想途径”。

李建武有信心今年该品种实测产量会高于去年(平均实测亩产911.7公斤)。一是今年插秧保证前期基本苗数量,基本苗数量比去年插秧多,这样后期有效穗就会多。其次,结合三友1号的大穗特性,肥料在中期适时施入穗肥,帮助大穗形成。再次,气候方面,9月初至10月5日近一个月,湖南维持晴好天气条件,有利于水稻灌浆结实。

该县当地农业农村局也表示,为做好水稻增产的“后勤服务”,他们组织了责任心强、业务精湛的工作专班,为三友一号制定了栽培技术规程,集成组装、关键技术配套创新。包括适时播种、精心育苗、适度移栽、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绿色防控等。

在“人为”和“天气”的双重加持下,今年第三季水稻产量有望提高。

***公布了田间测产结果:晚稻三友1号平均亩产936.1公斤,双季稻平均亩产1603.91公斤,成功刷新纪录!也超过了袁隆平院士既定的亩产200斤的目标!

“袁院士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也不能阻挡他生前定下的科研目标。我们将继续沿着他设定的目标努力,我们一定会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第三代杂交水稻是我们科技创新的代表,标志着杂交水稻育种技术的新突破,朝着培育高产优质品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张德勇说。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又破纪录!袁隆平团队湖南衡南双季稻测产亩产突破1600公斤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03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