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微言》:小词微言,一本万殊

《兴于微言》:小词微言,一本万殊

《兴于微言》:小词微言,一本万殊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兴于微言》:小词微言,一本万殊 2022-03-16 10:36:59 来源:北京日报

《兴魏昱言:叶嘉莹小词中的文人修养》,四川人民出版社。

读叶嘉莹先生的书,我常常感到感动,但我不能忍受。王先生年逾古稀,仍致力于***古典诗歌、文学和传统文化的复兴。

王先生一直喜欢诗歌。在她看来,诗有诗的风格,词有词的境界。小词也可以优雅。起初的小词都是关于美和爱,但即使是美和爱也可以提升到很高的修养和境界。诗,但是那些细微的想法,如果不方便用诗来表达,怎么办?于是就有了“诗余”,也就是文字,可以用来寄托那些知识分子的失意委屈。小词中的这些妙语,非常精彩,要求读者具备微妙的感觉辨别能力,才能被妙语打动,获得许多含义。

这本名为《兴魏昱言》的文集,是叶嘉莹先生近年来演讲的总结。虽然每篇文章各有侧重,但主题和题目一样连贯。“为言所动”是清代学者张惠言《词选序》中的一句话,理所当然地成为其诗歌理论的核心纲领。

***古代很多学者都注意到“情与感”是诗歌创作的本源。当诗人敏感的心触及到外界,自然现象,万物灵长目,人情,世事变迁等。引发诗人内心的震撼和情绪的摇摆,进而凝聚成一种情感上的亲情。叶嘉莹在诗歌创作中倾向于那些自发的、直接的、自然的情感。她将***古代文论中零散的“兴发”观点系统化,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并付诸具体的批评实践。

《兴魏昱言》包括六篇手稿:苏信两个小字的意义探究;论辛弃疾词的成就:张惠言《陈曾寿五首》、《雷峰塔小言二首》的儒家修养:从吕碧城的五首诗看***之志:沈祖芬《儒林外史》不作人。

苏信这两个字我们耳熟能详,但我们未必能领悟其中微妙的含义。叶嘉莹以细读的方式逐句剖析这些小词。它们看起来像是写景、抒情、悔春色、写花木,但曲折中隐藏着深厚的感情,里面真的有政治隐喻。这些解读,结合苏信的政治生涯,慢慢讨论。

想要感知小词,了解这些作者的生平是非常重要的。叶嘉莹在分析每一个小词的时候,都是结合作者的生活来讲述的。读文学一定要了解作者吗?有些读者非常相信自己的文学感知力,认为只看原文就够了,其实不一定。有时候,知道了作者的一些经历,我们就能读出作品未完成的意义,比如诗歌,任何文学体裁。

小词的含蓄特别适合悄悄话。读苏轼《三分春,两分尘,一分流水》;读辛弃疾《人在,灯火阑珊处》。你认为他们在写什么?

关注叶嘉莹的诗人和诗人的生活,她所赞美的诗人和诗人,他们的创作一定有一个清晰的轨迹,那就是她借用西方文学批评的词格(风格),她称之为“一部形形色色的书”。不一样,总是说一样的话;这是一本只有一个根的书,但是每一片叶子和每一朵花都是不同的,这就是伟大的作者。一颗诗意的心,学贯中西,借鉴西方文论反思***传统词学,是叶嘉莹致力于探索的方向。

我的感觉是叶嘉莹是一个文学纯粹主义者。她喜欢的诗人和作词人,一定是高贵的,高尚的。她在他们的生活和作品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她的繁华不仅来自作品本身的审美,更来自她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对世界的忧虑。

为什么叶嘉莹如此喜欢张惠言?张惠言一生未仕,致力于词学研究,培养了许多学生,他们勤奋好学,并以此为荣。陈曾寿是谁?婉容的老师。溥仪曾劝这位老师随他去满洲国,但陈曾寿做了皇帝后放弃了尊师重道的地位,余生漂泊,病死。吕碧城弃家求学,只身赴津,颇有建树;沈祖芬的诗意境深远,成为女诗人的集大成者。此外,叶嘉莹还谈到了李清照、许灿、何双清等女性词人。她,她不是他们中的一员吗?

叶嘉莹认为小词的美在于“双重性别和双重语境”。作家身份的微妙,加上男作家以女性口吻创作,自然产生了隐喻的想法,产生了无知感和隐情。表达野心,女人束缚闺房,根本没有野心,只能靠文字。叶嘉莹说,从最初女诗人用自己的血泪写出的作品,到男性诗歌的嬗变,从婉约到豪放,再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解放,再到文人、诗人、史家沈祖芬词的出现,这段词史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兴魏昱言》的***一章是“代后记”,这是叶嘉莹的生平记述和“我心中的诗的故乡”的理想言说。叶嘉莹于1924年出生于北平。她的家族是叶娜拉家族的后裔。她是纳兰·容若家族的成员。她在盖茨镇长大。诗歌渗透了她的闺房日常生活。曾经,家里人认为女孩子比较好不要去上学。后来北平经历战乱,府邸倒塌,建筑危殆,周围百姓四散。1949年后,叶先生一家去台湾生活,经历也很坎坷。悲从粟起,平淡的人生经历,故国无望而朦胧。后来,她回到了这片故土。

叶嘉莹手里拿着这本诗集的作者,她的生活似乎在生命的进程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命运。她读诗词歌赋,也读自己,天涯明月,古今一轮。

《兴言》的副标题是“小言学者之修养”。我想起了诗人亚贡·斯丁对叶嘉莹的评价,他是“穿着裙子的出租车”。就是这样。就是这样。(作者林颐)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兴于微言》:小词微言,一本万殊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13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