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价格须规范化管理

图书价格须规范化管理

图书价格须规范化管理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图书价格须规范化管理 2022-03-11 09:49:54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日,国家***出版总署公布了“十四五”期间出版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到了推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计划,包括业内人士呼吁多年的图书价格管理和规范。《规划》提出:加强出版物价格监督管理,推进图书价格立法,有效制止线上线下出版物销售恶性“价格战”,营造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推动图书价格立法是图书出版业多年来的愿望。同时伴随着反对立法干预书价的声音。反对者认为,***的图书市场已经形成了参与者广泛、竞争充分的格局。价格问题是市场问题,应该由市场决定,市场应该优胜劣汰。而且立法制止图书销售搞“价格战”,会增加读者购书成本,变相损害消费者利益。

实际上,推进图书价格立法,并不是禁止图书市场的正常竞争,而是要杜绝过度竞争、恶性竞争和自杀式竞争。一些专家早就指出,市场经济离不开竞争;但当竞争造成的经济损失大于竞争获得的经济收益时,竞争就是过度的、恶性的、自杀性的、破坏性的、破坏性的,反而会阻碍行业的发展,谁也活不好。这种竞争需要深刻的反思和彻底的改变。

去年9月,网络名人主播刘媛媛发起了一个亿的直播专场,声称“已经召集了***一半的出版社”,并在预告中表示已经准备好50万本10元以下的书和10万本1元的书。上半年,刘媛媛直播间共展出124款图书和娱乐产品,其中10元以下的产品有58款,占比近50%。这个直播立刻引来业内人士的担忧和质疑:10元甚至1元的比较好本书,出版社的利润从何而来?

有人算了一笔账。对于直播卖书,成本包括书籍本身的版权和印刷成本、物流成本、主播的佣金分成、客服人力支出等。无论怎么算,都很难搞清楚10元以下的正版书怎么有利润空,更别说1元的书了。业内人士表示,网络名人“破价”直播严重扰乱了图书出版行业的商业发展秩序。

除了靠直播“低价卖书”,近年来图书行业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新书一上市甚至被预订,电商们就开始“打折大战”,有的甚至是“自杀式打折”。都说平台卖书只是为了赚名气和引流,卖其他商品只是为了赚钱,实体书店和出版机构的利益成了“炮灰”。给新书打折,尤其会挫伤作者的创作热情。新书一出版就打折,给读者一种书本身水平低的错觉,影响书的未来销售。

书业的恶性“价格战”对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来说并没有好处。如果一本书被恶意定价,将迫使难以获得正常利润的出版社提高书价,以分摊编辑、管理、人工、版税等诸多固定成本。,这会造成书价虚高,让读者更加害怕,因为只有高价才能打出低折扣。出版社在提高定价的同时,还会缩短出版周期,搞同质化跟风出版,降低图书整体质量,力求薄利多销,图书行业难以高质量发展。只有读者以内容质量而不是价格折扣作为购买标准,才能看到更多***的书籍出版。

因此,在图书市场秩序混乱、生态失衡的形势下,迫切需要推进图书价格的规范化管理,建立合理的图书定价体系。比如规定新书出版一年内不得以低于其定价的折扣销售,线上线下折扣一致。如果能规范管理图书价格,确定图书价格,应对恶意“价格战”,就有法可依了。创作者、出版社和实体书店有更多的保护壁垒,可以精心打磨,便于推广,有助于图书出版市场和文化产业更加规范发展。(何永海)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图书价格须规范化管理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15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