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梨花颂》,又见翠盘舞

又闻《梨花颂》,又见翠盘舞

又闻《梨花颂》,又见翠盘舞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又闻《梨花颂》,又见翠盘舞 2022-03-01 09:03:16 来源:解放日报

一曲梨花赋,一曲翠盘舞...20年来,京剧唐贵妃闯入了几代人的世界,不断吸引老戏迷和新观众“偶像化”。

3月11日、12日,由国家一级演员石、领衔,安平、中路、、郭毅、王敦演出的上海京剧院新版京剧《大唐贵妃》,即将拉开2021/22春夏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演出季序幕,再现国粹艺术与时俱进的审美诉求。拥有13集17部***剧目庞大体量的第十三届东方名剧月即将拉开帷幕,13年的剧约将把所有的爱带到上海舞台。

唐贵妃脱胎于梅兰芳上世纪20年代的***小说《太真传奇》,还参考了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的《吴彤雨》、洪圣的《长生殿》。当时,梅葆玖、剧作家翁思载、导演郭晓楠等一批京剧名家在《太真传奇》的基础上创作了大型交响京剧《唐贵妃》,作为2001年第三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的首演。这是惊人的和耸人听闻的。

为了保证原著的精髓不流失,上海京剧院再次汇集国内***大师,包括编剧翁思仔、作曲及管弦乐手杨乃麟、声乐设计金、服装设计蓝玲、指挥等。,并邀请担任执行导演,滕担任影像总监,黄豆豆担任编舞。

“梨花开,春来雨,梨花落,春来泥落……”杨乃麟的主题曲《梨花颂》,中西合璧。20年来,翻唱版本数不胜数,既保留了戏曲的韵味,又有一定的知名度。“无论在哪里演出,观众总是沉浸在剧中,尤其是主题曲《梨花颂》在全国各地传唱。我去过世界上很多地方。可以说,哪里有***人,哪里就有梨花颂的声音。”李俊说。

新版《唐贵妃》中,梅兰芳《泰镇传奇》中的翠盘舞经过重新设计重新出现在舞台上,黄豆豆为翠盘舞设计了群舞部分。

“往年增加了‘翠盘舞’的情节。当年梅兰芳先生有一张照片,是在一个小翠盘上跳舞。后来,根据那张照片,我们和20多个舞者一起想办法做了一个绿色的盘子。”李俊回忆道。

2001年《大唐贵妃》首映版中,杨玉环也有一场穿着衣服跳舞的表演,但那时候是在平地上跳舞。新版本试图“恢复精神”——饰演杨贵妃的石想要在1.2米高、外层有旋转的美丽翠绿色盘子上展示她的优雅舞蹈。为此付出巨大努力的石曾笑称自己是“上海京剧院***的舞蹈家”。扮演唐玄宗的李俊除了要和身边的舞者互动外,还要配合鼓点,形成唐玄宗打鼓,贵妃起舞的“名景”。

“20年过去了,我们一直在不断地打磨和加工。最初的舞台全是木制的。现在通过大量声学、光电、高科技手段的应用,更能展现唐朝的辉煌,有新时代的风采。”李俊说。

在舞美方面,新版京剧《大唐贵妃》取消了原舞台上的实体建筑,多媒体影像技术承载戏曲表演的舞台空,与转场、演员调度充分融合。比如“华清池”场景,通过LED投影,温泉流淌的华清池在葱郁的绿植中若隐若现,静谧空的精神环境提升了美感。翠盘舞所用的“翠盘”配以金镶玉纹和花瓣纹,并使用了电动装置。演员跳舞时,图案缓缓旋转,表演室空和安装室空灵活多变。

2001年,梅葆玖、、和于魁智、石、三代演员,三双名人出演杨贵妃和,盛况空之前。当年以小队员身份参加前三场演出的石和都表示,时隔多年,对生活和戏曲有了更多的体会,对《大唐贵妃》的演绎也有了新的感悟。对于观众来说,再看一遍伟大的唐贵妃,是从看剧开始的改变,对于演员来说,是从展现人物开始的升华。

新版《大唐贵妃》重新梳理了李与杨的爱情主线,安史之乱与梨园之初。剧情在突出杨贵妃和唐玄宗之间爱情主线的同时,强化了安史之乱等历史事件的暗示,拓展了武侠剧的内容。"情节更连贯,脉络更清晰,更有冲击力."李俊总结道。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又闻《梨花颂》,又见翠盘舞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20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