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耳朵“阅读” 与书香为伴

用耳朵“阅读” 与书香为伴

用耳朵“阅读” 与书香为伴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用耳朵“阅读” 与书香为伴 2022-01-18 14:32:54 来源:人民日报

最近,许多具有灵活性、多样性和全场景优势的“音频图书馆”正在公共图书馆、城市自习室、社区、公园、地铁等场所“涌现”。“音频库”占地虽小,但资源丰富。人们可以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轻松享受丰富的阅读服务。

“鸟欲先高飞,人欲先读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每天能读到的信息令人目不暇接。虽然现在的阅读形式更加多样,阅读方式更加便捷,但是对于很多人来说,能够坐下来,无后顾之忧地专心阅读,仍然是一种奢望。正因如此,从上下班路上听资料、看小说,到空闲暇时闭上眼睛听网络课程,再到加入“有声图书馆”,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听书。调查显示,往年,我国超过30%的成年公民有听书习惯,有声阅读规模持续扩大。从“读”到“听”,从“静”到“声”,有声阅读让书香阅读更加清爽。用耳朵读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阅读姿势。

某种程度上,有声阅读不仅解放了双手,也解放了双眼。优质的声音和失意的心情,也有助于提升用户对内容的认知,让阅读变得“享受阅读”。同时,每个人的阅读需求不同。传统的纸质书很难满足大量读者多样化、个性化的阅读需求,有声阅读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短板。一方面,现在的有声阅读内容非常丰富。不局限于传统播音中的有声小说、评书,还包括党史学习、管理与人文、儿童教育等更细化的产品。另一方面,有声阅读更容易获取知识。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不同行业特点的人都能找到符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增强文化获得感。

更关键的是,当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时候,很多人不禁感慨“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都去哪儿了?”静下心来专心学习,耐心咀嚼知识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是相当有限的。有声阅读,因为方便,适应了个人移动通讯工具普及的大趋势。另外,存储方便,容量大,可以满足人们即时阅读的需求。不用一直抱着书或者找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学习,只需要灵活利用吃饭、通勤、户外娱乐等碎片化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就可以随时随地开启阅读模式,用耳朵感受书中的精彩,体验阅读的乐趣。

需要正视的是,虽然有声阅读已经成为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途径,但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有声阅读市场上游仍存在资源分散、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此外,特殊群体无障碍使用音频资源的目标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只有规范发展,建立完善的规则和标准,有声阅读行业才能有更好的未来。对于个人阅读来说,也需要不断拓展阅读的边界。从阅读体验来看,有声阅读更适合通俗易懂的书籍,如小说、传记、历史科普等。如果人们渴望深入思考,阅读学术著作或专业书籍,可能需要回归传统的文本阅读方式。

无论是读书还是听书,说到底都是为了让人活下去,受到智慧的启发。科技的发展可以改变阅读的方式,但改变不了知识积累和学习的规律。“书山有路勤,学海无涯,作舟不辍”,读书的关键词永远是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小流,不河海”的规律不会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有声作品帮助人们走出了“以声听”的比较好步,但“以听思”和“以听悟”还是要靠读者自己。(文/宋静思)

《人民日报》(往年01月18日05版)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用耳朵“阅读” 与书香为伴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33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