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轩:表演始终是一种救赎

黄轩:表演始终是一种救赎

黄轩:表演始终是一种救赎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黄轩:表演始终是一种救赎 2021-12-30 08:44:16 来源:新京报

今年影视作品中“玄”的含量极高。

《充实》,黄轩说他这一年,每个部分都不一样,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风暴。他承认自己是个只会用“笨办法”的慢热演员。虽然做了14年演员,但表演对他来说永远是一种救赎。

新京报:据说你为出演电影《乌海》中的华阳准备了很久。如何看待备考对角色的帮助?

黄轩:塑造一个人物,需要从生活中的经历和观察入手,需要亲身经历去感受。了解角色成长的背景,通过一些方法接近角色的内心,比如观察和他相似的人,体验沉浸感。我认为这些准备是必要的。

新京报:你在演绎杨华时,把中年男性的压迫、焦虑、绝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很多类似的经历并没有发生在你身上。玩起来会不会很难很累?

黄轩:其实我很累(笑)。进入角色,演好角色,包括演戏的过程,我都觉得很压抑。但是,我知道,这是一个演员需要面对的。即使很难打,他也要通过一些手段来调节自己。

新京报:你曾经说过,表演是一种救赎。现在变了吗?

黄轩:不,还是一种救赎。越来越觉得和角色融为一体,可以充实自己,拓宽人生的厚度。

新京报:今年你的几部作品都和前辈有合作。可以分享一下合作的故事吗?

黄轩:和前辈们一起演戏,我总能感觉到他们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他们的敬业,敬业,对我的指导和帮助。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和我的父母以及陈先生的合作。虽然他对面什么都没有,但是他一来到片场就帮忙指导我们这些年轻演员。有一个场景是我测试火箭发动机,他教我如何完善解读。(章节)紫衣姐姐在我旁边说:“刀哥,你知道黄轩演的是谁吗?他演你爸!”然后大家都笑了。

新京报:作为青年演员,你一直在践行前辈们对艺术的追求,哪些前辈对你的影响更大?

黄轩:陈先生,还有我特别喜欢的王先生,对我影响很大。我能在他们身上看到对表演的追求,对这个职业的热情,对观众的尊重。不管是什么年纪,他们都还在拓宽自己的艺术人生,给观众带来精彩的角色和表演。

新京报:你觉得表演有标准吗?演员有门槛吗?

黄轩:我觉得表演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心中的标准是你的表演是否能打动观众的心。除此之外,当然还有演员的门槛。每个职业都有自己的门槛。演员首先需要有一个非常专业认真的态度,一颗想成为好演员的心,以及你有没有当演员的天赋。演员需要的是自身的文化素养,感性和表现力。

新京报:今年是你在演员路上的第14个年头。你也演过很多经典角色。每次演出前会有压力吗?面对越来越多的机会,现在接戏的标准是什么?

黄轩:当然,我有压力。每次面对一个全新的角色,我总会思考如何把这个角色演绎好,才能不辜负自己,不辜负观众。至于接戏,我的标准是角色能不能打动我,故事能不能打动我。除此之外,我还会看看这部剧的演员阵容和其他方面。

新京报:这两年,业界一直在倡导青年演员的榜样作用。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青年演员,应该如何体现榜样?

黄轩:首先我要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保持对这份工作的热爱和尊重,不辜负每一个角色和工作。其次,也希望能帮助到一些有需要的人,给大家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新京报:现在关于你的采访,孤独和独处是被反复提到的词。你还说你越来越简单了。这个变化对你有什么影响?作为演员,你认为沉淀是表演的重要基础吗?

黄轩:对我的影响是,我越来越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相对来说,我的心也越来越轻松。当然演员是需要沉淀的,因为我们对角色的感知来源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沉淀自己,积累实力,才能在演角色的时候更好的释放出来。

新京报:生活中的你和作品中的你好像差距很大。拍戏时的你很专业,很成熟,但生活中的你却向往幼稚的轻松。形容你“稳重成熟”和“幼稚”哪个更准确?

黄轩:我觉得这些都是我性格的一部分,因为人有不同的面孔;工作上,我需要专业和成熟;这辈子,我要保持这种幼稚。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黄轩:表演始终是一种救赎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45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