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山西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山西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山西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2021-12-08 09:18:10 来源:光明日报

早起围着健身小道跑几圈,感觉汗流浃背,很舒服;下午,在图书馆的书海中徜徉之后,躲在安静的公园里,在绿色的氧吧里呼吸新鲜空的空气。晚上跳个广场舞,扭个奇台秧歌,或者走进文化馆,看一场群众自编自导的精彩表演...这是山西省晋中市广大城乡群众常态化的文化生活。

“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以来,晋中市人民群众对全市文化发展的满意度逐年提高。”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副***侯颖告诉记者,随着覆盖全市、惠及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成,晋中市围绕群众文化需求,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文化服务向基层延伸,着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从“贫瘠、稀缺”到“耀眼”的跨越。

“听国家一级演员郭全秀的《情爱密室》过瘾。没想到家里的性能水平这么高。演员们唱得好,演得好,这种表演百看不厌。”家住晋中市榆次区校园社区的吴生富是一位戏曲爱好者。他过去常常为一场***的演出四处奔走。“现在的日子真好。‘市民剧场’惠民演出活动让我们不用出远门就能免费看到高水平的演出,这就是好政策带来的好处。”

吴生富所说的“好政策”,就是晋中市开展的“群众文化惠民工程”。该项目是由晋中市文化和旅游局牵头实施的一项实事民生工程,内容涵盖实施群众文化服务品牌工程、培养农村群众文艺队伍、挖掘本地文化人才和艺术家、免费游玩下乡等。活动的主体是群众,以群众文艺队、地方文化人才、农村文化带头人为主角。合唱、舞蹈、武术、书法、剪纸、雕塑等节目形式多样。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组织群众文艺队开展群众活动12415次,农村文化人才集中培训2364次,农村文化带头人活动5250次,免费送戏下乡1188场。

“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只是晋中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方面。近年来,我们还积极构建规范均等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努力给予群众更多高质量的选择,满足不同人群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侯颖说。

以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功创建为标志,晋中市“五馆一院”全部建成,11个县(区、市)图书馆、文化馆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全市11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全部达标,95%以上的行政村(社区)建成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打造晋中文化新亮点。全市各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普遍建有分馆、分馆,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大多建有村级服务点。在市、县、城区建设了十几个城市自习室(智慧书店、同心书店),基本实现了网上联合编目、借还、共建、共享的目标。

晋中市在完善政策体系、搭建文化平台的同时,推出了“全国文化活动季”系列活动、“群众文化惠民工程”、“春节十大剧”、“广场文化月”、“市民剧场”等一批文化新品牌,形成了一些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近年来,晋中市的文艺创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晋剧,话剧,歌舞作品如《一个在家的母亲》《暖冬》《像一样***扶贫》《挽起袖子,同心奔小康》等,其他小品如《懒人扶贫》《乡民乡民》等,以及***的红色党史教育剧如《战地黄花》《红星证词》《向天歌唱》等,为全市人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晋中市将这些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文学作品融入送戏下乡、下乡巡展演出中,使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高质量持续发展。

乘着“互联网+”的东风,晋中市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由***“上菜”向百姓“点菜”转变。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平台和晋中吕雯云平台,整合全市公共文化机构和社会力量的文化资源,使人民群众的文化福利形成“超市”供给,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网上公共文化服务。(记者李建斌)

光明日报(往年12月08日02版)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山西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文化惠民落到实处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59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