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图珍藏《山海经》善本“活”起来

国图珍藏《山海经》善本“活”起来

国图珍藏《山海经》善本“活”起来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国图珍藏《山海经》善本“活”起来 2021-12-02 10:39:52 来源:北京日报

《山海经》是一本袖珍长卷。

《游山玩海》创历。

2万元众筹目标,最终吸引了4742名读者众筹资金238万余元——这个“奇迹”就发生在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山海经》善本衍生的袖珍本等一系列文创项目中。

这幅7米长的手卷,囊括了全国地图馆藏的全部18卷明代善本,将166幅兽类图连成册。《云游山海》文创历赚了313张原版《山海图》和54张高清古书影;收藏卡内嵌有6种高清古籍缩微胶片...这些都是《山海经·国图》系列文创产品背后的学术支撑。随着系列产品的营销,国家图书馆在古籍保存、修复、缩微、影印、创新方面的努力和坚持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国图正以《山海经》为鉴,探索如何保护、再利用、服务广大珍贵古籍,让它们“活起来”。

33幅山海地图进入日历

《山海经》成书于战国至汉初,与《易经》、《黄帝内经》并称为三大古籍。因为它不是一个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一个地点的书,所以从古到今注释和研究《山海经》的学者很多,导致这本书有很多版本。“目前,***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山海经》古籍版本超过100种,其中善本28种。基于此,《云游山海文化历》采用并依托了两种古籍,均为善本。”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燕介绍,宋七年(公元1180年)的《池阳县斋刻本》是现存《山海经》中最早的一部,传世久远,弥足珍贵。《姜鸣英和图书》刻制时,由于书中有300多种兽类或祖先的图画,为《文创历》提供了丰富的高清插图。

由于这两部善本都经过古籍修复,保存完好,读者可以在日历的高清画面中清晰地领略到古籍的原始之美。月历的细节也很考究,如封面、封底、腰封都印有姜画册中的古画组成的长卷。当你打开日历时,晋代作家郭璞写的《山海经序》的***一句话印在书的背面:“有知识和自然头脑的游客可以从中学习。”

20,000多张缩微胶片进入了文档并生成了产品。

根据蒋英和的《明代画册》改编的《山海经》袖珍长书集也已出版,这是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中的精品。囊括了《山海经》全部18卷场景,300多种猛兽跃然纸上。

《山海经》主题的文创产品不仅利用了珍贵的古籍,还将国家图书馆在古籍保护方面所做的种种努力以巧妙的方式展现在世人面前。随着山海经系列文创产品的众筹达到一定阶段,国图创新团队将古籍微缩胶片与目前非常受年轻人欢迎的文创闪卡相结合,为口袋卷轴众筹的参与者设计了一套六张山海经微缩胶片收藏卡。

为此,国家图书馆缩微部的专业人员将宋七年赤阳君斋刻本的六页古籍制成了两万多张缩微胶片。这6页古籍分别对应6张卡片主画面上的鹿、蜀、易(fěi)、三清鸟等猛兽的图画(图画取自明代和的图画),让读者了解古籍保护中使用的缩微品。

国家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主任王乐妍说:“古籍保护中的缩微技术就是将文献拍摄下来保存。因为胶片具有突出的稳定性,微电影可以保存500年以上。”据统计,《山海经》中有23部善本通过缩微技术得以保存。

郑振铎的旧珍本书进手机

一系列精心准备的文创产品无疑激起了读者深入了解《山海经》的欲望,而国图也早已准备了各种方式方便公众查阅相关文献。“《山海经》中的28部善本,已有19部转化为数字资源,在***古籍数据库中出版,公众可以通过互联网看到古籍的原貌。”国家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陈红燕介绍,珍贵的宋七年(公元1180年)赤阳县宅刻本也以善本的形式重新出版。

通过众筹购买了《山海经》文创产品的读者,也可以通过扫描收藏手册中的二维码观看《山海经》在线卷轴。在浏览网页时,您不仅可以观看宋七年的赤阳县寨刻本和明代蒋的平面版,还可以阅读郑振铎先生的旧集《山海经图卷二》的数字版。打开手机,轻松欣赏这些珍本书的原著书影和动态卷轴,还可以搜索触摸任意神兽,查询详细评论。

一系列文化创造引发的公众对古籍保护的关注仍在继续。据北京郭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郭图创新山海经》项目组已捐出部分文创销售利润,认领一本古籍,支持其修复。(记者杨力)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国图珍藏《山海经》善本“活”起来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60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