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诗歌如何创造互联网时代的诗性品格

网络诗歌如何创造互联网时代的诗性品格

网络诗歌如何创造互联网时代的诗性品格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网络诗歌如何创造互联网时代的诗性品格 2021-11-26 09:25:30 来源:光明日报

人工智能诗歌写作给网络诗歌写作带来了丰富的启示,值得网络诗歌写作者推敲和深思。图为智能机械臂写诗。个人资料图片

如今,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浪潮的影响不仅渗透到社会物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影响到人类精神文化的各个层面。在***文学写作领域,网络文学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成为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力量。虽然与如火如荼的网络小说相比,网络诗歌相对沉寂,但它也是网络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构成了***现代诗歌写作***活力的一翼,向读者展示了丰富的艺术可能性。考察网络诗歌的写作状况,思考网络诗歌如何在网络时代创造诗性,不仅是***现代诗歌整体性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探索当前***写作新现象、新特点的题中应有之义。

网络诗歌要有经典作品,要有代表诗人。

***现代诗歌与互联网的比较好次相遇是在90年代中后期。背景是比较好代互联网和个人电脑的逐渐普及。网络诗歌最早的存在形式主要体现在诗歌传播的“网络化”,即诗歌作者将线下创作的诗歌作品上传到诗歌论坛或诗歌网站,以达到一定的展示和传播效果。诗歌论坛上的即时交流,诗歌网站评论区的便捷互动,是不同于传统文学纸媒传播模式的话语景观,激活了诗歌作者的创作热情和读者的欣赏兴趣。

后来随着各大网站推出个人博客业务,诗人纷纷建立了自己的个人博客账号,诗歌博客也流行了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与以往的诗歌论坛和诗歌网站相比,诗歌博客可以更及时、更集中地展示博主的作品,作者与读者的互动变得更加有效,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展示度,因此受到很多诗歌作家的青睐。

智能手机的兴起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诗歌的写作、阅读和传播因此获得了全新的发展机遇。网络技术的不断升级迭代,移动互联网独特的高度沉浸式、个性化设计,传统媒体编辑作为评论者角色定位的新变化,都有力地推动了诗歌自媒体的快速发展,使***现代诗歌的艺术想象和写作实践获得了更广阔的话语空。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近年来微信平台上诗歌群和诗歌微信官方账号的井喷式增长和扩张。不难发现,这些创始人发起的诗歌群和诗歌微信官方账号,为诗歌作者和读者搭建了一个展示作品、表达观点、传播信息的网络话语平台,同时仍然保留了与其他微信群一样的基本社交功能。这种互动性和混杂性的特点,使得诗歌微信群和诗歌微信官方账号既不同于传统纸质出版物单向、扁平化的阅读模式,也不同于比较好代纯诗歌论坛以文本阅读为主的线上传播模式。诗词微信群、诗词微信官方账号的阅读是多向互动、立体传播,往往带有超文本的复杂含义。

如前所述,网络诗歌与移动互联网的关系基本上是从文学传播和文学消费的角度来考察的。事实上,这种关系只是文学研究的外部问题。我更想关注的是网络诗歌作为一种写作类型的艺术内涵建设。核心问题是如何产生更多的经典作品和更有代表性的诗人来支撑网络诗歌的审美合法性。

就作者的阅读视野而言,网络诗歌中很少有艺术价值突出、个性特征鲜明的经典作品,尤其是真正有代表性的诗人。我们期待更多成熟的诗人做出适当的改变,参与网络诗歌写作,创作出一批经典作品;我们也期待那些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青年诗歌作家,能够深度参与网络诗歌写作,以其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和互联网想象力创作出经典作品,进而成为真正能够推动网络诗歌发展的代表诗人。

网络诗歌应该敏锐地反映时代精神的新气象。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带来的一个比较突出的后果就是阅读的浅薄化和碎片化。相应的,网络诗歌写作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分段”、“流口水”等。对于一个自觉的网络诗歌作家来说,不仅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到网络诗歌的体裁建设中,更要有责任感,用自己的创作回应这个伟大的时代。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背景下,给诗人想象时代的方式带来了哪些实质性的改变?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现代诗歌的语言和形式会遇到哪些挑战和机遇?***现代诗歌的先锋特征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挑战还是阻碍?当然,移动互联网毕竟还是近几年兴起的新生事物,对世界的深刻影响还需要更长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的观察。然而,对上述问题的思考,既是网络诗歌研究者需要关注的话题,也是网络诗歌作者必须直面的现实。

移动互联网时代,世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狭窄的手机屏幕与外界进行复杂的联系,我们的情感和心灵的质地正在被悄然改变。这种或隐或显的变化,应该被敏感而有思想的诗人所发现和捕捉,并以艺术形象的形式呈现在其网络诗歌作品中。

走过百年发展历程的***现代诗歌,虽历经种种艰难险阻,但已经形成了相对自足的抒情话语传统。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现代诗歌的语言、形式等诗歌艺术命题寻求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多种可能。比如近几年的“断句”写作现象就是典型案例。这种意味深长的新诗歌形式吸引了许多诗人的积极参与。至于“断句”写作,也有一些持异议者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出尖锐的负面声音。“切句”写作可以看作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现代诗歌的一次有益尝试,但对其成败下一些武断的结论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应该对这种诗歌写作实践多一些宽容,多给一些观察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

由于自身天然的文学优势,***现代诗歌的先锋性必然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异质性和复杂性发生激烈碰撞,从而孕育出奇特而华丽的艺术火花。至于这种碰撞最终能否成为网络诗歌的正果,还需要更丰富的写作实践和更长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的文本历史验证。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诗歌对时代精神的反映,不能仅仅是口号式的简单插画和空普遍表达,而要通过纷繁多样的诗歌作品,充分落实到***现代诗歌写作生动的语言实践和生动的艺术想象中,也充分落实到***文学话语体系的文化自信中,从而真正成为新时代文学的新收获。

网络诗歌应该基于***诗歌艺术的深厚传统。

网络诗歌是***现代诗歌最生动的写作实践。它首先与***现代诗歌一百多年来形成的抒情“小传统”相联系,并以此为背景展开当下的艺术探索。然而,这还远远不够。网络诗歌写作要寻求更广阔的发展视野:从纵向来看,网络诗歌要积极追根溯源,努力与***诗歌艺术的深厚传统对接,成为这种深厚传统在新时代继续延续和生长的新质;从横向来看,网络诗歌应该不断拓展自己的数字人文审美疆域,在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写作实践中,在观察和想象的过程中,不断锻炼和提炼现代汉语的诗歌特质。两者相辅相成,才能构筑起坚实的网络诗歌写作艺术基础。

网络诗歌作家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诗歌艺术的深厚传统,包括***现代诗歌艺术传统,并不是遥远的抽象存在,而是仍然流淌在我们语言和文学中的精神血液,也应该流入当下的网络诗歌作品中。对于任何一个有自觉艺术追求的诗人来说,本土文学深厚的抒情传统永远是写作的源泉,网络诗歌写作也不例外。

以现在的诗坛为例。许多曾经以叛逆的姿态刻意疏离古典诗歌传统的诗人,近年来都在回望和重新解读古典诗歌经典,并以此为新的动力推动自己的诗歌写作。他们通过致敬古典诗词传统获得内在写作动力的做法,显然值得网络诗词作家借鉴。当然,这里所说的对接***诗歌艺术的深厚传统,并不是简单的“复古”或“仿古”,而是一种借古为新,即通过当代人的想象和重构,将***活力的传统因素真正内化为网络诗歌作品的新血肉。

同时,网络诗歌作家要有当代视角去对接***诗歌艺术的深厚传统,即以数字化的人文视野和互联网思维去重新审视它,从而获得更多关于现有传统的新认识和新发现。

比如往年,一群软件工程师潜心打造了一个所谓的“人工智能诗人”,人物设定为“少女诗人”,取名“萧冰”,并推出了他的诗集《阳光失落的玻璃窗》。对于网络诗歌来说,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对于萧冰的诗,很多读者可能会不以为意,以为这只是电脑程序编码生成的文字游戏,缺乏情感温度。其实诗歌的制作过程大致是这样的:软件工程师先从徐志摩、戴望舒、林、等现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中提取经典意象,然后通过计算机程序重新组合成一首“诗”。且不论这些“诗”的艺术效果如何,其制作方式的人工智能和数字人文意义给网络诗歌写作带来的丰富启示,值得网络诗歌作家推敲和深思。(作者:吴明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诗歌整体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网络诗歌如何创造互联网时代的诗性品格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62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