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政全书》为世界带去***农业技术

《农政全书》为世界带去***农业技术

《农政全书》为世界带去***农业技术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农政全书》为世界带去***农业技术 2021-10-29 10:03:2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法]杜·赫德《中华帝国的全志》英译本,往年10月出版(包括《农政全书》中的养蚕业)

***是一个农业大国,历代都非常重视农业典籍的编纂和刊刻,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古代农业知识的生产和传承体系。

《农政全书》成书于明崇祯元年(1628年)前后,共60卷,50余万字。作者徐光启是政治家、农学家、数学家。曾在家乡进行甘薯引种越冬采集实验,出版《甘薯疏》。由于他的努力,甘薯在长江南北广泛种植,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他还写了农业著作,如《棉花种植法》。后人评价《农政全书》:“其书末咸,常备。它们涵盖了季节、农场苗圃、水利、荒政,融为一体。虽然是取自各种书籍,但相互比较起来特别完整。”这部百科全书不仅继承和总结了***古代农业技术的许多方面,如开荒、荒政、水利、耕作、养蚕、农具等。,还形成了独特的“以农为本”(农业是立国之本)的思想。

徐光启去世两年后,他的得意门生陈子龙从徐光启的二孙子那里借来了《农业行政全书》的手稿,并完整地复制了一遍。1639年,学者等人校订并交付子刊刻,这是《农政全书》的比较好个刊刻本,即“平录堂刊本”。清代《农政全书》有6种刻本。

《农政全书》在完成后的数百年间,被外国传教士和农学家译介,深刻影响了海外各国的农业书籍创作、农业生产乃至农业制度改革,成为中外农业跨文化交流的显著标志。

影响日本和韩国的农业发展。

由于地理位置相近,历史上,日本、朝鲜半岛和***大陆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农业技术交流。贾思勰的《齐民舒窈》早在宽平时期(889-897)就已传入日本。

17世纪初,***海禁政策放宽,大批***商船前往日本长崎港进行贸易,《农政百科全书》传入日本。1666年,日本学者中村提斋的《训、蒙、土会》一书中出现了《农政全书》作为参考。之后,以大阪、京都、江户为中心的大城市群开始出现,增加了对农产品的需求,提高农业生产率成为当务之急。《农政全书》的出台也促进了日本地方农业书籍创作的繁荣。

1997年由日本农学家安贞·宫崎编纂出版的《农业百科全书》,因大量引用《农业百科全书》,被日本学术界称为《农业百科全书》的“精炼日本版”。它继承了“以农为本”的思想,但又不同于《农政全书》中“以农为政”(以农维持社会稳定)的思想,强调“以农为业”,即把农业作为发展国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

除了《农业百科全书》之外,日本的农业书籍如《农业集锦》、《农事春秋》、《农业训练》等都受到了《农业百科全书》的影响,不仅促进了日本农业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也促进了日本农业的商品化和农民经济地位的提高。

明清时期,中朝保持着宗藩关系。为了普及农业生产的知识和方法,李朝***积极翻译和介绍***古代的农业书籍,包括《农业管理大全》。李超学者朴济源对***古代农书指出:“有心人,可慎服之,则华东百姓穷而欲死,必有治耳之法。”李朝后期,朝鲜发生大规模饥荒。李朝官员徐有秀曾试图将红薯引入朝鲜种植。他将《农政书》的内容与朝鲜的实际相结合,编撰了《种薯谱》一书。此外,徐有西编著的农业巨著《林园经济十六记》也引用了《农政全书》的大量内容。

可见《农政全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朝鲜的农业状况,促进了朝鲜农业书籍的创作和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

桑葚的棉花含量受到欧洲的高度重视。

《农业管理百科全书》在欧洲的传播主要是由传教士、汉学家和科学家推动的。

从17世纪到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热”,是由来华传教士介绍和研究***文化引起的。大量***文化典籍在欧洲被翻译出版,《农政大全》也传入欧洲。1735年,法国巴黎的耶稣会士杜赫德根据27位在华传教士搜集的相关资料,编纂了一部四卷本的《中华帝国全志》,系统地介绍了***。在第二卷中,收录了由传教士尹翻译的《农业百科全书》第31-39卷中的蚕桑。尹把这篇文章的题目翻译成一部教导人们更多更好养蚕方法的***古籍的摘要,把***养蚕技术全面介绍给欧洲。

法国重农学派以农业管理百科全书的称号,在政治和经济领域大力宣传重农思想。其主要代表魁奈和图尔古特专门介绍***的农业制度,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增加财富,抑制货币和商业资本。

1777年,《中华帝国全志》被翻译成俄文并在圣彼得堡出版。当时的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正在进行经济改革,***先进的养蚕和植棉技术在俄罗斯得到全面推广,促进了俄罗斯棉纺织业的发展。

19世纪以后,欧洲对《农业行政百科全书》的翻译趋于精确,以服务于当时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研究。1849年,英国汉学家、驻上海领事麦将《农政全书》蚕桑篇重新翻译成英文,题为《制丝植桑概论》,并以小册子形式在上海出版。1864年,一位英国人肖石将《农业行政百科全书》第35卷关于木棉植棉的部分翻译成英文,题为《上海植棉概论》,发表在《***丛报》第18卷第9号。邵氏的《农业管理百科全书》被称为“***农业百科全书”。1865年,俄国人安东尼将《农业行政大全》和《农桑提要》中的蚕业翻译成俄文,题为《论***蚕业》,发表在《俄国昆虫学会会刊》第3卷第1号上。意大利人安德烈奥奇将《农业管理百科全书》“饥荒管理”一章中的“胡璇先生的蝗虫治理”一文翻译成意大利文,题为《论蝗虫:摘要》,1870年在米兰作为小册子出版,为西方的蝗虫治理提供了参考。

在20世纪,作为重要的学术研究资料,《农业管理百科全书》仍然受到欧洲学者的关注。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博士称赞《农业管理百科全书》是“农业方面的杰出杰作”,并将其列入《***科学技术史》的代表作。在1984年出版的《***科学技术史》第6卷《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第2卷《农业》中,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白富兰教授***用英文介绍了《农业管理大全》,并详细分析了其写作过程和文献价值。

《农业管理百科全书》在欧洲受到高度评价,产生了重要影响。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李比希称赞说:“***农业以经验和观察为指导,长期保持土壤肥力,从而不断提高产量以适应人口增长,创造了无与伦比的农业耕作方法。”

据全球***的图书馆馆藏数据库WorldCat统计,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等40余家海外图书馆收藏了《农业行政百科全书》的所有前几版和现代版。

欧洲积极翻译***古代的农业书籍,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不仅改变了18世纪欧洲农业生产的落后局面,也间接推动了西方的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

此外,《农政全书》中所包含的“农政”思想,在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农政"思想所体现的***传统的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不仅有助于反思和检讨西方资本主义主导的大工业生产范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资源危机和气候危机,而且启示我们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走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陈思远何明星)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农政全书》为世界带去***农业技术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75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