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的历程》***首演,视听盛宴呈现“音乐界的毕加索

《浪子的历程》***首演,视听盛宴呈现“音乐界的毕加索

《浪子的历程》***首演,视听盛宴呈现“音乐界的毕加索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浪子的历程》***首演,视听盛宴呈现“音乐界的毕加索 2021-10-13 09:05:56 来源:文汇报

三幕英国歌剧《浪子的历程》的半舞台版本出现在上海交响乐团的音乐厅。

巨幅油画随光影变化,音乐随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流动...日前,斯特拉文斯基的三幕英文歌剧《浪子回头的历程》完成了在***的首场演出,并以半舞台版本亮相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这部前瞻性的作品就这样诞生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流浪”,它比较好次以舞美的当代表达方式“停”在了上海。

正如斯特拉文斯基在首演时安排了一些年轻的新晋歌手演出一样,这场演出从制作团队到表演团队都大胆地启用了年轻人——由青年导演邹爽执导,上海交响乐团和北京音乐节联合制作,由担任指挥,夏侯、周、李菁菁、韩银培、张、、刘颖、陈炯然以及上海音乐学院合唱团。

“这也是上海交响乐团近年来继《厄勒克特拉》、《魅力美人》、《莎乐美》、《切肤之痛》等之后,演出的又一部歌剧力作。”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表示,他希望观众能够通过现代歌剧感受到***新一代年轻音乐家的活力以及他们独特的洞察力和艺术眼光。

以绘画为原型,“音乐界的毕加索”写出了一部充满远见卓识的歌剧。

作为20世纪***而伟大的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火鸟》和《彼得鲁什卡》是***观众最为熟知的代表作。其实,在乐坛被誉为毕加索的斯特拉文斯基还有其他值得铭记的经典,英国歌剧《浪子回头的历程》就是其中之一。1945年,当作曲家站在英国画家霍加斯的画作《浪子回头的历程》前,灵感突然被点燃。共八幅,故事依次为“继承人”、“聚会”、“狂欢”、“逮捕”、“赌场”、“监狱”、“疯人院”。斯特拉文斯基以绘画为原型,找到了英国诗人奥登写的歌剧剧本。

《浪子回头》是斯特拉文斯基新古典主义创作时期的***。他改造了传统的戏曲结构,赋予它新的特点和功能,比如用调性代替旋律来表现一个事件或人物。“一个作曲家可以重用过去的东西,同时向前发展吗?不管答案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创作过程中并没有困扰到我,它(浪子回头的历程)具有前瞻性的色彩。”这就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义精神。

1951年,斯特拉文斯基亲自执导的《浪子回头》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映。此后,该剧成为世界各大歌剧院的排练作品。70年后的今天,邹爽认为新古典主义精神是一种“组合式”创新。“斯特拉文斯基在这部作品中大胆尝试对不同时期的音乐风格进行打乱、解构和重组,为当代英国歌剧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也为后来的作曲家提供了借鉴。”

在***的舞台上,用当代的艺术语言,创造出一个真实如幻的歌剧世界。

在斯特拉文斯基逝世50周年之际,如何以创新的方式将这部极具挑战性的歌剧***搬上***舞台,是创作思路的核心。在朋友的推荐下,青年画家杭炜的三幅油画成为邹双的灵感来源。于是,每一幅画的层次、色彩、构图都与舞台灯光、多媒体动画相结合,共同组成了《浪子回头》在焦上音乐厅的惊艳亮相。创大师希望通过当代艺术语言赋予舞台抽象的表达,通过视觉场景向观众传达戏曲的真实、虚幻和哲理隐喻,“让大家像在沙堆里寻宝一样仔细地寻找和品味其中的奥妙”。

其实斯特拉文斯基写《浪子回头》的时候正处于艺术喷涌的时代,这对今天的文艺工作者也是有启发的。“从20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中叶,世界上出现了伟大的荒诞派戏剧作家,如詹姆斯·乔伊斯、西摩·贝克特、伟大的画家弗朗西斯·培根、伟大的电影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等等。音乐、文学、艺术、哲学相互影响,伟大的作品在借鉴、参考、探索中不断诞生。”邹爽说,“我们今天看到的成功作品背后也有很多失败。我们今天所做的,就是大胆走这条硬路,让观众关注现代歌剧。”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浪子的历程》***首演,视听盛宴呈现“音乐界的毕加索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184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