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作品展开幕

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作品展开幕

原标题: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展开幕

中广网北京3月21日消息“20多年前,研究诗歌节奏的时候,要花好几个月的时间,手工标注、统计每一句韵文,做成纸质数据库,然后我们才能做研究。”近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杜晓勤在首届北大数字人文展上表示。

随着智能技术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统计学、深度学习等数据挖掘方法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在“数字与人文”交叉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新举措、新应用。数字人文是北京大学推进学科交叉建设的重要领域,也是北京大学2022年的发展主题。本次展览是“数字人文”年的首秀。

展览现场(不夜摄)

展览中,推出了中世纪诗歌的韵律分析系统和巴赫作品的视觉分析,大大提高了研究效率;珍贵文物、拓片、古籍通过数字技术可视化,还原其本来面貌。基于深度学习的新冠肺炎患者分期挖掘和预后分析,北大魔法数据库和应用平台,为决策提供参考...

解释现场可视化项目(不夜摄)

10个互动系统、6个视频、3个饰品、36张海报,以可触摸、可感知、可互动的方式展示。创作者来自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20多个文科、理工科院系。涉及古籍智能、人文可视化、网络文学、智慧与法治、历史地理、文化传承、社会计算、颗粒艺术、课程创新等跨学科方向。本次展览将持续到4月10日。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军表示,数字人文作为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的桥梁,正在快速塑造智能时代的人文社会科学形态,推动传统信息升级,引领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接下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同时,在技术创新中注入以人为本的情怀,促进信息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双向融合发展。

展会现场还举行了字节跳动向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发展捐赠证书的颁发仪式。北京字节跳动副校长李涛代表字节跳动向北京大学捐款。此次捐赠将全力支持北京大学数字人文发展,研发古籍数字化平台,利用智能技术加快中国古籍资源数字化建设,并向全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北京大学校长郝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张志庆、北京大学智能研究院教授袁晓如、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茂松等专家出席活动并发言。

本次展览由北京大学主办,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智能学院可视化实验室、艺术学院、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信息管理系等机构联合承办。

编辑:不夜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授权> >

转载申请,举报非法侵权,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邦

长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作品展开幕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7364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