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疾步迈向“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疾步迈向“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疾步迈向“专精特新”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中小企业疾步迈向“专精特新” 2022-03-25 07:54:38 来源:经济日报

工人们正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新“小巨人”企业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上安装设备。张晓风摄(中经视觉)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促进中小企业提升专业优势,培育制造业“小巨人”企业和单项***企业。***经济工作会议要求鼓励涌现一大批“专业化和创新型”企业。今年的《***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特色创新型”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诸多政策的引导下,“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小企业“专精创新”的重要阶段。

扮演平台的角色

“《***工作报告》要求建立孵化平台给予支持,意味着国家更加重视孵化平台,将通过孵化平台带动更多中小企业走上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赛迪顾问投融资研究中心分析师王静认为,搭建孵化平台要充分发挥R&D大型龙头企业的优势,创新、管理、市场、供应链、专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让有相关产业链和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在平台上分享这些优质资源,支持更多中小企业向专、精、专、新的方向发展。

***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认为,应充分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载体的作用。各地要鼓励专、特、新“小巨人”企业与大企业联合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开展共性技术研发,实现大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共享、成果转化和品牌协同,形成订单式研发、交付创新、供应链互通的一体化产业生态。

***为企业搭台唱戏。“创客北京2021”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为大中小企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链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中小企业加速突破产业链关键环节,共同构建产业链生态基础。”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王乐妍介绍,国联万中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带领北京加创科技有限公司突破2英寸氧化镓单晶制备和4英寸外延片生产工艺,实现氧化镓单晶及外延相关产品产业化;华为鲲鹏与中小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开发面向汽车企业的智能安全事件管理平台。

“但也要看到,孵化平台还存在运营模式单一、专业服务能力不足、开放性和互动性不高等问题。”王静建议,下一步,孵化平台可以通过投融资对接、创业辅导培训、知识产权交易、商业资源链接等方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梁志锋表示,到2025年,力争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培育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专做专项创新的省级中小企业、1万家专做专项创新的小巨人企业和1000家制造业单项***企业,逐步构建“十万”高的梯度培育体系

建立强大的人才基础

“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仍然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朱昱解释说,在R&D端,“专精求新”的中小企业技术人才流动大,培养难度大,尤其是从事软件开发和信息服务的企业,面临互联网头部企业和同行业大企业的激烈竞争。制造业方面,年轻人倾向于选择自由度较高的工作,如快递、直播、网上拼车等。“专精求新”的企业面临着一线工人严重老龄化的考验,“一线工人失去供给和技能岗位”的风险越来越大。为此,朱昱给出了具体建议:大企业的专家可以做“周日工程师”,每周抽出***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到中小企业解决技术问题;搭建产学研交流平台,加强R&D合作,促进科研人才双向流动。

“大多数中小企业发展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短,缺乏人才管理经验。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管理理念和能力还有较大差距。”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冯明介绍,为帮助企业规范管理体系,开展了“专精标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检查活动。

江苏中纺联针织有限公司以羊毛服装为主,每年自主设计上百种款式的产品。往年,公司参加了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巡视活动。巡视组对薪酬结构、绩效考核、人才晋升、文化制度等提出意见。公司规范了管理制度,完善了人才培养机制,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王伟建议,针对重点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采取股权激励、住房补贴等政策,加快人才引进,为企业吸引一批***创新人才。建立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机制,不断改善高层次创新科技人才的科研环境和生活质量。同时,围绕企业自身创新发展需求,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持续的人才培养机制,推进博士后工作站、院士专家工作站、人才小高地等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不断提升自身人才素质,营造有利于人才留住的机制。

如何吸引高端人才,也让北京瑞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田甜难以向记者坦言,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在吸引人才方面往往缺乏竞争力,难以引进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和管理骨干。“北京对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给予优惠政策。”田说,比如对专门做特色新产品的“小巨人”企业招聘的特定人才提供落户支持;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人才支持,***相关部门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参与高校学科队伍建设,联合开展重点项目,缓解中小企业R&D人才短缺问题。

***社科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付伟建议,中小企业应创新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课程资源基础上开发标准化、系统化、规范化的精品课程,吸收各行业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数字化学校”。

加速数字化转型

随着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成为引领中小企业“专精创新”的有效手段。

上海华策导航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本土培育为主的专业化新型“小巨人”企业,专注于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相关软硬件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我们利用多项集成系统构建全价值链数字智能平台,构建从规划到制造的敏捷供应链体系,有效提升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公司财务总监高占武说。

同样积极拥抱数字化的还有两面针(江苏)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酒店日用品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在江苏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心的指导下,今年公司建立了全员设备和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关键控制点和物料平衡管理体系,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合格率。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将加速其智能化转型,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生产和服务资源配置,效率和精度更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帮助网络柔性生产。”付伟以福建省晋江市为例,向记者讲述了这里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往年初,晋江与华为、万物智联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三方协议,帮助更多中小企业突破技术壁垒。通过数据升级,解决企业准时交货率低、库存高、质量不稳定、数据滞后、沟通成本高等痛点,达到外部供应链协调、内部管理数据顺畅的目标。“目前,晋江90%以上的企业实现了‘触网’,101家企业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1000多家企业上了云平台。”付伟说。

推动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的应用,是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水平的加速器。为专业化创新型中小企业办实事清单提出,到往年底,组织10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推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线。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工信部中小企业局一级巡视员叶定达表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优化中小企业数字化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利用数字化手段形成跨企业协作网络,支持传统产业集群搭建“虚拟”产业平台,鼓励培育虚拟产业集群, 建设中小企业数字化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组织发布数字化转型典型经验和案例,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记者李鹏达)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中小企业疾步迈向“专精特新”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605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