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百姓餐桌更丰富吃得更健康

让百姓餐桌更丰富吃得更健康

让百姓餐桌更丰富吃得更健康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让百姓餐桌更丰富吃得更健康 2022-04-01 09:03:58 来源:人民日报

要牢牢稳住粮食这块“压舱石”,在“稳”的基础上保证多样性和质量,托起人民群众的“舌尖上的幸福”,培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增长点。

现在是野菜的初尝季节。嫩芽香椿、森林中沾土的竹笋、荠菜、蕨菜、野芹菜等野生春菜,在世界各地的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都很受欢迎。在江西省吉安市,农民范世利摆了一个蔬菜摊。半小时内,一筐野菜被抢购一空空,不少顾客甚至预订了下一茬。

什么都是悠闲的,吃的都是大的。用野菜装扮餐桌,反映了人们食物结构的变化。通过不懈努力,***用占世界9%的耕地和占世界6%的淡水资源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粮食供应总量充足,库存充裕,饭碗牢牢端在我们手里。从吃不饱的4亿人到今天吃得好的14亿多人,人们的食物消费需求也在发生变化,食物品种更加丰富,结构需求更加优化。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适应人民食物结构变化的新趋势,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食品的有效供给,加快从“满足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让人民的餐桌更丰富,吃得更健康。

森林里的山珍海味,深海养殖的“海上粮仓”,大棚里的“新菜篮子”,如今的农业生产已经跳出了“一亩三分地”的单一种植,读“山海经”,唱“林草戏”,打“果蔬牌”,拓展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立体大农业。

从“满足数量”到“提高质量”,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形成与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农村资源禀赋因地而异。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选择以粮养粮,以经养经,以牧养牧,以渔养鱼,以林养林。同时,瞄准供给侧,从生产、仓储、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发力,加快产业链延伸,推进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建设和标准化生产,不断提升供给质量。

从“满足数量”到“提高质量”,必须不断夯实粮食安全的基础。粮食安全的基础是粮食安全。多渠道增加粮食供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粮食生产。因为肉、蛋、奶等食物都是由食物转化而来的。因此,必须坚持更高水平稳定产量和面积,打好“组合拳”,严格落实党政粮食安全责任,以“出牙”的硬措施保护耕地,牢牢稳住粮食这块“压舱石”。只有夯实粮食的“稳”基础,才能实现质量、结构、效益的“进”。“稳粮增效,一田多收”,当前各地大力发展稻渔综合种养,就是在粮食安全的基础上保持品种和质量的生动实践。

只有发展大农业,才有大粮食。在米袋子更加丰富的基础上,让菜篮子更加丰富,果盘更加昂贵,油瓶更加优质,稳步托起人民“舌尖上的幸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培育新的增长点。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