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好用的混音调试方法

10种好用的混音调试方法

随着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的不同,整体的混搭趋势和喜好也会有所不同。很难说什么样的混合一定是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混合的概念是一样的。每个人在使用同样的工具后,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想法。以下是为大家收集的学习边肖的完整方法。我们来看看吧!

1.常见混合顺序-奠定基础

最常见的混音序列是鼓组(首先是低音朗姆鼓、小军鼓、TomTom、Hihat)、低音、旋律乐器(例如钢琴、木吉他、合成器),***是人声。按照他们的说法,这种做法有“盖房子”的感觉。

2.个人偏好混合序列-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序列

因为音乐是一种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行为,我觉得前面是愉悦的,后面很可能是愉悦的。所以个人做混合,都是从零开始,谁先出现就先处理谁。

3.不要背谱表,因为同样的词汇,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

听觉,“浊”和“唇齿”对于不同的人,在光谱上的位置是不同的。

比如也是阴天。有人认为是30Hz,有人认为是50Hz。

事实上,在200Hz时甚至有太多的共振,所以问题是你在哪里听到声音出错了。

建立自己的混音体验会比看谱表调节EQ更好。

4.删除没有贡献的部分。

比如人声最常见的EQ处理就是截止100Hz以下的频率。

这个范围通常对听力贡献不大。

如果太多“无贡献”的零件不处理掉,堆起来会有什么影响是未知的。

5.无论混音的哪一部分被移动,你都应该能分辨出不同。

我最常做的就是用AB检查,看看能不能分辨出“改前改后”的区别。

首先将鼠标光标移动到效果装置的开关位置,避免看到效果装置的开关状态。然后,点击鼠标键触发效果装置的开关,按几次让你记不清效果装置现在是关着还是开着。

然后用鼠标触发效果开关,现在开始判断当前哪个声音增加了这个效果,哪个没有。

6.对于单个乐器,不要在独奏的状态下进行调整。

除了这一段本来就是独奏的乐器,只要同一段同时有两种乐器,剩下的就不应该只有Solo-Solo了。

虽然在独奏乐器的情况下做混音获得好的声音意义不大。

因为这个乐器和本段中的其他乐器同时出现,所以我们关注的是整体效果。

7.有时候问题不在于混合。

举个极端的例子,如果录音的时候嘴直接贴着麦克风,那么喷麦或者太多低频肯定不是意料之外。

这个时候应该是改进录音方式,而不是通过后期混音来修复这些问题。

8.不要为了混而混

混音就是把声音调整到想要的状态。如果声音已经处于“好”的状态,就不需要增加不必要的处理。

只要你处理问题还是想加强。这不是照本宣科的,没有标准的程序。

9.有些动态不平衡的问题,解决的关键不是压缩机而是体积。

例如,主唱通常是从各种拍摄中编辑和合成的。

如果声音因为麦克风的距离也有近有远而有大有小,那么就要先调好音量。

10.休息一下会更好。

长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混合会造成听力麻痹的问题。如果继续这种状态工作,结果未必更好。

让你的耳朵休息一下,然后听一听,看看修改后的结果是否接近我们原来的预期。

以上,第5、6点比较难。

在一首乐曲中,每种乐器的重要性不同,扮演的角色也不同,不同的定位会决定它们在听觉上是“突出”还是“隐藏”、“靠前”还是“靠后”。

试图将这些细微的变化与差异区分开来,将有助于我们对这些声音做出更细微的调整。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10种好用的混音调试方法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9084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