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往年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往年

我不想一跃千里,只想天天向上。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密不可分的。数学和语文、英语一样,需要记忆、背诵、练习。下面是边肖整理的四年级数学的一些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运算法则和简单运算

一、加法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加数的位置互换,和不变。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时,可以先加前两个数,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把比较好个数相加,总和不变。(a+b)+c=a+(b+c)

这两个加法定律经常一起使用。

比如:165+93+35=93+(165+35)依据是什么?

3.连续减法的本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a-b-c=a-(b+c)

二、乘法定律:

1.乘法交换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子的位置和乘积不变。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时,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把第三个数相乘,也可以把后两个数相乘再把比较好个数相乘,乘积不变。(a×b)×c=a×(b×c)

这两个乘法定律经常一起使用。比如125×78×8的简化计算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之和乘以一个数。你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乘以这个数,然后把乘积相加。

(a+b)×c=a×c+b×c (a-b)×c=a×c-b×c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必备知识点

1.整数加法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在Djaafari中,相加的数称为加数,相加的数称为和。Add是部分数字,add是总数。

(3)补遗+补遗=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整数减法

(1)给定两个加数和其中一个加数的和,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被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被减数是总数,被减数和差数是部分数。

(3)加减是倒数运算。

3.整数乘法

(1)求几个相同的加数之和的简单运算叫做乘法。

(2)乘法中,同一个加数和同一个加数的个数叫做因子。相同加数的和称为乘积。

(3)乘法中,0乘以任意数得到0。

(4)1乘以任意数时的任意数。

(5) A因子× a因子=乘积;一个因素=产品÷另一个因素。

4.整数除法

(1)给定两个因子和其中一个因子的乘积,求另一个因子的运算叫做除法。

(2)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已知的因子叫除数,求的因子叫商。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4)除法中,0不能做除数。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任何数除以0都得不到一个确定的商。

(5)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整数加法算法

从低位数字开始,数字以同样的方式对齐。如果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是10,前一位数字会输入1。

6.整数减法算法

相同的数字从低位数字开始对齐。如果数位上的数字减少的不够多,就从之前的数位减少到十位,结合标准上的数字,再减少。

7.整数乘法算法

先将一个因子的每一位中的数乘以另一个因子的每一位中的数,再乘以该因子的哪一位中的数,并将相乘后的数的末端与哪一位对齐,然后将相乘后的数相加。

如何提高四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创设探究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该理论提出了“三主”的观点:即课堂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究性学习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教学为主导。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探究性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我要学”为“我要学”。

第二,创设竞争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来激发儿童对知识和学习的渴望”。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如在我们的小教室里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在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达自我的机会,促进全体学生攀比、学习、赶超。比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对8的理解”,做课堂练习时,老师拿出0到8两组数字卡,指定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分别代表男团和女团参赛。虽然此刻老师还没有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但是所有的学生都进入了老师设定的情境,暗暗为自己的队伍加油,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第三,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根据数学的特点和小学生好动、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情境,将新知识嵌入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学生会产生对新知识的渴望,注意力会高度集中,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课堂训练中,组织一个60秒的问答游戏。老师准备几组数学口头回答,把全班分成几组,每组选三个学生作为代表。然后,老师会提问,让每组学生先回答。得分最多者为胜者,或每答对一题授予一面小红旗,得分最多者为胜者。在游戏中,学生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受到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的影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技能,而在于启发、唤起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是教学的本质。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例如,在讲授“比较的应用”这一节时,我在练习时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江西巡抚给甘龙皇帝送去了一个贡品——芋头,一共3筐,每筐装了180个大小均匀的芋头。甘龙皇帝非常高兴,决定给文武大臣和后宫负责人各一篮,并要求人均分配。军务大臣小沈阳急于马上讨好他,所以下课后就跪下了。“我们开始吧,陛下。我认为有180个芋头篮子。先把90个芋头筐给文武大臣和90个芋头后宫监,然后自己分发。”没等小沈阳讲完,***刘墉下课后就跪下了。“开幕式万岁,你刚才对大人说的是错的。这个朝代有56个文官武将,分90个芋头,每人不到两个,而后宫监34个,分90个芋头,每人不到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帝的人均数呢?”皇帝听了之后,点了点头,“刘说的也有道理。你按照你的看法怎么分?”此时,学生被故事内容吸引,然后请学生为柳永讲解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放在故事情节中,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汇总2021相关文章:

★四年级上册2021数学知识点

★ 往年四年级数学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总结

★上海教育出版社小学四年级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第二册知识点归纳

★四年级数学知识点苏教版

★四年级数学上册复习知识点。

★往年数学教师个人工作小结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四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往年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9156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