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

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

由一个或多个元素组成的东西叫做集合。集合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是集合论的研究对象。今天,边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数学设置的知识点。让我们来看看边肖吧!

一高等数学集合知识点1

(一)

1、收藏的意义:

“集合”这个词首先让我们想起了上体育课或开会时老师们经常喊的“全体集合”。数学中的“Set”和这个意思一样,只不过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名词。

所以集合的含义是:一些指定的对象集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集合,简称集合,其中每个对象称为一个元素。比如高二12班集合,高二12班所有学生组成一个集合,每个学生称为这个集合的一个元素。

2.集合的表示

一般集合用大写字母表示,元素用小写字母表示,比如set A={a,b,c}。A,B,C是集合A中的元素,标为A ∈ A,反之,D不属于集合A,标为D?答.

需要记住一些特殊的集合: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N正整数集N_或N+

集合z,有理数集合q,实数集合r

集合的表示方法:枚举和描述。

①枚举:{A,B,C …}

②描述:描述集合中元素的共同属性。比如{x?R|x-3>2},{x|x-3>2},{(x,y)|y=x2+1}

③语言描述:示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例:不等式x-3>2的解集是{x?R|x-3>2}或{x|x-3>2}

重点:描述方法要注意集合的代表性元素。

A={(x,y)|y=x2+3x+2}不同于B={y|y=x2+3x+2}。集合A中有数组元素(x,Y),集合b中只有元素Y。

3.集合的三个特征

(1)紊乱

指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顺序排列,比如集合A={1,2}和集合B={2,1},那么集合A = B。

例如:集合A={1,2},B={a,b}。如果A=B,求A和B的值。

解决方案:,A=B

注意:这个问题有两套解决方案。

(2)异质性

意味着集合中的元素不能重复,A={2,2}只能表示为{2}。

(3)确定性

集合的确定性是指组成集合的元素的性质必须是明确的,不允许有歧义或歧义。

(二)

1.子集,A包含在B中,有两种可能性

(1)A是B的一部分,

(2)A和B是同一个集合,A=B,两个集合中的元素相同。

反之:集合A不包含在集合b中。

2.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合,标记为φ。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3.有n个元素的集合,包括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和2n-2个非[/k0/]真子集。若A={1,2,3,4,5},则集合A有25=32个子集,25-1=31个真子集,25-2=30个非[/k0/]真子集。

一套高等数学知识点2

1.集合定义:一些指定的对象集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为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为A∈A;如果B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写成bA。

(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确定性、相异度和无序性。(集合的性质)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一个特定的对象,那么要么它是A的一个元素,要么它不是A的一个元素,两种情况必须有且仅有一种为真。

异构性: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的是属于这个集合的不同个体(对象),所以同一个元素不应该在同一个集合中重复。

无序:一个集合中不同元素的状态没有区别,集合与元素不同的顺序无关紧要。

(3)集合可以用枚举、描述或图解来表示。

枚举:将集合中的元素逐个枚举,写在大括号{}中。

描述:描述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并写在大括号{}中。具体方法:先用花括号写出本套中元素的一般符号和取值(或变化)的范围,然后画一条竖线,竖线后写出本套中元素的共同特征。

(4)常用的数集及其符号。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为N;

正整数集合,记为N_或N+;

整数集合,记为Z;

有理数集,记为Q;

实数集,记为r .

2.集合的包含关系。

(1)若集合A的任一元素是集合B的元素,则称A是B的子集(或B包含A),标为AB(或BA)。

集合相等: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是相同的。如果AB和BA,那么A等于B,A = B;如果AB和A≠B,那么A是B的真子集.

(2)简单性质:①AA;②A;③若AB,BC,则AC;④若集合A是n个元素的集合,则集合A有2n个子集(2n-1个真子集)。

3.全集和补遗。

(1)包含我们要研究的每个集合的所有元素的集合称为完全集合,记为u .

(2)若S是一个集合,AS,则SA={x|x∈S,xA}称为S中子集A的补.

4.交集和并集。

(1)一般把属于集合A和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和B的交,交A∩B={x|x∈A和x∈B}。

(2)一般情况下,由属于集合A或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和B的并,并A∪B={x|x∈A或x∈B}。

高等数学集合的一个典型例子

主题集合A={x|a≤x≤a+3},B={x|x6}。(1)若A ∩ B = φ,求A的值域;(2)若A∪B=B,求A的取值范围.

回答

科目

回答

高等数学一套知识点和习题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设置知识点和例题进行讲解。

★高一数学知识点总结

★数学是高一年级的必修课。集合公式的知识点和学习方法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高一数学集合知识点及练习题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9330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