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

得意忘形

以下是关于得意忘形的介绍
基本释义

拼音:dé yì wàng xíng

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

详细释义【解释】:形:形态。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出自】:《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示例】: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老舍《四世同堂》三十二【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出 处

元·鲜于必仁《折桂令·画》:“韦偃去丹青自少;郭熙亡紫翠谁描;手挂掌拗;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例 句

有的人,一受表扬就~,一挨批评就垂头丧气。

近反义词近义词
摇头晃脑 → 得意洋洋 → 踌躇满志 → 忘乎所以 → 自我陶醉 → 窃时肆暴 → 眉飞色舞 → 耀武扬威 → 忘其所以 → 得意扬扬 → 自鸣得意 → 趾高气扬 → 高视阔步 → 狂妄自大 → 不可一世 → 自命不凡 → 忘乎其形
反义词
郁郁寡欢 → 心灰意冷 → 怅然若失 → 向隅而泣 → 心灰意懒
典 故

阮籍,陈留尉氏(今河南尉县)人,又名嗣宗,是魏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从小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但他勤奋好学,后来终于成为当时***的隐士。阮籍本来很有抱负,希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对执政的司马氏集团非常不满,又不敢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只得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纵情于山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此外,他还以写诗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想法。如:在非常***的《咏怀诗》八十二首中,阮籍就用迂回含蓄的语言来表达了忧国和避世的心情。他的好友嵇康和他一样,也是当时***的文学家,对司马家族的统治也抱有轻蔑和厌恶的态度。除嵇康外,阮籍的好友还有山涛、向秀、刘伶、王戎以及自己的侄子阮咸。他们七个人经常聚在一起,在山阳竹林之下,闲谈、狂饮、作诗、弹琴,高兴时就纵声狂笑,不高兴时就痛哭一场,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在这七人当中,阮籍大概是最为疯癫的了,尤其是在喝醉的时候,常常哭笑无常。因此史书中描写他时说到“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成语接龙
形色仓皇 → 皇天上帝 → 帝王将相 → 相生相成 → 成算在心 → 心往神驰 → 驰魂夺魄 → 魄消魂散 → 散灰扃户 → 户枢不蠹 → 蠹国殃民 → 民不畏死 → 死里求生 → 生荣亡哀 → 哀鸿遍地 → 地丑德齐 → 齐趋并驾 → 驾鹤西游 → 游移不定 → 定于一尊 → 尊俎折冲 → 冲锋陷坚 → 坚壁清野 → 野无遗贤 → 贤良方正 → 正名定分 → 分形同气 → 气决泉达 → 达官贵人 → 人不聊生 → 生拽活拖 → 拖泥带水 → 水来土掩 → 掩眼捕雀 → 雀喧鸠聚 → 聚精凝神 → 神工鬼斧 → 斧钺之诛 → 诛求无度 → 度日如岁 → 岁在龙蛇 → 蛇心佛口 → 口耳并重 → 重温旧业 → 业峻鸿绩 → 绩学之士 → 士农工商 → 商彝周鼎 → 鼎鼎有名 → 名山大川 → 川壅必溃 → 溃兵游勇 → 勇猛果敢 → 敢勇当先 → 先悉必具 → 具体而微 → 微言大义 → 义无反顾 → 顾影惭形 → 形只影单 → 单孑*** → 立木南门 → 门不停宾 → 宾入如归 → 归真反朴 → 朴讷诚笃 → 笃信好学 → 学以致用 → 用之不竭 → 竭力虔心 → 心痒难挠 → 挠腮撧耳 → 耳濡目及 → 及笄年华 → 华封三祝 → 祝发空门 → 门阶户席 → 席门穷巷 → 巷议街谈
百科释义

得意忘形,向来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得其意,即其思想精髓,而不必计较形,即表现形式;二是后人引申的意思,指因心意得到满足而高兴得失去常态。前者为学术词意,后者为通用词意。《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谓因高兴而物我两忘。后以“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忘乎所以。 元 鲜于必仁 《折桂令·画》曲:“手挂掌坳,得意忘形,眼兴迢遥。”宋 欧阳修 《试笔·李邕书》:“余虽因 邕 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贬义

英文翻译

so pleased as to lose one's sense of measure; beside oneself with joy


关于更多得意忘形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得意忘形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1496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