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11个区陆续公布往年小升初、幼升小的招生指引

广州11个区陆续公布往年小升初、幼升小的招生指引

原标题:广州11区陆续公布往年初中和初高中招生简章。

最近几天

广州11个区陆续公布。

往年初中和初高中招生简章

今年有哪些大的变化?

天河区

天河区教育局发布招生预警,涉及11所小学。

4月29日,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公布了《往年天河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细则》对华阳小学、龙口西小学、天府路小学等11所小学2023年的学位进行了预警。

细则称,根据天河区教育局对小学招生数据的调查,将对以下11所小学2023年的学位进行分类预警。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预警信息,提前为孩子入学做好准备。

五所学校:华阳小学、龙口西小学、天府路小学、体育东路小学兴国学校、许婧小学:往年8月31日后拥有地段房产的广州市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申请入读小学,学校招生计划(招生规模)能够完全接纳其招生范围内地段生的,按对口地段生进行入学;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招生计划的,按照房产权属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先后顺序安排招生,直至招生计划满员,超过招生计划的,在区域内统筹安排招生。房产权属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以不动产权证书登记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为准。

六所学校:五一小学、塘厦小学、蔡颖美居小学、华景小学、中海康城小学、骏景小学:往年8月31日后拥有地段房产的广州市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申请小学入学。如果学校的招生计划(招生规模)能完全接受招生范围内的批次学生,则按批次配比方式录取;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招生计划的,按照房产权属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先后顺序安排招生,直至招生计划满员,超过招生计划的,在区域内统筹安排招生。房产权属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以不动产权证书登记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自往年起,非天河户籍的广州籍适龄儿童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在广州市无房产且租住在天河区的,可申请入读本区公办小学。他们必须在入学前一年的9月1日之前和入学后租赁期至少两年之后提供房屋租赁登记备案证明。否则,他们需要回到户籍所在地申请入学。往年申请在天河区公办小学就读且非天河区户籍的广州市适龄儿童的房屋租赁登记证审核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必须在往年9月1日前。

公办小学必须按照区教育局指定的批次招生。以学校为单位,往年公办小学非正常跨区域招生比例必须控制在5%以下。

越秀区

育才实验转区属公办,英园转公办并入二中。

4月29日,越秀区教育局公布了《广州市越秀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施细则》。根据越秀区今年小升初的工作安排,调整了部分学校,育才实验学校转型为区属寄宿制初级中学;中英园学校转制为公办,并入二中初中部。自往年起,不再以二中英苑学校名义招生。豪贤中学并入十三中,今年停止招生;八一实验学校开设“八一华府HNA少年班”,面向整个越秀区。

根据上级有关文件和指导意见,为进一步促进中学优质资源分布均衡,往年,对口小学分组保持稳定,志愿学校由12所中学调整为10所中学。

根据今年越秀区小升初工作情况,部分学校有调整安排:

1.二中英苑学校转制为公办,并入二中。往年起,不再以二中英苑学校名义招生。

2.育才实验学校转为区内公办寄宿制初级中学,招生计划6个班,面向全区招生。招生对象:具有越秀区公办小学学籍并符合越秀区公办初中电脑派位资格的小学应届毕业生。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摇号。

3.八一实验学校开设“八一华府HNA少年班”,在越秀区招生。往年招生计划为一个班,40人。招生对象:具有越秀区小学学籍且符合越秀区公办初中电脑配置资格的小学男性毕业生。报名人数大于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摇号。

4.豪贤中学并入十三中,从今年开始停止招生。新初中二、三年级在原校址过渡到毕业,新十三中一年级整体安排在本部文德路校区。

往年广州市越秀区初中招生问答

荔湾区

广中进入全区13个电脑派位组。

4月29日,荔湾区发布《广州市荔湾区往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明确,“户口协议”是指适龄儿童随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居住,户籍地址与房产或租赁地相同,户籍户主为适龄儿童的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适龄儿童的父亲(母亲)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不拥有房产,需要在祖父母房产居住的,户籍户主与房产所有人或承租人一致,为适龄儿童的祖父母。“实际居住地”是指适龄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拥有财产权利并实际居住的地方,或者适龄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没有不动产,但居住在其祖辈财产或者合法租赁并实际居住的比较好场所。

在公办初中招生方面,荔湾今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作方案》提出,一批初中设立新校区,如广州市比较好中学江校区、广州市第四中学燕园校区、怡园校区、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彩虹桥校区、文昌南校区、广州市真光中学本部校区、实验校区、岭南校区等。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市真光中学初中部本部校区进入全区13所小学毕业生电脑派位组。

据悉,6月9日,荔湾区教育局完成了小升初公办学校电脑派位和志愿填报信息的核查工作。6月23日,公办初中招生,当天通知学生及其家长录取结果。

根据工作计划,今年荔湾参加招生的公办小学有49所,计划招生253个班;参与招生的公办初中有21所,计划招生196个班。

今年荔湾区新建了一所小学——广东省实验中学荔湾学校第三小学(省荔湾第三小学)。根据工作计划,省荔湾第三小学今年招生规模为6个班,招生区域暂定为广港新城新建楼、广港新城***公园以南、崇文三路(南段)以西。

此外,荔湾比较好小学和第二小学的招生规模分别为7个班和9个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荔湾小学,招生规模6个班。

海珠区

中珠江中学两校区转任公职。

4月29日晚,海珠区教育局公布了《广州市海珠区往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等相关文件。

今年,海珠区的中学招生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本区六中义井校区、万盛围校区已转制为公办学校。

从海珠区教育局公布的公办初中招生计划可以看出,今年海珠区26所公办初中(28个校区)共223个招生班,其中广州江南外国语学校和广州绿翠现代实验学校招生最多,各16个班,广州市第四十一中学两个校区14个班,广州市第五中学滨江学校12个班。

特别是今年,海珠区第六中学珠江中学怡景校区、万盛围校区转为公办学校,招生16个班。

从2022学年开始,东晓中学将纳入第五中学教育集团,晓园中学、蓝田中学纳入第九十七中学教育集团,姥姥中学纳入第四十一中学教育集团。岭南画派纪念中学成为南武中学岭南画派纪念校区,招收4个班。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海珠区公办初中的招生计划中,特别强调,海珠区状元移民学校中山大学附属中学和中山大学附属小学的招生计划,将根据上级要求,在招生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后另行公布。

此外,在海珠区义务教育民办中小学招生计划中,海珠区广州大道南小学停止下达招生计划;海珠金燕宏天学校暂不下达招生计划。

白云区

广东省实验中学云城校区***招生,计划招收6个班。

4月29日,白云区教育局公布了往年广州市白云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简章(以下简称招生简章)和往年广州市白云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以下简称招生计划)。据悉,备受关注的广东省实验中学云城校区往年***招生。

根据招生简章,往年白云区公办和民办小学、民办初中实行网上报名,公办初中不需要网上报名。

如何实施「市民同动」?根据招生简章,为了***限度地保障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白云区基本延续以往招生的主要流程,分别明确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录取结果,安排市民小学和市民初中在同***组织新生报名。家长和学生自己选择注册学校,注册后确定学位。

***保障广州户籍学生的公办学位。对于已被民办学校录取,但自愿放弃民办学校学位的适龄儿童少年,由相关教育指导中心按照相对就近的原则统筹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但最终统筹的公办学位不一定是原计算机派位或对口直校的学位。

根据招生计划,小学方面,备受关注的广东省实验中学云城校区今年***招生。今年计划招收6个班的学生。招生区域为运城街道小港南社区、小港德鹏社区、小港东安社区、小港北社区、小港园会社区、明珠社区、祈福社区、联源桥社区。

中学方面,广州市培英中学(初中)今年计划招生10个班,其中港澳儿童班2个,港澳儿童班授课地点在河东校区。广州白云云英实验学校(初中)今年计划招生8个班。学校从地段招生后,剩余的学位提供给广州市京溪小学和白天鹅京溪实验小学六年级的在册学生。

番禺区

番禺区新建了四所学校,今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

4月29日,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公布往年番禺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招生地点及条件。此外,番禺区教育局近日公布了几所学校的审批情况。

其中,为满足星瀚苑小区业主的适龄子女入学需求,番禺区教育局同意在石壁街道星瀚苑小区新建配套学校。学校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主办,命名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番禺实验学校。

据悉,广外番禺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规模为45个班。将于往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招收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新生。

为满足智联花园和智瑞花园业主的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番禺区教育局同意在汽车小镇智瑞花园新开一所配套学校。学校由广州大学附属中学承办,命名为附中番禺实验学校。附中番禺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规模为45个班,往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

鉴于亚运城现有公办小学学位已不能满足户籍适龄儿童入学需求,番禺区教育局已同意在亚运城组织新建一所公办小学并于今年启用,以解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问题。学校名为“广州市番禺区天丰小学”。

天丰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小学,规模为36个班。往年秋季学期招生,招收一年级新生。由于天丰小学处于筹建阶段,在天丰小学校舍交付使用前,同意临时借用周边公办校舍办学,待天丰小学投入使用后整体搬回新校区。

为解决长隆飘风地块项目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问题,番禺区教育局同意在钟村街道开办长隆飘风地块项目配套学校。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委托广东省番禺中学承办和管理,命名为“广东省番禺中学实验学校”。学校规模为54个班,往年秋季学期开始招生。

据悉,社区内所有支持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均解决了户籍在本社区的适龄儿童少年(含符合广州市政策照顾条件的业主子女)和符合“入户协议”条件的附近居民的入学,并为当年将户籍迁入居住社区的适龄儿童少年预留学位。如有剩余学位,优先解决子女入学当年近6年(或初中近3年)无子女入读住读小学的问题。下同)儿童。

符合上述条件的子女人数超过剩余学位数的,按购买顺序安排;安排符合上述条件的子女后如有剩余学位,剩余学位由各教育指导中心根据学区实际情况安排。房地产开发商已与当地镇***(街道办事处)或教育行政部门签订住宅小区配套学校学位安排协议的,原则上按协议相关约定安排业主子女学位。

近年来,发生了多起不法分子通过招生诈骗公民的案件。比如培训机构承诺孩子可以上培训班,就一定可以上指定学校,机构或者个人承诺缴纳一定的财物,就一定可以上指定学校。这样一来,受骗的市民不仅损失了财产,还耽误了孩子入学。

在此,番禺区教育局呼吁各位家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由教育行政部门实施,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学校,都必须遵守教育行政部门的招生政策和招生纪律。如果市民发现上述招生作弊现象,请不要盲目相信,及时报警。

花都区

民办学校跨区域招生比例调整为“15%以内”

4月29日,花都区教育局公布了《往年广州市花都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和《往年花都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据悉,花都区招生计划和招生方案总体稳定,仅部分细节有微调和完善。

与去年相比,花都区积分制招生要求和跨区域招生比例有所调整。

根据花都区往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方案,花都区继续优化积分制入学政策,将积分制入学必备条件调整为“连续1年持有广东省有效居住证、已缴纳社会保险、已申请积分制管理完成积分制验证的人员, 可以为其适龄子女申请积分制入学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一年级(以下简称两个一)”。

花都区也调整了跨区招生比例。结合花都区实际,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主要以满足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为重点。今年,花都区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跨区招生比例由去年的“30%以内”调整为“15%以内”。

此外,完善花都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集团化办学认定条件。结合《广州市花都区办学总体规划》的实施,在去年“民办幼儿园和民办中小学集团化办学需为同一举办者或同一法定代表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教育集团学校由花都区教育局认定”,两个条件需同时满足。

***,花都区教育局强调,该区教育行政部门要严肃查处违规招生行为,对校外培训机构、教育咨询公司、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负责人等社会第三方机构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理。涉及招生、虚假宣传等破坏教育生态的行为。凡在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负面清单中有违规招生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要按规定严肃处理。

黄浦区

在黄埔公立小学就读的广州学生,可以升读黄埔的公立初中。

4月29日,广州市黄埔区教育局在官网发布《广州市黄埔区往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实施细则》的通知。《通知》对小学一年级和小升初入学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地段对口的公办小学,按一手房、二手房条件录取。

今年黄浦区公办小学按一手住房和二手住房条件(类似条件按收楼签约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和入户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排序)安排新注册学生入学;学位已满,剩余新生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

广州户籍,在黄埔区购房,但8月底无法收楼的业主,其适龄子女可根据目前实际情况申请整体学位;如果有其他房产,在其他房产所在地申请学位。如果没有房产,根据实际居住情况申请一定程度的统筹分配。

购买二手房的适龄儿童就读小学的学位如何安排?

区教育局表示,往年8月31日前购买二手房且户证一致(需房产证)的业主子女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户籍登记。住宅单位原业主无子女在对口小学就读1-3年级的,按服务所在地在对口学校就读;比如,居住单位原业主在全市正式注册时有子女在对口小学就读1-3年级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往年8月31日后购买二手房且户一致的业主子女(需提供房产证),住宅单元原业主无子女在对口小学就读1-5年级的,按服务地点在对口学校就读;比如,居住单位原业主在全市正式注册时有子女在对口小学就读1-5年级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在黄埔区私立小学就读的广州孩子,需要回户籍所在地升学。

小升初,黄浦区根据学籍和户籍的不同情况,有不同的升学方式。

如果孩子就读于黄埔公办小学,且户籍在广州,可按其目前在公办学校的身份升学。对于具有广州市(含十一个区)常住户口且刚从黄埔区公办小学毕业的户籍学生,黄埔区可通过单校划片、直升、多校划片电脑随机派位两种方式分配学位。

但是,如果孩子在黄埔区民办小学就读,而他/她的户籍不在黄埔区,而是在广州市登记,那么他/她必须回到自己的户籍所在地就读公办初中,或者就读民办初中。也就是说,具有本市其他区户籍,黄浦区民办小学毕业的学生,原则上应当回户籍所在地的区申请入学,按照本区升学方式入学。

目前孩子在黄浦区外读六年级,户口在黄浦区,实际居住地也在黄浦区。如果要在黄浦区公办初中就读,必须在5月6日网上办理回区手续。具有黄埔区常住户口的海外生(指在广州市外小学就读的应届毕业生)和跨区域生(指在广州市其他区小学就读的应届毕业生)的学位安排,按《往年黄埔区小学至初中应届海外生和跨区域生网上报名通知》执行。

从化区

预计将提供22,600个中小学学额。

4月29日,从化区教育局公布《从化区义务教育学校往年招生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全区预计提供中小学学位2.26万个。

《工作细则》强调,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招生以户籍、实际居住地为前提,以户籍一致为原则,以免试就近入学为原则。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坚持免费入学的原则。

同一家庭的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被安排到他们所在地段的小学或初中就读。不同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适龄儿童、少年户籍所属的行政区域进行入学。

根据《工作细则》,从化区小学生预计人数为12800人,计划开设312个教学班(包括户籍适龄儿童、来穗儿童、政策性照顾生、租户子女、港澳居民子女)。从化区初中一年级预计招生9800人,计划开设210个班。

小学招生计划中,柳溪小学、何斌小学、西宁小学、雅居乐小学、广外从化实验小学、广州南方学院附属小学(原仲达南方附属小学)等6所区属小学招生46个班;广州郝颖学校、广州南洋英语学校、从化龙涛学校、从化博大学校、从化黄外翰林实验学校等5所民办小学共13个教学班。

增城区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增城学校等6所中学在增城招生资源共享。

4月29日,增城公布往年增城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其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增城学校、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增江学校、增城中学、增城二中、珠村中学、仙村中学等六所学校(以下简称“六校”)将通过共享生源的方式进行招生。

根据《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增城学校等六校往年初中招生计划》,六校招生方式分为就近入学和资源共享两种。

一、就近入学。按照属地管理、免试就近入学、入户协议的原则,解珍招生工作***小组负责6所学校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位安排。

二。资源共享。“六校”初中将面向全区生源资源共享招生,让更多学生有机会报读增城优质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六校”的注册入学按照增城区往年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计划、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往年增城市初中招生计划及其所在镇街义务教育招生计划规定的程序进行。

共享资源的注册和许可。5月5日,符合上述6所学校报名条件并有意愿入读6所学校的学生,可向其毕业小学提交一份申请表和两份户口簿原件。逾期不办的,视为放弃报名资格。每个符合条件的学生只能选择六所学校中的一所进行注册。

5月10日前,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招生工作人员对报名学生提供的材料进行审核,并对批准报名的名单进行公示,为期3天。5月16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通过电脑派位确定最终录取名单,并公示3天。

此前,增城市教育局对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增城学校发出学位警告。招生计划中还提到,鉴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增城学校招生人数可能会比较多,请申请人按照招生计划的规定报考公办初中或民办初中,以便在电脑派位不成功的情况下,按原方式申请对口公办学校或民办学校入学。

南沙区

7所合作学校按照“就近入学+资源共享”的原则招生。

4月29日,《南沙区往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实施细则》发布。记者了解到,今年该地区7所省市合作学校以“就近入学+资源共享”的方式招生。

省级合作学校招生方面,广州二中南沙天元学校(初中)、广州外国语学校附属学校(初中)、广州执信中学南沙学校(初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中学、滨海实验学校(初中)、广州大学附属南沙实验学校(初中)、湾区实验学校(初中)7所学校按招生计划的51%招生。49%的资源共享招收具有广州市南沙区户籍和学籍的小学毕业生,让每一位南沙学子都有机会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入读优质学校,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

据悉,往年合作学校初中将进行全区资源共享招生,全区电脑派位数量按照合作学校资源共享招生计划数的3倍确定。全区参加电脑派位的小学数量,按该校南沙区在册毕业生人数占全区在册毕业生总数的比例计算。

按照“户到户协议”的原则,分配公办小学学位,供南沙区适龄儿童在相应区域的小学就读。符合“户到户协议”条件的适龄儿童,按照区教育行政部门划定的招生范围,在适龄儿童户籍所在地的公办小学就读。

对口公办小学学位不足的,适龄儿童按顺序和公办小学学位数量入学。如果满足条件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相同,则由电脑派位决定。适龄儿童因顺序较低未能入读对口公办小学的,由区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区公办学位。

其中,随祖父母居住的适龄儿童须符合以下条件:适龄儿童随祖父母(适龄儿童家庭住址与祖父母相同)居住三年以上(截至当年招生计划公布之日),适龄儿童居住的房产归祖父母所有,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及子女在本市无房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广州11个区陆续公布往年小升初、幼升小的招生指引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2371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