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校不得选用未经备案的中小学教育移动应用

北京:学校不得选用未经备案的中小学教育移动应用

原标题:北京:中小学教育不得选择未注册移动应用。

《通知》明确,不再受理学前在线培训教育移动应用备案申请,已经备案的予以撤销。

5月9日,北京市教委等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备案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应当及时备案,学校等教育移动应用用户不得选择未备案的教育移动应用。同时,北京市教委等三部门明确,不再受理学前在线培训教育移动应用备案申请,已备案的予以撤销。

有道儿童词典等专用互联网工具也是教育类移动应用。

在备案范围方面,通知提出,教育移动应用的备案范围为“以教职工、学生、家长为主要用户,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学生学习生活、家校互动的互联网移动应用”。非面向教育系统开发的、主要用户非面向教职工和学生的、非面向教育系统应用的通用工具移动应用不属于备案范围。

对此,北京市教委等三部门相关负责人解释,不是为教育系统开发的,而是教育系统广泛使用的,不属于教育类移动应用,比如微信。教育钉钉是个特例。它是面向教育的个性化应用,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所以属于教育移动应用。

为继续教育提供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也属于教育类移动应用,如“尚德自考”(app名称)。但是社会考试不算,比如培训驾照和公务员的相关互联网申请。

一般的互联网工具不属于教育类移动应用,比如有道词典(app名);但特殊工具属于教育类移动应用,比如有道儿童词典(app名)。

教育类移动应用不得有游戏链接和广告。

通知称,教育移动应用分为中小学学科培训(简称“学科培训”)和非中小学学科培训(简称“非学科培训”)。

其中,包含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内容的教育类移动应用。,并通过教育类移动应用为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生提供培训服务,统称为“学科培训”。不包含上述学科训练内容的教育类移动应用,主要提供义务教育(含高中)体育(或体育与健康)、美术(或音乐美术)和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教育教学管理、家校沟通等。,并为非中小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统称为“非学科培训”。

《通知》规定,教育类移动应用提供的内容不得含有负面信息、不良信息、游戏链接和广告等。同时,从事中小学网络学科培训的人员,需要取得中小学网络学科培训许可证。学科教育移动应用的提供者必须是取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许可,经民政部门注册,依法成立,从事在线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的非营利性法人。

移动教育应用不得为未经许可的机构(或个人)开展学科培训提供平台(或功能)。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闲置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功能。

同时,《通知》明确,不再受理学前在线培训教育移动应用备案申请,已经备案的予以撤销。

此外,北京市教委将在官网设立公示栏,动态公布教育类移动应用黑白名单,及时公示已审核备案的教育类移动应用及其提供者,限期整改违规行为,逾期未整改或拒不整改的列入黑名单,由市委网信办和市管局联合查处。

新京报记者杨飞飞

编辑苗校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北京:学校不得选用未经备案的中小学教育移动应用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3379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