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博物江苏,底蕴力量!

国际博物馆日:博物江苏,底蕴力量!

博物馆,交织着过去、现在、未来。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是“博物馆的力量”,强调博物馆拥有影响人类世界的巨大潜力和强大能力,有能力改变我们周围的世界。

作为城市的重要文化地标,博物馆滋养着人们的精神文化世界,为城市经济发展赋能,与城市同频共生。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江苏省,博物馆数量更是位居全国前列,细数江苏博物馆可以发现它们立足城市历史的脉搏,向时代的前沿逐浪前行,展现博物江苏的底蕴力量。

风格各异,立足城市特色

截止目前,江苏现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335家,较往年新增13家,其***有文物系统博物馆144家,国有行业博物馆110家,非国有博物馆81家,国有行业博物馆数量全国比较好。从风格来看,江苏博物馆与城市共呼吸。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光辉历程,江苏是浓墨重彩的一笔。龙盘虎踞、南北贯通的金陵文化区(宁镇),聪颖灵慧、细腻柔和的吴文化区(苏锡常),清新优雅而又豪迈俊秀的维扬文化区(扬泰),气势恢弘、尚武崇文的楚汉文化区(徐淮宿),充满开放意识的海洋文化区(通盐连),千年文明可谓绚丽多姿!

在这片底蕴深厚的文明沃土上,诞生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博物馆。其中,南京博物院是***三大博物馆之一,馆藏文物四十余万件,馆藏数量居***前三,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你都可以找到过往的遗存。南京博物院的深厚底蕴契合了南京这座城市的端庄大气。

扬州因大运河而繁华,曾让唐代诗人张祜写下“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的感叹,千百年来运河滋养着扬州人民,孕育出独有的运河文化。扬州***大运河博物馆亮点就在于将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与扬州所代表的江淮文化相融合。

东临黄海的盐城,依海生存,因盐得名,史载“东楚有海盐之饶”。盐城的历史,就是一部***海盐业的文化史和发展史。我国比较好座***盐类博物馆——***海盐博物馆就坐落于盐城,它紧扣了盐城的历史发展脉络,全面展现了***海盐历史文明。

城市历史是博物馆发展的基石。正因如此,江苏还涌现一大批像昆山(***)戏曲博物馆、***镇江醋文化博物馆、江南丝绸文化博物馆等博物馆,充分结合城市历史,别具特色。

跨界融合,拥抱年轻化

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接受采访时曾说:“往年以来,故宫博物院的年轻观众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80后’和‘90后’,已经成为参加故宫博物院的‘主力’,‘00后’也紧跟其后。”

如今,“80后”“90后”“00后”成为参观博物馆的主力军,观众“年轻化”是大趋势。博物馆为何能吸引年轻人?单霁翔解释道:“博物馆之所以会吸引年轻人的关注,根本上在于博物馆人的‘年轻化’,以及博物馆发展思路的‘年轻化’。”

跨界融合是当下博物馆发展“年轻化”的一个探索。往年出台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明确提出激发博物馆的创新活力、实施“博物馆+”战略等内容,“博物馆+综艺”“博物馆+文创”“博物馆+旅游”等跨界融合新业态已成博物馆研究的新课题。

苏州博物馆在“博物馆+文创”领域树立了***案例。苏州博物馆的周边产品都是抓住场馆本身或当地***的历史人物等进行演绎,其中最能体现苏州博物馆风格的文创产品当属2013年问世的“文衡山先生手植藤种子”,这一产品源自馆内一棵由文征明亲自栽种、有500年历史的紫藤树,这是其他博物馆无法模仿的“绝版”产品。

在“博物馆+旅游”领域,当看南京市博物总馆与“金陵比较好园”瞻园的联动。南京市博物总馆推出的“金陵寻梦·夜瞻园”实景戏曲演出,将瞻园的亭台楼阁巧妙地融入戏曲演出中,360度实景还原《梁祝》《红楼梦》等经典昆曲、越剧戏目,让观众实景沉浸式感受古都金陵厚重与精致的文化。

江苏的博物馆以一个个***案例生动诠释“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数字时代,打造“无边界博物馆”

据悉,国际博协从三个角度阐述了今年主题的内涵,其中之一是“数字化与可及性创新的力量”,即“博物馆已经成为创新的乐园,新技术在这里可得以发展并应用于日常生活。数字化创新让博物馆更容易接近和参与,帮助观众理解复杂且精细的概念。”

数字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博物馆的文物展示形态,让文物的跨时空展示成为可能,“云看展”“云游”“全景游”等成为博物馆的标配,尤其是自新冠疫情以来,大大小小博物馆都在全力打造“无边界博物馆”。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江苏省文物局***拾峰说:“近年来,江苏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文物价值展现方式和创造方向,推动打造‘智慧博物馆’‘无边界博物馆’,让文物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成为疫情社会生活的亮点。”

无边界是指打破原来博物馆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和空间的局限,对资源进行重构和组合,江苏博物馆创新之举层出。南京城墙博物馆上线的“云享城墙”小程序运用了三维动画、3D全景、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3D全景城墙版块中以科技手段实现“处处能够看到城墙”的美好愿景,这是数字技术赋予的难得观感。

位于苏州博物馆西馆的“苏色生活馆”则开辟了国内博物馆数字化新模式。“苏色生活馆”以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节气为主题,以色彩物像为内容,通过全方位LED屏营造沉浸式的数智化色彩通感空间向观众演绎二十四节气之下动态的苏州生活美学,用数字科技创新式地解码苏州之美。

此外,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江苏开辟了“云上博物馆——江苏省博物馆数字展览空间”专区,集中展示百余个精品云展览项目,足不出户就能走进苏州博物馆的“元代江南”,领略南京博物院与长沙博物馆联办的“海丝路上的妙彩唐风”,充分展现了博物馆的数字化力量。

博物馆,方寸间一览千年。“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江苏博物馆插上数字化翅膀,实施“博物馆+”战略,让江苏这座千年文明大省的底蕴与力量“飞入寻常百姓家”。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国际博物馆日:博物江苏,底蕴力量!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5051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