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底层数据 重庆“智慧名城”建设加码

打通底层数据 重庆“智慧名城”建设加码

原标题:打通底层数据重庆“智慧城市”建设加码

重庆120急救调度中心,有了智能加持,救护车、急救人员、患者等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到中心和相关医院。记者崔丽摄\视觉重庆

进小区,刷脸,立马开门;踏入工地,是否做核酸检测,查二维码揭晓答案;戴上VR眼镜,你可以穿越时空空游览重庆。去商场吃饭,智能机器人会指引你前进...如今,重庆越来越“聪明”了。

2月23日,记者从市大数据发展局获悉,为建设“智慧城市”,今年我市还将实施一系列重要举措,包括加快“8611”一体化场景建设体系建设,建设10余个一体化平台。

重庆离“智慧城市”还有多远?

优势-

城市数字化转型能力全国排名第七。

钓鱼爱好者王林最近一直很疑惑。

连续三个星期,他带着两杆去江北区索国寺码头附近钓鱼。他钓了三次,被钓了三次。有些不解,他说:“第二杆刚下水,就被抓住了。江北好像到处都有眼睛。”

这个神秘的眼睛,就是江北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安装的摄像头。

“自往年6月‘智慧城市’建设以来,我市打造了71个‘住宅游乐购’典型应用场景。”市大数据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市民如关注“视力救援”视频120微信小程序,可连接医生启动远程急救;如果运行中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坏了,电量不足,后方动力电池风险实时监测预警大数据平台可以实时提醒;购买景点和住宿门票,“掌上”全部,戴上VR眼镜,还可以穿越时空空,游览整个重庆;走进商场,点击触摸屏,所有的店铺介绍一目了然,机器人会带你去相应的店铺。

“我们正在打通多个部门的底层数据,构建跨平台整合,打造‘住宅游乐购’的全场景集合,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便利,也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效率。”上述负责人表示。

跨平台集成是指通过技术集成、业务集成和数据集成,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

上述江北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属于融合的跨平台。不仅可以捕捉到市民钓鱼,还可以找到嘉陵江上的水位、漂浮物等62个事件类型。这些事件的处理涉及住建委、文旅委、农业与农村委、环保局等部门。截至目前,该中心已覆盖约3万个摄像头,去年处理了36万起事件。

宇康码是另一个交叉融合的平台。汇集了卫生、公安、工信、交通、民航、铁路等方面的数据,为广大市民和入(回)渝人员提供与防疫相关的自身健康状况查询。截至目前,渝康码已上线新冠肺炎预防接种跨省查询、疫区往来渝人员“弹窗”提示、核酸检测二维码、“防疫伞”标识等。累计提供查询超过64亿次,成为疫情防控线上的好帮手。

此外,“重庆快递管理局”已上线推广,注册用户27.3万,为企业融资超400亿元,“重庆快递办”受到***表扬。

去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直属机构CCID顾问发布《往年***城市数字化转型白皮书》指出,重庆的数字化转型能力排在京、沪、深、广、杭、青之后,位列***第七。

不足-

***数据质量和信息系统共建共享水平不高。

然而,重庆离“智慧城市”还很远。

例如,北京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实现了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营试点。和普通出租车一样,市民可以付费乘坐无人驾驶汽车。但城市只是在部分路段测试运营,公众体验有限。

再比如,杭州的“城市大脑”打造了“医院周边治理应用场景”,大大缓解了车辆拥堵问题。以地处闹市区、毗邻西湖的杭州市比较好人民医院为例,周边车辆平均等候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从90分钟缩短至最短3分钟。但是,我市一些大医院周边拥堵已经成为常态。

“之所以存在‘痛点’、‘堵点’、‘难点’,是因为我们城市的底层数据没有完全打通。”***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产业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徐云林说,“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是数据共享,但我市部分单位共享的政务数据质量不是很高,可用数据不够。”

我市率先建成“国家-市-区县”三级***数据共享系统,实现国家部委、76个市级部门、40个区县、开发区***数据共享;往年,全市实现***数据共享4055类、汇聚3309类、开放1310类,累计数据调用142亿次。但徐云林认为,与浙江、上海等地相比,这还不够。有必要进一步发挥“云长系统”的优势,提高数据质量。

“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是大势所趋。”浪潮集团副总裁、浪潮重庆公司总经理季磊表示,重庆要进一步利用数据,创新创造更多智慧应用场景,推动大数据与城市管理、社会治理、乡村振兴深度融合。

此外,不少专家还提出,我市信息系统的共建共享水平有待提高。“现在很多部门都在自建,会导致财政资金的浪费。”徐云林认为,我市应加强统筹机制,由统一平台提供职能机构和软件服务,通过大规模采购节约财政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该怎么办-

打通底层数据,加快“8611”一体化场景建设体系建设。

发现差距就努力。

记者了解到,我市正在进一步开放底层数据,加快“8611”一体化场景建设体系建设,让人民生活更加智慧便捷。

位于两江新区的***车联网试验区,正在打通城管、建设、公安等部门的数据,让路和车更智能,人们乘坐无人车指日可待。

重庆的“城市大脑”——新型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正在升级,计划接入更多应用场景,实现一网统一管理、一网运行、一网调度、一网治理。

重庆数字公司正在实施智能中心核心能力平台项目,统一向全市所有***部门提供共性技术、业务协同、知识模型、安全保障等服务能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去年7月底,该平台可以提供200多种通用技术和业务协作组件。

此外,市大数据发展局今年将加快“8611”一体化场景建设体系建设。“8611”,即8项基础能力+6个支撑体系+10个以上集成平台和100个以上典型应用。

8基础能力,即加快建设国家综合计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三千兆”城市、AIoT基础设施、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和“山城链”,升级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和数字重庆云平台,推进中新国际数据通道,提升数字、网络、计算力等场景基础能力。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城市信息模型平台。作为城市的数字化基地,我市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由市大数据发展局、市住建委、市规划自管局共同牵头,在国内尚属首创。同时,在全国***部署基于“CIM城建服务平台+CIM国土空跨服务平台+CIM融合应用服务平台”三位一体的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总体框架,不仅能满足城建和国土空跨部门的业务应用需求,还能支持全市跨层级、跨区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应用。

6.重大支撑体系是指推进“数据目录、数据标准、逻辑架构、系统接口、业务流程和能力组件”六统一,不断提升数据支撑能力、系统集成能力和业务协同能力,夯实场景集成的共同支撑。

在建设智慧城市融合平台方面,今年我市将力争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以上。比如推进“重庆快递管理局”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提高***机关事业单位统一协同办公水平。今年,用户数量将超过5万。

市民们最直接感受到的就是培育了一批典型的应用场景。聚焦市民关注的“痛点”、“堵点”、“难点”。今年,我市力争在基层治理、交通运输等领域新增典型应用20个以上。回搜狐多看看。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打通底层数据 重庆“智慧名城”建设加码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6890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