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推进中小学周边交通综合治理,72所学校被纳入重点测评名单

北京推进中小学周边交通综合治理,72所学校被纳入重点测评名单

原标题:北京推进中小学周边交通综合治理,72所学校列入重点评估名单。

新京报讯(记者杨飞飞)未来,北京中小学周边交通拥堵有望得到解决。3月30日,官网北京市教委公布了《往年北京市中小学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将全市存在交通拥堵问题的学校全部纳入管理范围,往年将72所2000人以上学校纳入学校周边交通管理重点监测评估学校名单,并聘请第三方定期监测评估。

72所重点学校将制定“一校一策”治理方案。

《方案》提出,今年的重点治理任务包括,对72所2000人以上学校进行监测评估;对公众反映的学校周边交通拥堵和突出交通问题的投诉,及时纳入重点治理范围,对纳入各区民生工程的学校进行重点治理。

记者注意到,这72所学校中,海淀区有30所。东城时嘉胡同小学(学部)、北京景山学校、海淀清华附小、中关村比较好小学都是重点监控学校。

《方案》提出,各区教委要发挥主导作用,协调区内相关职能部门,制定往年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形成“一区一案”的治理措施。全市72所重点监测评价学校和其他交通问题突出的重点学校制定了“一校一策”治理方案。

规划提出,各区要发挥本区交通综合治理的***体制和机制作用,形成共建共管的工作合力。同时,加强学校周边慢行交通的规划建设,鼓励新建学校在规划设计方案上有所突破和技术创新。

同时,学校要发挥主体作用,同时建立反馈机制,定期征求学生上下学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交通问题。鼓励学校对学生开展不乘坐非法电动三轮、四轮车的教育引导。完善学生上下学交通组织,落实错峰交通、校门口执勤管理、小黄毛路队制等措施。,防止过度拥挤。

鼓励各区学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

教育、交通、交管、公安、城管等职能部门。,以及当地街道、乡镇,落实上下学高峰时段勤务和日常巡逻防控制度,加强“护理岗”建设。加强校前停车管理,加大对校前及周边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和处罚力度。因地制宜,落实“校园门前100米(校门两侧50米)禁止停放机动车”的规定,规范周边停车管理,管理好门前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放。

定期排查治理学校周边各类交通安全设施,按规范设置交通标志,绘制交通标线和地面标志,安装信号灯、视频监控和非现场执法设备,提高校园周边道路安全防护水平,改善学生上下学交通环境。

考虑到学校周边的路网条件,制定“量身定制”的措施。通过增设出入口、规划单向车道、实施微循环改造等方式,有效衔接学校周边交通流线,分流人车,减少相互干扰。有条件的学校可在学校周边的远端建设停车湾或设置停车落客区和看护通道,避免车辆在学校出入口过度集中。

加强对学生乘坐校车的教育提醒,告诫学生和家长不要乘坐“非法校车”或“非专用校车”,自觉抵制超员、无资质车辆非法运送学生。

此外,要继续推广中小学配备“交通副校长”和“护理岗位全覆盖”的经验,由交通副校长、值班民警或交通协管员协助学校维护校园周边交通秩序。

鼓励各区学校开通“定制公交线路”,倡导绿色集约化公交,方便学生安全便捷出行,解决家长集中接送学生上下学问题,缓解学校周边交通拥堵,规范学校周边交通秩序。

茜茜校对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内容。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北京推进中小学周边交通综合治理,72所学校被纳入重点测评名单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7403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