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无人机“飞检”让建工问题无所遁形

山东科技大学:无人机“飞检”让建工问题无所遁形

原标题:山东科技大学:无人机“飞行检查”让施工问题无所遁形

“飞过去!去笔架山空、山东科技大学看绿化情况”“记录实训中心高层建设立体交叉作业状态”……连日来,随着一系列指令“下达”到无人机上,山东科技大学工程审计开始组建“天眼网”,为高校工程审计工作保驾护航。

“大学要盖楼,要搞建设等等。,但如何解决审计监督效率低、时效性差的问题?”针对这一困境,山东科技大学审计处处长卿喜红表示,近年来,高校基本建设项目数量、规模和资金投入快速增长,跟踪审计是发挥审计监督核实职能、履行审计职责的有效途径。由于人员限制、审计项目繁杂、需要现场检查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造成了审计监督核查效率低、时效性差、成本高、工作量大、备案不全等问题,难以全面、及时、有效地开展后续审计。

为什么不让无人机成为审计工作的“天眼”?山东科技大学审计局工作人员针对校园基建项目内部跟踪审计存在的困难,开始研究利用无人机摄影测量技术对基建项目进行跟踪审计的方法。

通过审计实践的开展,进一步验证了无人机工程审计的流程、方法和成果。无人机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审计效率,也让审计人员在项目现场“畅通无阻”。

据介绍,往年底,学校投资建设了工程训练中心。本项目主要建设期为往年全年,审计任务涉及项目从开工到竣工的全过程。本项目的审计存在一些难点:隐蔽工程项目的核实和验收,引起费用变化的各种因素的核实,以及需要详细的文字和图像记录...审计局工作人员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实时核实培训中心各楼层施工变更情况并留存凭证,减少了爬架、爬模板、爬塔吊、爬钢结构等高空作业次数;通过视频记录或图像采集,快速进行施工进度的精确监控、现场跟踪审核、工程量的精确测绘等。

在往年山东科技大学斗磨山绿化项目审计中,也充分运用了无人机技术。在这次审计工作中,绿化修复的山体有的地方非常陡峭,让审计人员“高不可攀”。但是无人机可以穿过云层,飞到几百米空的高度,给峰顶拍照。“铁”的事实保证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进山的路堵了?人过不去?小型无人机飞过障碍物,清晰地拍下了现场。自从无人机技术应用于审计项目后,审计人员仿佛开了眼界,有效解决了“坐车跑、现场找、去不了、看不全”等问题。

卿喜红告诉记者,通过学校前湾港路笔架山的绿化和实训中心基坑的测量,可以证实无人机在非现场监督测量、工程审计取证方面的应用确实有很多优势。与审计中的传统测绘方法相比,无人机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无人机技术在学校“无人研究院”、“图文信息楼”等后续项目中的应用,将为项目审计的终(决)算提供依据和支撑,在项目审计工作中开辟一片新天地。(***教育报-***教育***网记者孙俊特约记者任博)

作者:孙俊任博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山东科技大学:无人机“飞检”让建工问题无所遁形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8412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