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面向未来,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面向未来,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

原标题: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面向未来,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

“面向未来,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其实有三个问题要讨论:比较好,未来是什么样的?二、终身学习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三、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

未来是什么样的?

只有看清未来,才能知道如何充分把握和预测未来。未来是指十年后,二十年后,还是三五十年后?虽然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长短不确定,但教育必须面向未来,没有未来就没有生命力。教育不仅要面对当前的社会,更重要的是未来人类社会和人类教育应该如何发展,而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谁的问题。

首先,未来是我们中华***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思考未来的人,思考未来的教育,思考当前的教育改革,都要看***未来会处于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既然未来是我们中华***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那么这个时代需要什么样的公民呢?未来的人才需要什么素质?毫无疑问,这一定与终身学习密切相关。

其次,未来是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要经历三个阶段,从智障到高智能再到超级智能,需要多少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我们不能说。但是科学家预测过,它肯定会有这个阶段,而且这个阶段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会随着科技速度的提高而缩短。比如手机普及十几年,但是这十年手机的款式、版本、智能发生了多少变化啊!时至今日,我们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已经感受到了它给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改变。科技进步的巨大力量是不可想象的。

第三,未来也是人类生活和工作不确定性增加的时代。过去的历史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过去的历史发展方式并没有大的改变。但是现在,经过了工业化和信息化时代,变化越来越大。尤其是人工智能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我们生活的不确定性,所以我们在考虑今天和未来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这种不确定性。也要把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统一起来,思考未来的教育改革。

终身学习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第二个要回答的问题是培养终身学习者的素质。终身学习,重要的不是学习,而是终身学习。生活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概念,它必须解决人们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比较好,终身学习者最需要的是主动适应未来世界,主动改变的能力。这种适应是积极的、正面的。以前有的人在县城或者老家学习比较好。一开始他们很自信,但是到了重点大学,突然发现自己并不是比较好的那一个,学习方式完全不能满足一些大学的需求。所以,他无法适应和面对。从自信到自卑,他的心理承受不了这种变化。他是不是学的知识少了?主体的能力弱吗?不是的。关键是在过去的教育中,没有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一种终身学习的品质,即主动适应未来世界,主动改变的能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培养出来的人,对未来不敏感,不消极,不害怕,不盲从。几年前霍金接受采访时也提醒我们,人工智能可能会发展到非常厉害的程度,甚至可能会在无意中彻底毁灭人类。既然我们已经预见了未来。然后我们要面对问题,改变它,先改变自己,我们要拯救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因为不确定性的增加而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所以他不得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所以我们在培养人的时候,一定要让他们对未来世界的态度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是积极的,不是消极的。说到适应未来时代,今天的教育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适应,培养最基本的适应能力。比如自我反思,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管理等等。这些能力比学科知识更重要。它们是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后要主动改变。改编的目的是与这个时代共命运,所以我们必须改变自己,以创新探索的心态迎接未来。

第二,面向未来的终身学习者应该具备对世界好奇探索和发现的素质。人是天生的学习者。他们天生对外界充满好奇,有探索和发现的能力,但为什么他们在慢慢消失或退化?这和我们的教育息息相关。我们忽略的恰恰是人生最重要的,也是未来最重要的。无论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后,一个人要想自信而充满活力地活着,面对世界,就必须保持对新事物的兴趣,有强烈的求知欲,有探索和发现未知的好奇心,敢于质疑任何事情。他应该有质疑的勇气和能力。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周有光先生,他活了112岁才去世。他是典型的终身学习者。周有光先生最初是学经济学的。40多岁时,他被派往欧洲工作,但他突然对字母学产生了兴趣,并自学了起来。后来国家成立国家语言文字改革***会,因为这个,他被调到这里,突然从做经济研究转到研究汉语拼音。这反差太大了。在这个未知领域,周有光态度积极,后来被称为“汉语拼音之父”。到了85岁,他突然对文化学产生了兴趣,开始独自研究文化。他一直写作到112岁。许多人可能在退休前就去世了,对外面的世界已经失去了任何兴趣。在我的生活中,我注意到我身边精力充沛的人有几个特点:比如有一类老年人,他们喜欢玩耍,总是想着四处旅游,充满活力。有些老人退休后一直在学艺术,生活很充实。总之,他们没有停止学习。学习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我们培养什么样的品质来保持持续学习的动力。

第三,要有追求精神层面幸福的价值观。今天谈教育,无论是中小学还是大学,有时候我们最终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追求就是物质。比如为什么现在有些家长过早给孩子报培训班,不管孩子适不适合?我们的思路是上个好幼儿园,上个重点小学,上个重点高中,上个重点大学,然后找个好工作,结婚,过上好日子。就是这么简单的思维方式。其实生活怎么会这么简单?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未来将要面对的世界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的世界,这给我们带来了便利的条件。但是,生活水平越高,物质条件越好,就越应该在精神层面追求一些东西,否则,人就会成为物质世界的奴隶,或者是对生活没有任何兴趣的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发明了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你可以坐在这里弹几十个小时的钢琴,很好听。人工智能弹琴机器人刚出现的时候可能会让人类兴奋,代表了我们的技术进步。但是当它们流行起来,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你还会激动吗?其实是降低了艺术享受的感觉。你会认为它不是艺术,但它仍然只是技术的演示。那时候,我们想在业余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欣赏钢琴的时候,还是想坐下来静静的,聚精会神的听。那是钢琴师经过十几二十年的努力,用自己的双手弹奏出来的优美琴声,真是一种享受!因为这是人的生命的交换,是通过琴的心灵的交换。所以今天上课要重视美术课,哲学课,创意课。只有这样,人们才能在未来幸福地生活。

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

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首先,要提升培养目标的价值。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以德育人,21世纪***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以德育人的本质描述。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素质应该包含在里面,而且是很重要的内容。它包含了现实和未来的教育价值。

第二,教育的供给方式要丰富,各级各类教育要体现面向所有人、面向大众的教育。终身学习者的概念不是针对精英的,而是针对所有人和大众的。所以我们的教育供给应该是普遍的,全方位的,最重要的是要体现个性化教育的公平性。没有个性化的教育,人的终身学习是不完善的。

第三,课堂教学的系统化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探索和创新,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对未来更重要。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进行项目化、生活化、综合化的学习,因为这样才能回归真实问题,学生的综合能力才会得到提高。每天坐在教室里,对于一本书来说,并不能提高这种能力。***,要树立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正确的学习价值观意味着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是为了更好更幸福的生活。

第四,未来必须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很多名校毕业生都想去中小学教书,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我们要用比较好的人才培养未来的人,因为未来我们老师的专业水平很高。他不仅是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高学历者,更重要的是学生的人生导师、课程开发者、教育创造者、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服务者。因此,教师必须有思想、有创造力、有个性,使自己成为丰富的课程资源。

教育的未来不是梦,大家也不是无所适从,但是你要注意:未来主动的比较好选择是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回搜狐多看。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面向未来,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8869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