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优质高中不低于50%招生指标“名额分配到校”

广东优质高中不低于50%招生指标“名额分配到校”

原标题:广东优质高中不低于50%招生指标“名额分配到学校”

3月28日,广东省招生***会、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公布《广东省往年普通高中招生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明确每所优质高中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额,按初中在校生人数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含民办学校),并向薄弱初中和农村初中适当倾斜。

严禁将学科竞赛、“奥赛”成绩与招生挂钩。

高中招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办法》提出,取消普通高中招生各项加分政策。严禁学校将各学科竞赛成绩、“奥赛”成绩、社会艺术定级、特长定级等与招生挂钩。

调整规范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加分实施方案和录取优惠政策,准确确定加分或优待资格条件,合理减少加分项目。军人(包括现役军人、烈士、因公牺牲和病故军人等。)、因公牺牲的警察英雄和伤残警察、因公牺牲的基层***等。其子女就读高中的优惠政策按有关规定执行。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加分或优惠政策条件的,只能取幅度***的一项分数,其他项目分数不能累加。

《办法》提出,积极稳妥落实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中考相关政策,珠三角9市积极完善并进一步落实港澳居民或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广东参加中考政策。要优化资格审查程序,确保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能够在当地参加中考,与当地考生平等录取。对因特殊原因不符合流入地报考条件的考生,流入地考试招生机构应积极协调流出地稳步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参加高中阶段考试招生。

高中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定位和特色,自主制定招生计划。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选拔具有学科特长或创新潜质的***学生。体育、艺术、科技等专业类型招生纳入自主招生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体育、艺术、小语种外,所有城市都可以在本城市招生。其他类型自主招生应执行当地招生政策,在规定的属地范围内招生。承担国家特殊人才培养任务的普通高中,按原批准的办法招生。

普通高中除经批准外,不得跨市招生。

今年,广东将保持高中教育普职比大致相当,科学制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并严格执行,促进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对于普通高中学位资源不足的城市,由输出和输入城市教育行政部门向省教育厅备案后安排跨市招生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跨市调剂招生计划由省统一公布,中高职(含五年制、三二段)贯通培养招生计划由省统一审核公布。各招生学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的高中阶段招生计划、范围、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标准和方式招生,不得随意变更招生计划,增强招生计划的透明度和严肃性。

《办法》明确,各地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属地招生、公民招生的政策,位于县城(含不设区的县、市)的公办普通高中要在本县城招生;设区市的公办普通高中应在当地或当地教育部门批准的部分城区招生。民办高中招生应纳入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招生范围应与当地公办高中一致。除经省教育厅同意可以跨市招生的普通高中外,其他普通高中不得跨市招生,不得招收未在本地市参加中考的学生。

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提醒,高一新生入学考试合格后,应在规定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内到学校注册,即可以被学校录取学习,取得学籍。未经学校批准,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未到校注册者,不予保留入学资格或建立学籍。

高中招生中的“九个严禁”

严禁以任何形式提前组织招生、面试招生、超计划招生和非法跨区域招生;

严禁普通高中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或微信小程序收集学生入学意愿和个人信息。

严禁申请校际混合招生,招生后违规转学到其他学校;

严禁公办学校举办的民办学校以公办学校名义招生;

严禁以选拔学生为目的,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组织各类考试,或将社会培训机构组织的考试成绩作为招生依据;

严禁以高额物质奖励、免学费、虚假宣传等方式争夺生源。

严禁招收已考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

严禁招收借读生、分离国籍和空挂学籍;

严禁发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

[记者]吴

【作者】吴

广东教育头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广东优质高中不低于50%招生指标“名额分配到校”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8886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