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马鞍山去采蕨菜

到马鞍山去采蕨菜

原标题:马鞍山采摘蕨菜

◎尤利

周五晚上老婆从县城来的周末比较好句话:马鞍山的蕨菜要生了。

我说,该摘一些吃了。

隔天。我匆匆吃了早饭,拿了一瓶水,换了一双胶鞋,背上篮子就出门了。

我老婆本来想和我一起去的,但是考虑到她不到四岁的儿子还在床上睡觉,只好作罢。

马鞍山离我老家比较近,不到一公里,但是山很大。如果以绕山脚一周的长度来估算,至少有三公里。马鞍山由上马鞍山和下马鞍山组成。我对马鞍山很熟悉。小时候,我在这里放牛、割草、拾柴。可以说,大部分的山路、山石都在不知不觉中被“丈量”过了,除了那些无法攀登的绝壁。马鞍山种蕨菜的地方很多,我想摘的地方只能是那东海子附近的坡地,离我老家很近。

“马鞍山”这个名字和人们喜欢的传说、故事没有关系。从马鞍山后坡的大天坑来看,这里曾经是一个相对***、高大陡峭的山峰。后来由于强烈地震和地质沉降,中间形成了向下的半弧形山凹,山凹两侧形成了高度和大小相等的山峰。它的整体形状像一个马鞍,因此得名。

沿着水泥乡间小路走到漆黑的东垭口,春天的马鞍山抬头望去,那东海子边上的马鞍山脚下是一片即将枯萎的黄色油菜田。山腰上有一层层的右树,披着鲜绿的外衣,还有一簇簇洁白如雪的荚蒾花。生蕨的斜坡不是绿色的。远远望去,满是枯萎的老蕨枝叶组成的宽大不规则的赭色板块。

这是一条通往亚东亚牟的下坡路。现在因为交通方便,耕地用机械多,家乡养牛养马的人不多了。原本弯弯曲曲的路在滋生了许多荆棘之后,变得越来越难走。当你下到董娜海的边缘时,道路会平坦得多。

在实行土地责任制之前,那东海子被淹了九年,一年几次。记得雨季的时候,只要有山洪,海子就是一片汪洋。海水泛滥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从几天到一两个月不等。大海虽然有自己的泄水隧道,却无法及时消化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洪水。按照老一辈的说法,海子从来不种大季(水稻),最多只能点些油菜、小麦之类的小季。为了多种水稻,当时的南山大队决定在马鞍山脚下挖一个山洞,把多余的水排到万岚河里,把海子变成良田。在征得上级同意并获得部分雷管和炸药后,五个生产队的三名壮劳力将分三班转入制造业。由于全是坚硬的岩石和落后的操作方法,断断续续挖掘了8年多,然后挖通了700多米长、一人多高的排水孔,面积数百亩的那东海子就这样变成了肥沃的稻田。

沿海的路移动缓慢,几分钟就到了蕨菜生长的地方。

目测蕨板周围,知道蕨已经生长了一周左右。未切割的羊齿植物已经有两尺多高,叶子的爪子已经分离,露出一根鲜绿色的羽轴。从前面光秃秃的蕨堆和被人的脚印踩出的临时小路来看,我知道有很多人来采摘,但我并不死心。羊齿嫩苔没有长在一起,出土前后大概半个月。我相信我今天不会空回家。

今天早上太阳有点热。喝了几口水润润嗓子后,我开始寻找蕨苔。

当我看到可供采摘的嫩蕨苔不多时,我只好另辟蹊径,在陡坡上爬行。在枯萎的老蕨枝叶上一脚深一脚浅地爬行,像是踩在一张装有弹簧的旧席梦思床垫上。虽然道路艰难,但可以收获很多。你在半高的干蕨类植物中搜索得越深,就越容易发现刚刚出土约半尺、爪子还没伸出来的毛茸茸的嫩蕨类苔藓。它们好像在和人玩捉迷藏,静静地躲在树荫下。这个发现让我兴奋不已。采摘蕨菜并不是一件困难的技术活。只需将右手伸到一株蕨类植物的腰部十厘米左右,用食指拉伸,拇指轻轻压下。听到一声脆响,就有了新鲜的蕨菜。右手摘,左手拿,连续摘七八棵树,就能摘一把。可以从左肩往后扔,蕨菜会掉到后筐里。

继续爬,继续摘。30、40分钟后,我背上的背篓逐渐下沉,脸颊上的汗水也随之增多。这时,我不但不觉得累,反而更加努力了。我觉得摘蕨菜是一份辛苦又快乐的工作,沉甸甸的收获会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大约十一二斤的时候,我突然听到一声狗叫,然后是狗的声音。原来村上已经七十多岁了,两个还算强壮的布依族老女人。他们也来采蕨菜。我主动打招呼,走近和他们说话。

他们一起摘蕨菜已经四五天了,早上摘,下午卖给菜贩。他们说,现在家家都过上了小康生活,衣食无忧。他们***能轻松收二三十斤,既锻炼了筋骨,又能赚一百多块钱。他们非常满足于挣钱和锻炼。

真没想到马鞍山的蕨菜还能成为村民的额外收入。

记得小时候我妈跟我说,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粮食极度短缺的时候,马鞍山的蕨菜救了很多人的命。把嫩蕨菜用开水焯一下,泡一两天,去掉一些涩味,切成半厘米,用盐炒一下,拌五谷杂粮一起吃晚饭。嫩蕨采摘后,人们把蕨根挖出来,洗净,放在窝里,捣碎,与细糠、玉米粉混合制成蕨,蒸熟充饥。

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四个兄弟,都在读书,只有父母两个劳动力。每年生产队分红,没拿到钱就得交钱。只有笔、墨、纸的费用是个大问题。在蕨菜生长的季节,妈妈叫我去马鞍山放牛,采集蕨菜苔。回来后,你妈妈会在街上卖。为了多赚钱,我妈总是把蕨菜苔加工后再用木桶卖。妈妈有一套处理蕨菜的方法:先把大铁锅洗干净,然后烧一大锅水,再把整理好的新鲜蕨菜茎放入水中,然后用筷子全部压入锅内,两三秒钟后,迅速取出放入簸箕中。妈妈说,别看焯水这么简单的活,但有几个细节一定要注意:比较好,铁锅不能沾油,否则蕨菜表面容易开白花。虽然不会很快变质,但是会有一股难闻的死老鼠味;第二,不能不顾头尾,乱七八糟的放在开水里,否则茎的细段会热软,粗段会硬;第三,火力要猛,这样焯水后的蕨菜吃起来才会酥脆,色泽美观,口感好。将蕨类植物全部焯水冷却后,放入土瓦罐中,及时淹没在家里存放半年左右的铜钱菜酸汤中。泡了四天就可以上街卖了。可能是母亲手艺好吧。当你去购物的时候,你通常能得到一个好价格。

如今,我家乡的人们不再为口粮发愁了。吃蕨菜纯粹是一种享受,或凉拌紫金牛根,或炒腊肉,或干炖鸡排骨。吃法越来越多,越来越精致。它的目的不是吃饱,而是通过各种方式吃好,吃好,品尝舌尖上的幸福。

想想过去的艰苦岁月,再看看今天家乡父老乡亲的富足小康生活。我觉得早上在马鞍山摘蕨菜也是一种享受。

编辑彭志立

编辑陈玮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到马鞍山去采蕨菜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39556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