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脱贫茶”到“振兴叶” 地标产品带动重庆茶产业“腾飞”

从“脱贫茶”到“振兴叶” 地标产品带动重庆茶产业“腾飞”

原标题:从“贫困茶”到“振兴叶”标志性产品带动重庆茶产业“腾飞”

图为南川赣锋茶叶基地。赵志摄

众信。com重庆3月10日电(陈秋兴)初春三月,重庆南川区赣锋镇某茶叶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树郁郁葱葱。很快,这里就将进入早春采茶期,新鲜的绿芽将一整个冬天积累的养分释放出来,让枝头挺立。

重庆位于北纬30度的黄金茶带,是世界茶树原产地和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产茶历史悠久,可追溯到3000年前。南川位于巴渝南部,与贵州北部接壤,平均海拔750-900米。具有独特的暖冬早春立体生态气候。20世纪80年代以来,茶叶被列为南川区优势特色产业优先发展。

“南川种茶历史悠久,那山上的老茶树就是明证。”60岁的吴兴国已经和茶叶打交道30多年了。他所说的“老茶树”,指的是世界自然遗产金佛山的野生茶树,树龄超过2700年,已被列入保护名单。17000多株野生茶树,加上南川12.55万亩标准茶园,见证了南川茶业30年来的风风雨雨,是当地茶农脱贫致富的希望,带动了当地乡村的振兴。

图为制茶工人在看“大树茶”。王一摄

“我们把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南川茶产业的发展目标。"南川区人民***副区长胡说,围绕这一目标,"十三五"期间,南川区以***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注重品牌引导和科技支撑,依托金佛山古茶保护开发,坚持市场化运作,扩大基地规模,强化精深加工,推进茶旅融合,全面实施品牌营销战略。同时,以“金佛玉茶”和“南川大树茶”两大品牌为基础,加快推进国家茶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和重庆茶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预计往年,南川茶叶产量5000吨,茶叶销售收入4.5亿元(人民币,下同),茶叶综合产值达到10亿元,茶叶从业人员达到5万人。

擦亮地理标志“金字招牌”,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2012年8月,经原农业部批准,“南川大树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注册。往年,“南川大树茶”获批实施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项目。在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发展道路上,“南川大树茶”无疑是当地品牌兴农惠农的一个缩影,也逐渐成为当地产业繁荣的金笔。

培育和发展标志性产品是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重要手段,是培育区域特色经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长远之计。南川区委农业农村工委副***胡斌介绍,近年来,南川区以此为契机,从多个角度在全产业链发力,不断擦亮地理标志农产品这块“金字招牌”,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作为一种独特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如何保护和发展大树茶业已成为南川茶人的重要课题。南川特色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李伟介绍,南川区依托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强与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合作,积极培育特色优质品种,加强技术攻关,形成了生长、种植、管理、加工配套的标准化技术体系,为大树茶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推进精深加工技术和衍生产品的研发,实现品种多样化、工艺精细化和效益规模化。

在南川区德隆镇“南川大树茶”仿野生栽培基地,村民唐家门前屋后都是茶树环绕。以前大树茶长在深山里,没人知道。村民只采了茶叶,配着油茶喝。可以说,他们带着“宝宝”过着贫困的生活。

“现在不同了。按照这个标准采收生产,我们种植的茶叶都有了统一的‘国字号’身份——‘南川大树茶’,品质也有了明显提升。”唐说,如今,茶叶可以卖上一个相当可观的价钱,村里的年轻人也加入了扩大茶产业的行列,看到了发展的希望。老唐的儿子就是其中之一。种了大半辈子茶,这个变化让唐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当地茶人虽多,但小规模、小农户的现象也比较突出。如何促进小农户茶叶生产与现代茶产业发展的有机衔接,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地方的答案是,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全面建立产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组建村合作社,充分吸收农民小茶农和家庭农场作为村合作社成员,通过农村“三改”试点改革和财政补助资金股权改革成果的推广,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

此外,南川区积极延伸产业链,推动茶旅融合发展。与茶叶旅游相结合的景观规划与建设;鼓励以“南川大树茶”为载体的农家乐建设,推动以茶为家的茶园模式发展。力争到2025年底,新建茶馆20家,建成茶旅一体化旅游点20个,旅游收入和茶产品零售产值达到2亿元。

完成特色产业升级,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未来的路怎么走?怎么去?成为南川茶业的新命题。“提升产业档案是实现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南川区人民***副区长胡表示,“十四五”期间,南川大树茶全产业链发展将是全区重点工作之一。当地***将坚持绿色生态发展之路,立足资源优势,推动产业升级,以“品种、质量、品牌”和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突出品牌建设和龙头企业培育,全力赋能南川树茶产业优质高效发展。

具体来说就是加强产业链前端。保护南川大树茶古茶树资源,重点开展古茶树群落优良树种的选育、提纯和繁育,加强优良品种供应能力,示范引领、苗木监管,夯实产业基础。

做***产业链的中端。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突出技术标准化,加快山地茶园机械化、智能化发展,大力推广化肥农药双减量、茶园有机质提升等高效提质技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做好产业链后端。以加工推广、品牌建设和农文旅融合为重点,突出“南川大树茶”区域公共品牌建设,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以功夫红茶、功能茶粉、农文旅融合B&B为突破口,打造南川大树茶加工旅游产业集镇,延伸产业链。

根据规划,到2025年,重庆南川将达到2万亩“南川大树茶”种植规模;力争到“十四五”末,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亿元。至此,以南川树茶为主的南川经典产业,引领南川人走向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清晰。(完)回搜狐多看。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从“脱贫茶”到“振兴叶” 地标产品带动重庆茶产业“腾飞”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44864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