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论师范生走上幸福道路的起点

儿童文学:论师范生走上幸福道路的起点

儿童文学:师范生幸福的起点

师范学校是未来小学教师的摇篮,所以师范学校的学科教学要努力挖掘潜在因素,帮助师范生提高教研能力,让他们站在学习这条“幸福”道路的起点上。

[摘要]师范生是未来的老师。在倡导“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背景下,儿童文学作为高师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应激发情感规训倾向,组织实践行为体验,运用研究性学习方法等。,提高师范生儿童文学的教学、鉴赏和写作能力,同时鼓励他们形成初步的教研能力。

[论文关键词]儿童文学教师教研能力

活着的人有维持个体生存的物质需求,但不能满足于“只是活着”的动物生活方式。对每个人来说,仍然有“好好活着”的问题,有建构生命意义、提高生活质量的精神需求。面对信息技术给人们的学习方式和交往方式带来的深刻变革,知识经济对创新能力的呼唤,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的重大变革,“教师成为研究者”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境界。苏姆林斯基早就建议老师们“走上这条做一些研究的快乐之路”。师范学校是未来小学教师的摇篮,所以师范学校的学科教学要努力挖掘潜在因素,帮助师范生提高教研能力,让他们站在学习这条“幸福”道路的起点上。

1.情感学科倾向是形成教研能力的核心基础。

日本儿童文学理论家上一郎认为,“儿童文学的最终目的是把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都不成熟的儿童培养成健全的人”。儿童文学是健全社会不可或缺的文化领域,是人类健康发展的基础。“人类在不断追求童年的梦想,以达到自己的精神净化”。历年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相当数量的儿童文学作品,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作品的比例较高。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一年级有15篇儿童文学作品,占全部课文的75%;一年级25册,占全部课文的73%;二年级20册,占全部课文的58%;二年级17册,占全部课文的53%。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家的师范院校都把儿童文学课程放在令人印象深刻的位置。师范生与儿童的天然关系密切,研究儿童文学的意义不言而喻。通过儿童文学教学提高师范生的语文教学研究能力,首先要使他们对儿童文学产生强烈的情感学科倾向,引导学生进入学科。

我们学校是招收初中毕业生的‘五年制师范学校’。小学语文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课程一般在四年级开设。这些从大专步入成年的师范生,渐渐离开了孩子的生活世界,却又忍不住从内心怀念那个世界。在开始的课堂上,不要急于讲授儿童文学的基础理论,而是带领学生回顾小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从已经被深深触动的文本中获得新的触动,获得愉快的童年体验。

在多年从学校和家庭教育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和生活教育的基础上,当儿童文学的大门重新打开时,他们读出了丰富的感情,意识到儿童文学的丰富储备是可以不断挖掘的。因此,建议同学们重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世界名著,品味生活和世界的美好幻想,品味格林童话的伟大和丰富,品味安徒生童话温暖的人道主义关怀和孩子们俏皮的幽默。以前我不懂我懂的,现在我有点聪明了。我默默面对,深思良久,从读书的乐趣上升到审美境界。儿童文学中有很多经典,阅读经典的意义正如***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梅教授所说:“永远与经典面对面,你的眼光和理解就会成为经典。⑥在引起师范生阅读儿童文学作品兴趣的基础上,推荐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王辅仁教授,让学生对儿童文学的当代意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明白学习儿童文学不仅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责任。这样可以逐步引导师范生走向学科,激发他们学习和研究儿童文学的热情,自觉步入儿童文学的殿堂。

第二,实践行为体验是教研能力形成的主要途径。

体验是人的生命体验,具有生命性、个体性、情感性、意义性和不可言说性的特征。从思维图式的角度来看,经验是一种非规定性思维。用“体验”的思维来看待教学,“体验式教学是师生的一种生命活动或过程,是指师生把一生都投入到教学中,在与自己、与生活、与世界的互动中感受生命、发展生命”。教师通过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从依赖到自主、从接受到创造地体验教育情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学活动中蕴含的快乐,从而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目的。师范生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的实践行为体验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也是激发师范生对儿童文学的深层体验、促进其教研能力的需要。

  为了给师范生教学研究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提供条件、创设氛围,儿童文学教学可以让师范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郭风的儿童诗《童话》并不讲究外在的节奏和韵律,但十分注重内在的意蕴和诗味。诗中的小野菊和蒲公英两个拟人化的形象,一个是小女孩,一个是小男孩,两小无猜,各有理想,一个想撑一把蓝色的遮阳伞和蜜蜂谈话,一个想戴一顶黄色的小便帽,带一只白羽毛的毽子到处旅行,他们的理想都很美好,也极富儿童情趣。再如,谢采筏的《爸爸来信》以一个幼儿的口吻,再现了孩子天真有趣的提问。信能寄,包裹能寄,脸上的笑当然同样能寄。要不,妈妈本来没有笑,为什么一接到爸爸来信就露出笑容了呢?这种联想只有孩子才想得出来,唯其如此,才能显现出幼儿情趣,给短短的小诗抹上了一层喜剧色彩。在讲析“儿童诗”一节时,可先让师范生赏析郭风的《童话》和谢采筏的《爸爸来信》的独特之处,然后建议他们分别将这两首儿童诗改编成能演出的小剧本。这样,师范生有了可以发挥才智的良机,会大显身手,便能创作出闪烁着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各种版本。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儿童文学:论师范生走上幸福道路的起点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580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