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咸头岭文化”人|钟二毛图说深圳史02

我们都是“咸头岭文化”人|钟二毛图说深圳史02

图说深圳史,是我在深圳宝安日报开设的一个专栏。深圳,绝非我们脱口而出的“短短几十年历史”“一个小渔村”。这个专栏,我用一张(组)图片带出深圳长达7000年的历史。我特别希望深圳的孩子们看到。深圳是我家,历史你得了解它。这个推文,跟随专栏见报的节奏,同步在我的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敬请关注。——钟二毛

▲咸头岭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石陶拍,新石器时代中期,1997年咸头岭遗址出土。残长8.8厘米、宽6.02厘米、厚1.3厘米。

文:钟二毛

这张图为咸头岭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咸头岭?很多“老深圳”可能都不知道它在哪里。

咸头岭,地名也。具体位置在今天的大鹏新区大鹏街道咸头岭村内一沙堤上。1981年,考古学家在这个地方调查发现,它地下埋着“宝贝”,并于1985年、1989年、1997年、2004年、2006年分五次发掘。果然挖出很多“宝贝”:有大量的陶器残片,可见当时的原始人已经学会用陶罐煮东西吃,以及储藏食物;还有大量石器,石斧、石刀、石陶拍等,其中石陶拍,即在石片上刻上几何纹路,用来美化陶器外表;还发现了房基和零散柱洞,说明他们不再是风餐露宿、居无定所。考古学家最终确定,早在7000年前,也就是新石器时代中期,原始人就已踏足深圳这片土地,居住、生活和繁衍,并开始了最原始的农业、渔业劳作。

新石器时期中期文化遗址,不单咸头岭一个地方。环珠江口地区,比如增城、高要、东莞、三水、南海、珠海、中山、香港、澳门都有,深圳盐田大梅沙、小梅沙、葵涌街道下洞、大黄沙、南山月亮湾也都是。但从发掘的遗物看,咸头岭遗址的“规格”很高,“对周围遗址有较强的辐射力或者控制力的一个中心性聚落遗址”(来源:深圳博物馆《古代深圳》)。瞧,咸头岭是中心、“首府”呢。也正因为咸头岭遗址之重要,考古学家把环珠江口地区20多个新石器时期中期文化遗址统称为“咸头岭文化”。

所以,我说,我们都是“咸头岭文化”人,而且还是“文化中心”的人呢。

***做点联想:7000年前,咸头岭所在的深圳,是珠三角“咸头岭文化”的中心;7000年后,珠三角蓬勃发展,诸多城市各有各的精彩,但论发展速度、综合实力,深圳是标杆。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且做笑谈。

(图片来源:《深圳7000年——深圳出土文物图录》,文物出版社,2006年6月比较好版。)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我们都是“咸头岭文化”人|钟二毛图说深圳史02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64352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