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梦想,载着责任,努力前行——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朝着梦想,载着责任,努力前行——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我们今天不看李开复、俞敏洪、马云……他们的成功,来看看一个女法官(北京市比较好中级人民***知识产权庭 姜颖)的成功,其实成功不一定轰轰烈烈,在合适的年龄将适合的事情做到卓越何尝又不是成功呢?

尊敬的各位老师和我亲爱的师弟师妹们:

大家好! 

从来没有想过能够以今天这样一种身份和方式重回***的校园,在感到荣幸的同时,也感到压力。我问自己,***法学院的骄子们在这个时刻是否还有人愿意聆听一个有了好几个代沟的师姐在这唠叨?如果侥幸还有人说愿意的话,我要对大家说什么?我能带给大家什么?在提出这些问题的同时,我似乎看到了当年自己毕业时的兴奋和忐忑,也记起自己从事知识产权审判18年来的辛苦和收获。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得到过很多师长、***和同事的提醒、指导与帮助。所以,我希望我能把从他们那里得到的关爱传递给你们。今天,我从个人的经历谈三点体会,如果其中能有只言片语给大家一点触动,也算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

我的比较好个体会是:认清职责,坚持梦想。


在这里,我想先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你对工作是如何认识的?是当做谋生的手段,还是当做事业?如果是要成就一番事业,我的感受是,只有把个人的追求与国家的发展、集体的荣誉凝结在一起时,才会更有动力,更有价值。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空?但我身有体会。

1994年7月,我刚刚进入***工作。一次,跟同事去修自行车,修车的师傅问我们在哪工作,我们回答“***”。正埋头修车的师傅抬头望了我们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好啊!”这个好,听得我很难受。我知道,当时流行着一句顺口溜“大盖帽,两头翘,吃完原告吃被告”,那就是法官在公众中的形象。当时,我就想,虽然我个人是渺小的,但是要从我做起,我相信,通过无数个我的努力,会改变社会对法官的认知,总会有***公众会把法官当做“公正的化身”。

虽然成为一名好法官是我的职业梦想,但是刚刚参加工作的我,并不了解自己从事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意义。当时庭长的一句话,让我时刻牢记心中,让我能在18年来的工作中认认真真对待每一起案件。他说:“知识产权无小案”。在工作中我逐渐认识到,一项专利可能影响一个行业的发展,一件商标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作为知识产权法官,我们不仅需要平衡当事人双方的利益,甚至要考虑我们的判决对于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的影响,我们肩上的担子很重。有了这份责任感,我才有了前进的动力。

    2001年,我获得了公派留学英国的机会。留学时的一些经历,也使自己受到很多触动。初见教知识产权法的教授,当我介绍自己是一名从事知识产权审判的***法官时,教授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有知识产权保护吗?虽然***知识产权专业司法保护已经开展了7年,但是国外对***不了解,不认可。那一刻,我的心被刺痛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油然而生,也就在那一刻,我告诉自己一定要更加发奋图强,要通过我审理的案件,让外国的当事人及司法同行们,真正看到***司法的发展与进步,领略到***法官的素质与风采。

上一页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朝着梦想,载着责任,努力前行——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6968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