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刚刚变化,拼多多股权结构

股权结构刚刚变化,拼多多股权结构

最近腾讯退股拼多多刷屏各大媒体,拼多多已经发表申明:腾讯退出拼多多只是国内公司股东变更,美国上市主体PinduoduoInc(注册地开曼群岛)股权没有变化,腾讯依然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东,微信支付九宫格拼多多在。而且拼多多是AB股架构,黄峥在拼多多的投票权接近90%。

什么是双层股权结构?

同股不同权这种股权权利的分配主要在欧美国家较多,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应用尤其多。最常用的方式就是AB股制度,向投资人发行的是A类股份,1股1票投票权,B类股呢,1股10票投票权(也有20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风险投资虽然发展了数十年(如果再追溯,航海时代的航海活动就是风投的雏形),但是在互联网领域才迎来了爆发的应用场景,互联网领域广泛出现了前期投资大,盈利不清晰,但是用户规模发展迅猛的特点,这种经济形态形成的商业模式迥异于工业时代的经济形态,只要有技术,用资金(自有 贷款)购买土地和设备,生产出产品就能产生收入,就有了盈利,所以那个工业时代的融资模式是债权模式,但是到了互联网时代完全不一样了,大量的融资,但是看不到盈利模式,贷款模式已然不合适了,所有风投为代表的股权融资模式就起来了,但是经过多次融资以后,创始人团队的股份早就被稀释得所剩无几,丧失了对公司的控股权,但是这种经济形态的商业模式对创始人和团队的依赖远大于工业时代的企业,创始人没有了控制权,但是企业的盈利模式尚未成型,基于这种现状双层股权结构就起来了。

双层股权结构把投票权和分红权完美的分离了,而在此之前用的是多层级的公司交叉持股的方式来达成这个目的,结果就是股权结构极为复杂,比如安邦,这种复杂的结构在东南亚的家族企业中应用的最为盛行。双层股权结构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股权结构更加清晰。案例1、京东刘强东持有京东15.8%的股权,但是却牢牢的把控住了公司的控制权,拥有80%的投票权,因为刘强东持有的是B类股,1股拥有20票的投票权。

那么刘强东的投票权为:(20*15.8%)/(20*15.8% 1*84.2%)=80%案例2、百度李彦宏持有百度股份为15.9%,都是B类股,每股10票投票权,其余投资人都是A类股,每股10票投票权,李彦宏总计拥有投票权为:(10*15.9%)/(10*15.9% 1*84.1%)=65%案例3、谷歌、脸谱公司谷歌在上市的时候,佩吉、布林、施密特等公司创始人和高管持有B类股票,1股有10票投票权,在2012年的时候谷歌甚至发行了C类股票,也就是优先股,只有分红权,没有投票权,所以虽然谷歌的股本在不断壮大,但是创始人的投票权却丝毫不受影响。

脸谱公司的创始人扎克伯格在公司上市时也使用的了AB股制度,扎克伯格持有B类股份,1股10票投票权,并且和主要股东签订了代理表决权,进一步巩固了对公司的控制权。总结:AB股在***是没有实施的,因为公司法是规定同股同权的,京东、百度都是离岸公司才有AB股制度设计的,不过我们也有变通的方法,《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可以在章程中约定不同的投票权,这个就是变相的AB股制度,但是上市公司都是股份公司,所以一到资本市场都得改回来。

高盛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

高盛占阿里巴巴多少股份?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问题。这个问题表面上看起来很简单,高盛目前没有阿里巴巴的股份了,历史上高盛曾经投资过阿里巴巴,而且占了不低的股份。可惜的是,高盛这样的纯财务投资的机构,只看重短期的财务收益,并未坚持下来。但是,问题真的那么简单吗?高盛历史上投资过阿里巴巴,某种程度上也成就了阿里巴巴。

高盛是全球比较好的投行,它也曾经是阿里巴巴的贵人。1999年,高盛联合富达投资等投资机构,首轮投资阿里巴巴500万美元。正是这宝贵的500万美元,帮助马云撑过了创业初期最艰难的那段时光,也让阿里巴巴从此名声大噪,这才有了后来软银孙正义的故事。当时阿里巴巴还在初创阶段,高盛投资这500万美元,当时也是阿里巴巴急需的,据说占股接近50%!这是非常高的占股比例了!但是,资本都是逐利的,后来的故事,使高盛错失全球***的IPO!高盛退出阿里巴巴,成为***的投资败笔!随后全球互联网泡沫的破灭,高盛开始对互联网产生了怀疑。

2004年,高盛以2200万美元抛售了手里的阿里巴巴的股权,短短五年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高盛在阿里巴巴的投资,收益翻了四倍多。如果仅从财务投资的角度看,这笔投资还是合格的!但相比之下,那些从高盛手中买下股份的投资者,如今已经拿到了80倍的收益。事实证明,阿里巴巴成为了高盛集团投资的***败笔。到今天为止,高盛在阿里巴巴已经没有一分股份,作为全球最成功的投行,更是阿里巴巴早期的投资者之一,这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马云有句话说的好,今天那些瞧不起我们的人,明天我们会让他们高攀不起。

高盛错失阿里巴巴IPO,也是全球非常***的投资失败案例,估计高盛公司也为此后悔不已。尤其是如今看到软银仅仅以投入阿里巴巴2000万美金,成就如今的商业帝国,谁能不后悔?当然,高盛是一家投行,它从财务投资收益的角度看问题,也无可厚非。高盛欲与阿里巴巴再续前缘?据说,今年8月,高盛欲与阿里巴巴再次合作,参与蚂蚁集团的IPO,被阿里巴巴婉拒。

相信高盛想要参与蚂蚁集团的IPO,此事可能不是空穴来风。报道称,阿里向高盛及美银表示,如果要与其合作,应避免做竞争对手的生意。阿里是持有蚂蚁集团约三分之一的股权。高盛及美银曾协助拼多多、京东等上市,这些公司均是阿里的竞争对手。这种商业理由似乎合情合理,但相信背后的原因绝不至于如此简单。阿里巴巴也不得考虑***相关方面及民众的反应。

腾讯退股拼多多,是为什么?

最近腾讯退股拼多多刷屏各大媒体,拼多多已经发表申明:腾讯退出拼多多只是国内公司股东变更,美国上市主体Pinduoduo Inc(注册地开曼群岛)股权没有变化,腾讯依然是拼多多的第二大股东,微信支付九宫格拼多多还在。拼多多的股权结构拼多多往年7月在美国上市。根据当时的招股文件,拼多多采取VIE架构。

Pinduoduo Inc(注册地开曼群岛)-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股权结构刚刚变化,拼多多股权结构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73707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