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新跨越 建设新保山】保山着力打造滇西边境最美城市

【实现新跨越 建设新保山】保山着力打造滇西边境最美城市

【实现新跨越 建设新保山】保山着力打造滇西边境最美城市 往年11月28日23:50 新浪*** 分享 分享 添加喜爱 打印 增大字体 减小字体

  11月28日,在“实现新跨越 建设新保山”***发布会上,保山市规划局***李明向与会媒体介绍,“十三五”期间,保山市将全力推进城镇建设,打造滇西边境最美城市,高标准建设保山中心城市“三个万亩”生态廊道恢复工程。

发布会现场

  据介绍,保山下一步将全力推进城镇建设。包括加快创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打造滇西边境最美城市。加快“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建设,按5A级景区标准,把万亩青华海湿地做成调节城市微气候的生态绿肾,把万亩东山生态治理恢复工程做成环城森林绿廊,把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做成田园风光绿带。加快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国家试点建设,构建完善的城市管廊体系。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确保全市20%的城市建成区达到海绵城市标准。加快推进中心城市与工贸园区、义乌国际商贸城、五洲国际广场城市综合体融合发展,形成以城聚产、以产促城、产城联动新格局。加快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抓实“四治三改一拆一增”和“七改三清”环境整治。抓好腾冲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和施甸、龙陵山水风光城市、昌宁田园城市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抓好隆阳区板桥镇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

保山市规划局***李明作介绍

  据了解,“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位于保山坝子中西部,其中的青华海湿地正处于保山中心城市的中心节点部位,是哀牢古湖演变的孑遗部分。“三个万亩”项目融合“山、水、田、园、城”等要素按照海绵城市的理念统筹规划,重新建构融城市、生态、传统文化于一体,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城市生态空间新格局。其中:

  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规划面积10500亩,功能定位为国家湿地公园,功能分区包括1000亩的西湖城市综合公园、1500亩的东湖生态公园、8000亩的生态湿地。项目依托区域内纵横的水网和湖泊、湿地等滨水资源,打造“有湖、有田、有渔、有鸟、有塘”的景观意境,通过合理设置休闲娱乐设施,开展滨水休闲、湖泊游览、环保教育、生物考察、湿地生态观光等多种活动,发挥科普教育、康体健身、休闲度假等功能。

青华海

  万亩生态观光农业园规划面积24700亩,功能定位为以现代农业、农业文化体验为主的都市农业公园。功能分区有3300余亩的花卉区、6200余亩的经济林果区、3900余亩的现代农业示范区、2600余亩的园林绿化苗木带以及生态水产养殖、游乐设施、农业庄园等。项目依托现有村落和田园风光,通过农田作物特色化种植、季相及色彩搭配,挖掘地方特色,将农业生产与产业孵化、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科普教育相结合,实现农业“公园化、景观化、主体化”,成为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万亩东山生态恢复工程规划面积26500亩,功能定位为集历史文化、生态休闲和户外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公园。项目通过“山脊戴帽子、坡面栽林子、沟底建坝子”的生态恢复措施,开展历史文化、环保教育、动植物鉴赏、户外运动等活动,形成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文明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承载保山市民哀牢圣山记忆、回归山野林趣的重要场所。

青华海夜景

  同时,结合“三个万亩”生态恢复工程建设,市委、市***还启动了的东河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东河是保山的 “母亲河”,是勐波罗河系怒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保山北麓山脉,自北向南流经保山坝进入昌宁、施甸后汇入怒江。通过对保山坝区段长约30公里的河道进行疏浚清淤、边界控制、截污治污,增设漫滩等治理措施和滨水绿廊生态建设,使其成为保山中心城市一条防洪泄洪的安全廊道、一条兼具“蓄排用”功能的海绵廊道、一条康体健身的健康廊道、一条可游可憩的休闲廊道、一条独具保山农业特色的丰产廊道、一条缝合城乡发展的功能廊道。

  李明介绍,目前万亩青华海生态湿地恢复工程的西湖已于去年底建成并向市民开放,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游人纷至沓来,登上永子棋院中的永昌阁,在感受“永子”文化传承和弘扬同时,秀美山川遥遥在望,旖旎风光历历在目;不仅如此,青华海西湖还吸引了很多鸟类来此落脚,有翠鸟、野鸭、大雁等50多种,今年,红嘴鸥也***迁徙到此越冬。这一切,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了“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给保山带来的新变化和新希望、看到了保山在新常态下转型发展的美好前景。

永子棋院

  目前,保山全市上下正按照市委市***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跨越发展的要求,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力推进“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目前,东湖的湖体开挖、观光农业园和东山公园的土地流转、游道工程以及东河部分河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等一大批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并计划于往年底内基本完工。李明表示,“三个万亩”生态廊道工程将成为保山核心地标,成为保山眼、世界窗;保山中心城市也将成为滇西最美城市、滇西边境中心城市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刘伟、张玲)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