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不住了!渝北这个百年古朴村落更美了

藏不住了!渝北这个百年古朴村落更美了

原标题:藏不住了!这个渝北的百年纯朴村落更是美不胜收。

近日,记者沿着盘山公路来到渝北区罗绮镇大天池村,刚进四社杨家槽地界。“共创美好环境幸福生活国家试点项目——渝北区罗绮镇杨家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项目”的招牌映入眼帘。

初夏的杨家槽,在一片祥和与宁静中焕发着勃勃生机:古老的夯土房、青石房、木屋错落有致,村***的稻田反射着天光。不时有农民背着锄头走过田间小路,宛如世外桃源。

杨家槽上湾池塘景观

杨家槽作为“湖广填川”时期湖北孝感杨家的聚居地,已有近400年的历史。因为地处渝北和长寿交界处,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道路不平,房屋年久失修。

往年,住建部在山东、重庆开展了比较好批村庄设计典型案例研究。借着这个机会,重庆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胡斌、四川美术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教授虞照来到了杨家槽。

虽然比较好印象并不好,但仔细一看,设计师们渐渐发现了其中的“亮点”。

杨家槽的新风格

村落格局上,两山一槽之间,整个村落从高到低呈“C”字形延伸,被当地人分为上湾、中湾、下湾。以前建房管理不严的时候,村民们也共同顺应农业生产的需要,把村中间比较好的土地用于农业生产。房子都布置在山的两边,因此形成了典型的山村格局。

杨家槽的新风格

建筑方面,以斗式结构的木屋为主,夯土房和青石房都是。虽然年久失修,但保存完好。从胡斌来看,这个家庭并不富裕,几乎没有木雕、砖雕、石雕等装饰品。但他们却充分利用了木结构的力学性能,用较少的材料打造出了这样一个简单朴素的家。

尤其是在修房子的逻辑中,这里盖房子很常见,猪圈等养殖场都是布置在房子的一边而不是下面。“修房子前先填不平的地方,显然带有北方建筑的‘基因’,也是‘湖广填四川’留下的最真实的建筑历史!”胡斌说。

为了保存这座百年古村的风貌和历史,往年8月,杨家槽保护修复工程正式启动。

在修复过程中,村民提出了很多意见:拆除重建旧房,比较好建砖房,搞得像城里一样“洋气”;把房子、院子、堤坝的面积做大,路宽一些。

但在保护的前提下,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于是设计师们就和村民们一起走上了“斗智斗勇”的道路。

杨家槽的新风格

村民们要求院坝用花岗岩铺砌,但虞照想修复旧石板。经过反复协商,他选择了混合花岗岩和老石板。村民要求在屋顶上盖新瓦,但胡斌想重新使用旧的绿瓦。***在屋檐下盖了一块新瓦,把旧瓦搬出了屋顶。停车场在上湾布局,下湾人觉得吃亏,要求也建一个。考虑到村庄内部格局不能破坏,虞照特意规划了一条从村后到夏湾停车场的道路...

在不断的“博弈”中,杨家槽最终表现出了设计师和村民的满意。如今,杨家槽的常住人口从10人增加到了30多人,也吸引了一些市民来此游览。思想活跃的村民已经计划开办农家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藏不住了!渝北这个百年古朴村落更美了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76280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