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税收“百亿楼”折射高质量发展新脉动

上海税收“百亿楼”折射高质量发展新脉动

上海税收“百亿楼”折射高质量发展新脉动字体:小中大分享到:上海税收“百亿楼”折射高质量发展新脉动2022-01-01 08:48:06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上海1月1日电题:上海“百亿建筑”折射高质量发展新脉动。

新华社记者杨、何欣荣、郭

101.4亿元——这是2021年上海静安区恒隆广场贡献的税收总额,为上海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新的注脚。

在黄浦江的另一边,浦东新区陆家嘴的国家金融中心也有望在2021年实现税收100亿元。

“百亿建筑”相继诞生,折射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脉动。

“十亿大厦”是什么样的?“总建筑面积超过27万平方米,其中两栋办公楼面积达16万平方米。”恒隆地产高级董事彭介绍,恒隆的写字楼里有很多知名企业,比如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LVMH,全球五大房地产咨询公司之一的戴德梁行。在其商场里,有LV、爱马仕、迪奥等100多个国际知名品牌。

中国黄金中心吸引了大量金融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其购物中心聚集了250多家国际顶级零售店和全球旗舰店。例如,资生堂旗下的高端化妆品品牌YuGinza于2021年首次进入中国,并在郭进中心商场开设了全球精品旗舰店。

“百亿大楼”的成长离不开消费水平的提升、产业生态的形成、营商环境的优化等丰富的沃土。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高端线下消费回归国内市场,恒隆的‘买全球’平台承接了这些需求。”上海静安投资促进办公室主任龙方说。目前,上海正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以首秀、首秀、首店的形式吸引全球品牌挖掘中国消费潜力。

感受中国大市场的魅力,恒隆广场所在的南京西路就是一个窗口。上海市静安区商务委主任沈虹说,如果把南京西路比作一个植物群落,这里不仅有恒隆广场奢侈品牌等高大的“树”,还有久光百货聚集的高端一线品牌、奢侈品牌、设计师品牌等“灌木”,还有南京西路沿线大量的概念店、便利店、品牌集合店、名品店等“草本”。

生态的形成也是“百亿建筑”诞生的关键。从商贸龙头企业看,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恒隆广场。毕马威中国政府与公共事务咨询服务合伙人刘明表示,在服务总部经济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类客户可能就在毕马威附近,甚至在同一栋楼里。“企业发展要链接的合作伙伴就在楼上楼下的邻居中。”龙方说,“上楼下楼”变成了“上下游”,使楼宇经济形成了“内生的良性循环”。

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楼宇发展服务办公室副主任陈辰表示,在楼宇招商过程中,通过打通政府与市场的信息共享渠道,建立动态数据库,全面掌握楼宇内每一家企业的情况。借助精准的数据“画像”,引导行业上下游客户群体有效聚集,推动楼宇经济高速、高效、高质量发展。

“百亿建筑”的诞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2001年,恒隆在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开业。2007年成为上海第一座税务“悦逸楼”;2010年,成为上海首个“双亿大厦”...20年来,伴随着“百亿大厦”的成长,上海的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升级版’没有‘休息’。”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于勇说,既要有资金、人才等配套政策,又要着眼于小事,想走在前面、走在前面。比如进一步扩大“白领午餐”等看似小事,实则不小的事情的覆盖面。“构建发展新格局,只有努力把营商环境做得更好,才能吸引更多高端要素和高端资源,形成汇聚效应。”

对营商环境的重视也体现在陆家嘴金融城的实践中。2021年起,陆家嘴金融城将在“亿元大厦”区域税收中试行“大厦理事会”制度,逐步形成“大厦负责人—大厦理事会—大厦党群服务站—大厦党群组织联盟—大厦工作联席会议”的工作网络。一个“亿元楼”就像一个垂直社区,入驻企业就是这个社区的居民。陆家嘴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楼宇理事会这个平台,吸引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到服务楼宇经济的“最后一公里”中来。

统计显示,2021年,陆家嘴将有约110个纳税“亿元楼”,静安将有80个纳税“亿元楼”。2022年,上海的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将继续扩张,为上海打造国内大循环的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纽带提供重要支撑。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上海税收“百亿楼”折射高质量发展新脉动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6955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