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翻译官】往年经济工作如何“稳”?听部委负责人这样说

【财经翻译官】往年经济工作如何“稳”?听部委负责人这样说

【财经翻译官】2022年经济工作如何“稳”?听部委负责人这样说字体:小中大分享到:【财经翻译官】2022年经济工作如何“稳”?听部委负责人这样说2021-12-22 17:19:23来源:新华网

这是12月5日在海南洋浦经济开发区拍摄的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蒲摄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经济工作要稳扎稳打。到年底,几个部委已经对明年如何开展经济工作做出了明确的规划。

预期有多稳定?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八个字,两个“稳”。稳定什么?如何稳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统计局局长哲近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三大压力: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减弱。从需求来看,居民消费不断受到局部零星疫情的干扰,投资的稳定增长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从供给来看,产业链供应链还存在一些堵点,企业综合成本上升的压力依然存在,下游中小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困难。从预期来看,全球疫情走势存在较大变数,经济运行存在不确定性,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存在一定波动。稳定的预期重要性更加突出。

12月11日,在福安市甘塘镇福平村茶苗培育基地,茶农正在切割茶苗(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王摄)

首先,稳定预期,要稳定经济和产业。一方面,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扎实推进“十四五”102个重大项目建设。另一方面会提振工业经济。加大对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精准支持,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第二,稳定预期,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一是着力保障供应和价格稳定。针对各种供给冲击,特别要注意做好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的产供销衔接,做好煤电油气运调控,确保市场供应稳定和价格基本稳定。二是着力扩大内需。完成基础设施网络空并布置新的基础设施。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推动医疗、养老、文化旅游、体育等生活性服务业提质扩容。三是推动企业脱困。落实好已经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快落实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收割机在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麦田里收割小麦(6月8日摄)。新华社发(武纪全摄)

第三,有望弥补短板,保障安全。在粮食安全方面,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在能源安全方面,加强煤炭、电力、天然气供应保障,积极推进以沙漠、戈壁、沙漠地区和海域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继续发挥煤电调峰和供应保障作用。在产业链稳定方面,集中力量解决汽车等芯片短缺问题,加强国内商品市场监管,加快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

第四,稳定预期,要发挥长处,增加信心。中国整体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全球领先,拥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完善的配套能力、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便捷的软硬件基础设施网络,拥有超过14亿人口和全球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中等收入群体组成的超大市场优势,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的制度优势,丰富的监管经验和大政策空。我们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行业如何稳定?

它是国民经济的主体。行业稳定,经济就稳定。

12月11日,迁安一家镀锌管制造企业的工人操作机械设备吊装钢管。新华社记者杨士珍摄

12月20日,工信部召开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部署了2022年工业和通信业要突出抓好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着力提振工业经济,为稳定经济市场提供有力支撑”被放在首位,明确要全力实现一季度平稳衔接,打通重点产品供应堵点,有效平滑工业经济周期。深化产融结合,着力提振制造业投资。扩大新能源汽车、绿色智能家电、绿色建材消费。

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联合发布《关于提振工业经济运行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从畅通流通、扩大空、强化政策、优化环境四个方面推出16项新举措和硬措施,包括保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等。

一揽子细化措施也将扎实推进。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日前表示,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障能源资源供给为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迭代应用,精准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促进工业经济顺畅循环。

业内专家也认为,巩固工业经济的稳步回升,做好今明两年的政策衔接,对2022年经济平稳开局保驾护航非常重要。下一步要从供需两端发力,细化稳增长的各项措施。

信用如何稳定?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务院金融稳定与发展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易纲12月16日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认真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当前货币信贷形势,谋划下一步工作。

北京证券交易所所在地(11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彭紫烊摄

易纲在总结中强调,金融业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要加强跨周期调节,统筹考虑今明两年衔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稳步优化信贷结构,保持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不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文彬认为,当前,人民银行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后续政策的落实和逐步见效,有助于促进贷款规模的稳定增长和贷款结构的优化,加大对市场主体的支持力度,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明年货币政策的特点将是‘稳量负减’。”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宏观政策研究室主任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一方面增强了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合理引导实体经济融资利率下行,有效降低了实体经济存量债务的利息负担。

就业如何稳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根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107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67万人。此外,受海外疫情影响,大学生留学意愿降低,更多关注国内职场。

毕业生在上海大学毕业生2022秋季校园招聘会上了解岗位信息(10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刘颖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宋新表示,今后将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精准发力,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要千方百计稳定岗位,抓好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政策的落实,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和扩大就业岗位;鼓励各类群体投身创业,促进就业,完善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服务体系,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型就业形式;全面实施未就业毕业生实名服务,拓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和就近就业增收渠道,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就业援助;推进金秋招聘月等服务活动,促进市场供需对接。

智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要坚持宏观政策中就业优先,切实把就业指标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方向,促进财政、金融、投资和产业政策支持就业的衔接,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的能力,使经济增长更多惠及中低收入群体。

专家表示,2022年,在“稳”的总基调下,要注重构建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良性循环,促进就业岗位的扩大和质量提升。比如优先发展就业能力强的行业;在实现创新驱动的内涵式增长过程中,要注重培育新的就业增长极。([财经译者]李彤·严於信/文)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财经翻译官】往年经济工作如何“稳”?听部委负责人这样说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26980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