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酉阳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重庆酉阳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原标题:重庆酉阳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原标题:

与生态、人文、美丽、文化旅游、农业、商业融合发展

重庆酉阳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冰雪消融,浩荡的春风吹过重庆酉阳风景如画的田野。勤劳的人们纷纷涌向田间地头,培育新一年的希望:菜农精心呵护大棚蔬菜,养殖基地农民有序开展春耕生产,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和企业基地为农民“传经送宝”...人们勤劳而早春,一幅充满活力的农林文旅融合的“真实画卷”已经在酉阳这片沃土上缓缓展开。

“在金泰元时期,捕鱼是武陵人的一种职业。小溪边,忘了路的远方。突然,沿着桃花林走了几百步。没有杂树,没有美味的药草,没有五颜六色的倒下的树……”仲春三月,笔者深入武陵山腹地重庆酉阳,走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沃土丽池桑竹之属”,没有尘世的喧嚣,让人向往。

发挥生态优势,让乡村“变美”

在酉阳,这样的场景只是冰山一角。在彭河畔,酉阳县良增乡内口村的八千年楠木远近闻名。这里土地肥沃,光照充足,独特的自然环境使果林和辣椒产业初具规模。

“以前都是散户分散,种植规模上不去,交通不方便,根本打不开市场。”重庆酉阳良友乡党委书记吴斌说,“种地赚不到钱,年轻人都出去打工,村里还有大量的荒地。”

为盘活生态资源,梁曲乡以金丝楠木群景区自然资源为核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村”,建设大公滩景区配套景点和重要节点,纳入桃花源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统一经营管理

目前,惠及150余户的“楠木架乡”市政示范工程,有力地推动了全乡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生态宜居乡村的蓝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央视《奋斗新征程——2022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即将开播。作为节目的重要分会场,酉阳将呈现生态优美、产业繁荣、民富和谐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图为万亩梯田农旅融合新图景。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2022年,富阳将围绕打造文旅融合升级版的目标,提升桃花源景区品质,开放菖蒲花田景区;建设乌江画廊、酉水河流域旅游示范区,在圆梁山等高山地区建设清凉休闲度假村;启动龚滩古镇、龙潭古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华天梯田、石蝶古画、南窑街国家4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通过大力发展旅游营销,力争实现旅游接待26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0亿元以上。

找到行业的“支点”,让特色“彰显”

美轮美奂,和而不同。一条乡村振兴新路的难得之处,在于既有美的“共性”,又不失自身的“个性”。

酉阳县是重庆市油茶种植大县。每年10月底,酉阳很多乡镇的坝上,都铺满了采摘下来晒干的油茶籽。近年来,当地在荒山上发展了数万亩油茶,成为老百姓致富的特色产业。

乡村振兴短期靠政策,长期靠产业。回忆起往事,酉阳茶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新文说,作为酉阳县重点国企,当地探索出“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公司以资金、技术、管理、有机肥投入60%的股份,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管护,以劳务投入8%的股份,农民以土地占32%的股份。良好的合作模式实现了资源转化为资产、资金转化为股份、农民转化为股东。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又有利于农民就业增收的好路子。

截至目前,油茶产业覆盖酉阳县34个乡镇142个村,连接带动全县近20万人。春种秋种期间,每天有3000多人在油茶基地打工,累计用工成本1.8亿多元,贫困户增收2000多万元。张新文表示,未来3-5年,我们将努力把酉阳茶花打造成为中国茶油领导品牌,让酉阳振兴致富之路,让茶油飘香一路。

传承非遗文化,让人“富”起来

酉阳是土家族和苗族的故乡,也是重庆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县。拥有摆手舞、酉阳民歌、酉阳古歌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21年9月,为保护酉阳县非遗项目“西兰卡普”传统技艺,发展文化产业,帮助群众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酉阳县文化和旅游委开始实施“鲁豫非遗扶贫作坊建设项目”。

据酉阳县文旅委相关人士介绍,项目建成后,对身边的建档立卡脱贫妇女进行了30次“西然卡普”传统生产技能培训,丰富了她们的劳动技能,预计年增收20万元以上,利润10万元以上,使贫困户持续增收,巩固了脱贫成果。建设“西兰卡普”展厅,拓宽销售渠道,打响“酉阳非遗品牌”,帮助非物质产品抢占市场。

“幽州苗寨坐落在大山深处。自古以来,它与外界联系很少。村民们在刺绣中表现出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五彩缤纷的龙,头上写着“王”字的凤凰,大胖眼睛的鱼,桃花、梅花和菊花的树...苗族妇女在创作时通过艺术加工大胆夸张变形,富有乡土气息和艺术感染力。”幽州苗绣传承人陈国韬如是说。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脱下苗服、脱下苗裙的苗族青年走出大山,幽州的苗绣渐渐褪去了往日的辉煌。

2007年,深深感受到苗绣传承之痛的陈国韬,毅然辞掉银行的工作,再次回到大山深处的苗寨,向山里的老人们学习苗画和刺绣,用两年时间走遍酉阳、黔南、湘南所有已知的苗寨,劝说曾经的绣娘们重新拿起绣花针。

陈国韬说,队里的姐妹们用针绣的“桃花源”,一个月能帮她们赚上千元,通过幽州苗绣特有的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现在,在陈国韬的影响下,苗绣有近2000名工匠走上了致富的新生活。

做好文旅融合,让人“旺”

既要保持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又要发展经济,增加人民收入。酉阳如何破题,走乡村振兴新征程?

图为酉阳叠石花谷变身网络名人打卡点。酉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春寒料峭,万物复苏。在酉阳叠石花谷风景区,农民们正在努力施肥和除草,以应对旅游季节壮观的戴芬杂草。谁能想到,曾经饱受石漠化之苦,一个十口之家、九口之家贫困的小村庄,能成为网络名人中游客的打卡点。

酉阳桃花源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唐万刚介绍,叠石花谷景区原是一片荒凉的山地平地,面积3000多亩。以前村民只能种烤烟、玉米等作物,收成很低。

2017年初,酉阳在扎营村进行了文旅融合试点,巧妙结合当地特有的叠层石,植入酉阳的非物质文化和乡村艺术文化,打造叠层石和花卉的网络名人景区。景区内沉积了上亿年的叠层石,花海般的粉制野草,石林,隐藏在粉制野草中的叠层石雕塑,让无数游客翻阅地球日记,看到石头上的“花”。

“2020年,石蝶古画将被列为中国旅游扶贫典型案例,成为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典范。”唐万刚说,全国200户700多人将从土地流转、当地就业和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业中受益。村民每年通过土地流转实现全村收入150万元,附近务工人员稳定实现收入370万元。景区还引导村民和周边商户发展配套服务业、采摘、乡村餐饮住宿等。,一年稳定收入1000万。

下一步,酉阳将锚定“成旗、用好两宝、抓三要、抓四件大事”的1234战略目标,继续推进高铁、高铁走廊建设,继续向世界展示田园风光和文化风情,探索文化的“魂”与旅游的“体”的相互依存,实现文化、旅游、农业、商业的深度融合,让酉阳诗意而激情。

悠扬的口号——“我们的美好生活”来自梦想,可能会实现。(张高露燕兴/文)回搜狐看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重庆酉阳奏响乡村振兴进行曲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37389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