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大佛游记

乐山大佛游记

古语有“峨眉上天,凌云下凡”,但今天有诗说“山是佛,佛是山”。而这座“山”就是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今年暑假,我和父母来到四川乐山,瞻仰这座举世闻名的大佛。

进入景区,一拐过弯就能看到苏轼题写的大红“佛”字,佛教的气息扑面而来。沿着上山的台阶,我们爬上了楼梯。山边不仅有观音洞、斗吕宫、酒亭等古迹,还有龙虎洞等自然景观,让我目不转睛。

走过楼梯,你会看到一座古老的寺庙——凌云寺。从外观上看,这座凌云寺似乎没什么特别的,但寺内的一座祠堂却让它名声大噪。祠堂内供奉着乐山大佛的三位建造者海通法师、唐代四川官员张秋、琼和魏高。当时海通法师见岷江、大渡河、青衣江汇合处,水流湍急,频频发生沉船、死亡事故。于是,他决定在山壁上雕刻一尊大佛,保佑众生平安,并用雕刻好的石头泥土填筑河道,以缓解水势,减少意外。大佛正式发掘于唐代开元元年(公元713年)。但不久,海通法师去世,大佛的建造被迫停止。此后,在张秋、琼、魏高三人的帮助下,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刻成大佛,历时90年。

在灵云寺的后面,有一座巍峨的宝塔——灵宝塔。它由石头制成,有十三层,每层都供奉一尊佛像。这座宝塔是一座多功能的塔,不仅具有宗教功能,还具有治水功能,以保护这片土地免受洪水侵袭。还有导航功能,引导船只由南向北行驶。千百年来,它一直屹立在凌云山构图https://wWw.ZuoWenwang.Net/之巅,造福了三江两岸的人民。

参观完凌云寺后,我们迅速加入了殿前看佛的长队,等待下一个九曲栈道。

烈日下,我们虔诚而耐心地等待着。终于,轮到我们下栈道了。这条九曲栈道早在唐代就建在大佛旁的悬崖上。栈道旁的悬崖上,雕刻着许多小佛像,但经过千百年的风雨,早已模糊不清,只能隐约看到人形。走在这条千年栈道上,看着身旁71米高的大佛,感慨万千。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雕刻出这样一尊佛像是多么的困难啊!不禁对古人肃然起敬。

一步步走下九曲栈道,我们离佛越来越近。千百年来,佛身有些斑驳,佛身上长出了一些草,随风摇曳。事实上,大佛建成时,上面还有一座13层的大佛阁。保护佛祖免受外界风雨。可惜的是,大佛阁在明末毁于战火。多亏了当初对大佛阁的保护,以及历代无数工匠的维护,现在我们才有机会向这座神圣的大佛致敬。

听着解说,不知不觉,我们已经来到了大佛脚下。抬头望去,佛像端坐山林,面容庄严慈祥,眼睑微垂,仿佛俯视众生,祝福这川川大地平安。

参观完大佛,我们沿着大佛右侧的栈道回到景区门口,怀着对大佛的敬意离开了乐山。

“头大山高,脚宽。千年犹未老,静坐观朝。”千百年来,乐山大佛一直在这三江之畔,见证了多少沧桑的田野,迎送了多少来来往往的人。它经历了无数的风霜雨雪,却依然屹立在这里,依然在书写着传奇。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乐山大佛游记
本文地址:http://www.55jiaoyu.com/show-44003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