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厝新潮: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古厝新潮: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新华社福州10月7日电题:古民居新趋势: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新华社记者邓

玩家们穿上历史人物的衣服,走过古宅古院,按照既定的剧本逐一打卡任务点,在四个小时的游戏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里,体验三坊七巷的名人故事和明清建筑...

“这种玩法真新奇!”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福州古宅游因“剧本杀”的全新互动体验,比往年更受欢迎。

“剧本杀”是一款社交游戏,集角色扮演、推理、游戏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如今,它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这一次,芳乡的“剧本杀”被称为“黄楼之梦”——走进一座建于晚唐、修复于清朝光年间的小黄楼,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古代的前世。

“方香‘剧本杀’文化内涵丰富,每一条线索都与古宅息息相关。通过探索、推理和演绎,人们可以获得身临其境的体验,对其有更深的理解。”游客林女士说。

项目负责人杨莉表示,自《黄公馆之梦》开播以来,市场反响热烈,团队将每天一场调整为每天两场,依然爆满。未来,三坊七巷将继续深挖坊巷内的建筑历史、文化等资源,打造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文化品牌。

在福州,古宅已经成为其独特的城市文化地标。为了让修复后的古宅“活”起来,各景区不断解锁“旧瓶装新酒”的新潮玩法。

位于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的徐庶茶馆也有一座古宅。这里曾是陈家百年祠堂。高级工程师林雷蒙德出于爱好,接手了这座古宅的运营权。茶馆开业后,将以“书店+茶摊”的模式恢复老福州的解说和歌唱表演。

与其说是恢复传统,不如说是复兴曲艺的创作基础。茶馆里不仅有龚琳萧炎等经典歌曲,还有荣成十八味、两杭七大洲等新剧本。演出在Tik Tok同步直播,平均每天线上观众800多人,线下会场可容纳近30人,几乎座无虚席。

林瑞麟说,游客观众中有很多年轻人。他们听完观众的话也和老艺人交流互动,也有很多“00后”学生学会和老艺人一起评论。社会的反响让蓝鸿震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福州着力打造17个特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传统老街261条,相继修缮历史建筑1100余处。走在福州老街,总能看到“新”与“旧”的奇妙碰撞。

吸引游客驻足的不仅仅是古宅本身,还有丰富的业态体验。福建省省级文化保护单位罗氏绸缎山庄成为福州的展馆,并推出了一系列非遗研究活动,邀请非遗项目传承人现场展示非遗技艺。游客可以亲身体验软木画、寿山石雕、脱胎漆器、剪纸等制作工艺。

"寻找最适合古宅的活化方法."古建筑专家陈说:“这些古老的建筑承载着许多宝贵的故事,今天的人们应该珍惜它们,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古厝新潮: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2729.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