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敦煌壁画(序与跋)

读懂敦煌壁画(序与跋)

《敦煌录》:赵圣亮著;文物出版社出版。

做艺术史研究,一个是看书,一个是看画。我们从小就在学习。当然,我们应该阅读书中所说的,扩展我们的知识,加强我们的自我修养,培养***思考的能力。看图似乎很少被人提起。

看图有几个层次:比较好,知道图片是什么。例如,在一个人物故事的图片中,我们知道图片中的人物是谁,故事是关于什么的。一幅山水画,知道什么是山水画。这是基本水平。如果够不到,当然看不到图。但这只是最浅层次的理解。想更深一层,就要进入第二层:什么样的作品(***画、油画、版画等。)?这幅画是什么年代的?绘画的基本风格和特点是什么?画家是谁?如果你能理解这样的问题,你就可以进入专业领域。这就要求我们不要谈绘画,还要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读懂历史。到了第二关,你会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可以欣赏到很多艺术作品,第二关依然只是对绘画的欣赏和认知。如果你想深入研究这个领域,你不能满足于第二个层次。

第三层次:充分了解绘画的基本创作过程和相关知识,或有绘画的实践经验,能够充分掌握作品的基本表现特征;同时具有丰富的美术史知识,能把一件作品与时代风格、画家作品风格联系起来,并能进行比较分析、鉴赏或研究。阅读可以达到第三个层次,你应该可以做研究工作。但是敦煌艺术不同于普通的卷轴画,因为它是一幅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壁画,涉及到很多复杂的问题。所以,眼见不一定为实。因此,阅读绘画和历史必须齐头并进,相辅相成。没有专家的慧眼,就无法掌握绘画本身的风格和特点,没有历史的修养,就无法了解绘画的外部世界。这里提到的“历史”不是简单的历史书,而是绘画历史文化背景中的所有相关问题。

这本书收集了我自己这几年零星发表的文章,主要是从读图中对问题的讨论。《表象与现实》一文除了之前关于敦煌艺术的价值及其在***美术史研究中的意义的文章外,主要从制作敦煌壁画的基本过程入手,还原敦煌壁画的原貌,并分析了一些误区。之后的几篇文章涉及敦煌壁画与唐代文化、敦煌艺术与外来文化,特别是与唐代画家的一些作品的比较。罗继梅《敦煌石窟照片的意义》涉及一段70多年前的莫高窟历史,罗氏的照片至今仍有研究价值。敦煌版画是一个特殊的领域,由于研究者的缺乏,仍有许多未知。***一篇文章提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两幅帛画都是张大千的复制品,这是通过对敦煌壁画的调查研究来鉴别绘画的一种尝试。

这些文章恰恰说明了看图的重要性。如果不能真正理解敦煌壁画,就不能真正理解融合中外艺术的重大意义,也不能通过敦煌壁画(包括帛画)还原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绘画历史,更不能以敦煌壁画为基础去鉴别一些现代绘画的真伪。

这些文章大多是在过去十年左右发表的。在此期间,一些相关问题上不断出现新的信息或新的研究成果,拓展了我们的认识。与此同时,我不得不对以前发表的文章进行补充和修改。学无止境,尤其是敦煌石窟,一座内涵无限、博大精深的宝库,必然会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希望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敦煌学的行列,共同开发文化艺术的宝库,让敦煌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熠熠生辉。(作者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本文是《敦煌录》的序言,本版有所删节。)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读懂敦煌壁画(序与跋)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2821.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