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CEO张勇:9年前马云送我8个字,让我受用至今

阿里CEO张勇:9年前马云送我8个字,让我受用至今

原标题:阿里CEO张勇:9年前,马云给我发了8个字,至今对我有用。

来源:本文为诺特曼综合稿件,内容来自36Kr和湖滨。

“组织”必须是企业***的首要任务,而不是人力资源。

-张勇

作为***,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部署部队。所谓今天具体场景中的“排兵布阵”,就是如何设计组织架构。组织设计不是HR的工作,而是一号岗位的比较好份工作。

I .从“与人一起做事”到“与人一起做事”

2012年双11前夕,马老师给了我八个字。他说,小姚,你现在是“与人处事”,但你应该去“与人处事”。

你说的从“和人一起做事”到“和人一起做事”是什么意思?

“和人一起做事”是指你想清楚了怎么做事,但是越走越远,团队越大,组织越复杂,你要考虑如何设计整个组织各个部分的结构。

用人就是把事情想清楚了,再找一个合适的人去做。相信很多人还在这个阶段。

走得越远,就会接触到“用人做事”。你不知道怎么做。你根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你要找到最有可能想清楚并做成的人,让他带一个合适的机构。

技术专业人员、BD专业人员、营销专业人员和物流专业人员。要成为一个团队***,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是你开始考虑部队的部署。

并不是说如果有人给你20个人,就意味着20个人。要想知道他们的责任怎么划分,哪三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谁说了算,这件事他负责和其他人有什么关系。

我自己这几年的经验,用人做事和用人做事,是两个跟组织设计有关系的东西,但是又高度相关。这两件事非常值得大家去体验。

用人的核心是,如果你把组织想好了,从上到下说清楚了,你就可以安排你的部队,把人放在合适的位置,按照既定的策略去做。

另一种是事情没有完全搞清楚,但如果找到一个人,他可以想清楚,或者他可以详细安排和设计组织,也就是和人一起做事。

与人共事与人共事与整个组织的现有状态和人的状态息息相关。

有时候从用人到用人再到做事还为时过早,这是在鼓励幼苗。因为你经常想不清楚,所以你不能指望另一个人想清楚。在很多领域,人不可能是万宝的书。一方面人必须有经验,另一方面相对没有经验,所以需要更有经验的人来做这件事。

组织调整不仅仅是集团层面的调整,更是BG层面的调整。

每个人都在经营一个组织。比较好的区别是组织是2万人、2000人、200人还是20人。

每个人都面临着部署部队的问题。如何打一场仗,如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不仅需要用谋略,更需要部署兵力。部队的部署是从主管到***最重要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不管人们怎么做事,人从哪里来。

有两种人。一是他执行力很强。只要你给他一个明确的策略,你就非常有信心这个策略会奏效,而且这个人适合做这个事情。这就是“与人处事”。

另一个是,你相信他的策略,他安排部队的能力,你给他。这是和人一起做事。

但非常重要的是,对人的要求太高了。我在找和人一起做事的人,但是很容易找到。我在找和人一起做事的人,哪里可以找到?

这涉及以下内容。如果是这样,永远不会有现成的人。

其次,***应该善于从后排推动人们前进

***天生就有一些基因,但是很多训练都是可以培养的,不然我也不可能从一个会计变成CEO。

这个时候我们必须考虑的是如何善于从后排把人往前拉。

很容易发生团队下面有五个人,每个人做一件事,做得很好。五年后,三年后,两年后,这五个哥们还在做同样的事情。

从M3到M4,从M4到M5,从M5到M6,都提出了晋升、业绩制度和审查的问题。除了升官之外,他的工作和职责有什么不同吗,我们是否真心培养了一个人?

有些人说这句话有点早,对有些人来说已经合适了。但在我看来,这并不合适。今天,每个人不仅是培养的对象,也是如何培养别人。我们需要让新一代的同事、年轻的同事和潜在的同事尽可能地承担更大的责任。

如果你能训练七名球员,你就能成为八名球员,你就能成为九名球员。否则会有很多业余早期阶段,但如何从业余早期阶段到业余第四阶段再到职业第六阶段,就要看实战了。

没有人天生就是职业高等级选手。其中包括:

【/s2/】首先,每个人都要思考我在每一次调整中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战略目标。所有调整都是根据战略目标的设计进行的。调整必须有目的。没有目的就没有必要进行战略调整,没有战略目的就没有必要进行组织调整。

其次,组织与人相联系,人与物相联系。是“与人做事”还是“与人做事”?

第三,人从哪里来。

为什么要调整组织架构,每一块是为人做事还是为人做事,人从哪里来?

人不够,必须从后排拉出来,否则永远只有这些哥们站在比较好排,大家都觉得很无聊,只能在墙外创业。

第三,没有竞争的团队不是好团队。

不杀人的***不是好***

组织设计的话题存在于每一个企业,而我自己对组织设计的总结——无非是在特定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点解决纵向和横向、划分和整合的问题。所有设计的重点都是纵横、分割、融合。你如何选择?

我自己的经验是,所有的组织设计都服务于特定的战略目标,明确自己要解决什么问题,目前首要矛盾是什么。一个企业会面临很多问题,但目前的首要矛盾是什么?

就比如刚才我们问一个机构要速度,要让业务分开跑,更重要的是要业务垂直转,要***向前跑,疾驰。当我们要求整个组织高效、积累、沉淀的时候,就要有所跨越,让整个支持系统,包括商业沉淀,都可以和其他团队共享。

在组织内部,我们中的许多人今天将在内部谈论团队合作和团队协作。但是我想和你唱一点反调。合作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我的观点是,没有竞争的团队不是好团队,没有杀戮的***不是好***。

最近在看阿里经理360的测评结果。大家都知道企业要对管理者做360度评价,来自上级、同行、下属以及各个维度的反馈和评价。

我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不同的商业***。我只看那些分数特别高的。我想知道他是否想做这笔生意。他怎么能取悦所有人?

在我看来,作为一个商业比较好的人,没有棱角,没有重要性,甚至没有自我,是做不好商业比较好的。冷静点,你可以做任何事情,你可以和任何来的人合作。你没有自己的观点、意见、选择和贡献。你做不好。

“有时候我会和团队讨论,有些人会告诉我,小窑子,你看下面的东西有点乱。这两个队在做一件事。你能把它整理好吗?”

我通常的反应是,谁说一个团队只能做一件事?如果只有一个团队做一件事,我怎么知道他做得够好?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更何况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没有标准答案。

当然,你可以同时和两个团队做一件事,你要承担成本。如果能支撑这个成本,有时候带来一些改变是好事。

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必须收敛。如果整个企业只有一个团队做一件事,有时可能是一个问题的开始,甚至是一个悲剧。他总是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他带给每个人的都是好东西。当你在企业开会时,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份PPT,只告诉你好的方面。

我开这样的会,基本上都是让PPT带过来的。他谈论他的,我看我的。如果我不看一页,我永远看不到任何错误。如果你来回看,你会发现很多问题。

如果你按照他说的去做,基本上你听到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只有回头看才能发现很多问题。

有点像智力测试。没办法。总是这样。人们总是想向老板展示他们比较好的一面。这是人的本性。我们不要否认这种人性。没有贬义。其实这里考验的是***的智慧。你如何保持洞察力?

近年来,我们调整了组织,非常重要的里程碑年是从往年到往年。尤其是往年之后,我们设计的中台,现在很多公司也在研究阿里的中台战略。

你什么意思,中间站?为什么有中间站?中间阶段其实是横向策略。想要速度,就得又快又聪明,必须是这根杆子,从上到下,一个人负责,这是最快的。

但是,两极太多,这个问题就来了。大量重复的施工和劳动导致了低效率。所谓中台战略,我们希望构建一个统一的技术架构、产品支撑体系、安全体系和服务体系,能够支撑以上各项业务。

但这里有一个度要把握,如何真正让这个中间站横向服务每一个业务,而不是成为障碍枢纽,这才是最难的。

我的经验是,我们仍然需要定义收集什么和放什么,而不是走极端,把所有东西放在一起。

我在阿里一直倡导,当我们作为***讨论所谓的协作时,不能默认把协作作为员工的态度。我觉得不是员工的态度,而是生产关系的设计。

如果你做某件事,你总是要与三个团队和五个团队一起工作。一定是出了什么问题。在组织设计上肯定是错误的。

我们必须有一些东西,因为一个团队努力了,花了所有的努力,它可以自己完成。这样,生活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了。这里,如何把握好横纵度是关键命题。

这个命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这是我们每个人在不断研究这个企业目前的状态,需要什么样的形态时,都应该考虑的。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微调。在组织中,懂得如何横向和纵向把握这个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当一个组织大的时候,就忌讳走极端,否则所有重要的岗位和部门都会同时发生变化。

作为一个企业要发展,怎样才能保持基本的稳定,同时通过生产关系的创新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可以释放一部分生产力。

四。所有的问题都是人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必须讨论。在组织设计中,离不开人。任何组织设计都与你手中的牌有关。你可以用你所有的卡建立任何组织。

我非常喜欢足球,看各种足球比赛。我最讨厌的教练是什么?他总是只有一个阵型,他到处买适合这个阵型的球员。如果你想打352阵型,你只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找到两个技术非常好的边后卫。

有时候需要给人设置帖子,很多人会把给人设置帖子当成贬义词。但我认为在组织设计中,我们永远无法在市场上找到完美的人才。我们如何能充分发挥现有团队的活力、生产力和主动性,取决于我们如何把他放在位置上。

我们可以根据他的性格和特长把他的位置放好,这会带来巨大的乘数效应。

每个企业都有一张卡。我与内部同事和外部朋友交流。我更喜欢问一个问题。你能告诉我会有多少业主吗?***不同于向你汇报的下属。有时候下属是行政机构需要的,而不是你的***。

每个人心里都有几个可以依靠的人。我觉得每个企业都是这样的。你知道这些人很重要,但如何释放他们,如何把他们放在合适的位置,解决阶段性问题,解决当前的重大矛盾。

事实上,今天每个人都会说,我们仍然需要更好的人才。在我看来,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好人。我们只看两点。最重要的是底线和个人性格,这是红线。还有一点,我们马老师有句名言,人有绝症,那就是“笨”

所以,找人的核心,当然首先要有道德底线,要聪明好学。智力代表一种学习能力,不是噱头。

如何具备这种学习能力,激发潜能,是我们在整个组织设计中不能忽视的一个功能,那就是人的作用。核心不是看他今天在做什么,而是看他的可能性和他能做什么。

阿里未来的***一定都是从0到1创业的大师。一定是因为你让事情变得不一样,说白了,是因为你是管理者,你管的人越来越多。本来是你管100人,然后500人,然后1000人,然后10000人,***接手,不好。

做一个真正的***和做一个管理者是有区别的。***将面临高度的不确定性,你必须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你一定要严谨,但很多事情没有革命浪漫主义是做不到的。

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要面对高度的不确定性,你需要一些革命浪漫主义,甚至一些绝望的选择。但与此同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把握好善良的程度,让企业在中间找到新的机会,挑战新的机会,不要因为挑战新的机会而让整个企业翻船。

如何回归人性,去观察人,观察性格,观察潜力,***把一个人的能量发挥到***,而不是只在市场上找人。

再好的人来,也一定要落地。他们一定熟悉并生长在这片土地上。没有即插即用的人。退一万步讲,不管这个人有多***,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首先有一个问题,如何建立安全感。

另一方面,如何真正培养人,就是真正看到有这样潜力的人。比较好,从自己做起;其次,鼓励这样的人。

有一件事。我们看看他是不是出于公共利益,是不是自私。全世界都有聪明人。在一定程度上,如果这个哥们儿没有公共利益,他可能可以假装一会儿,但他不能假装很久,他肯定会感觉到。

不要总是看他在你面前的表现。我不在乎我们的同事今天在我面前表现如何。你应该看看他在同级同事、下属甚至和他们没有利益关系的人面前的表现。

面对陌生人和不熟悉的环境,人们总是想保护自己。每个人都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这是人之常情。不要挑战人性。我们必须遵循人性来激励人性,善用人性积极美好的一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美丽的团队。

只有当我们有坏的想法时,我们才能遇到灵魂扭曲的人。真正发挥人的正能量,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在整个组织设计中,只谈人,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上一段讲到的两个字。这两个词也是阿里管理者现在非常强调的两个词:同情心和同理心。

什么是同情心?

我不同情任何人,但也有同感。你要站在团队的角度思考,设计这个组织,设计这个生产关系。

你要站在观众的角度去思考,他会怎么想,他听到这件事会有什么感受,好的可能性是什么,不好的可能性是什么,他做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遇到困难会有什么反应。你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心去考虑。这就是同情心。

什么是共情?

从他的角度来看,他会如何理解这件事?从对方的角度来看,你可以更好地解释你的设计,你的改变,你的分工,以及你让他承担的责任。最终,我们还是要照顾好球队。

大家都想说这是不是太纠结太累了。在我看来,和团队在一起没有什么累的。不知道你是不是觉得做事很累。最重要的是你累不累。每个人做事情都很累,但是不管累不累,所谓的担心不是关于那些事情,而是关于人。

但是,只有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才能真正建立团队的精神共鸣,这才是最宝贵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不仅在顺境中,而且在逆境中都能取得成绩的团队。

我现在一直在说,阿里这几年发展的比较顺利,很多新同事加入了我们。我也实话告诉你,这些今天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有多少人能在逆境中,在你身处困境的时候,在这个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坚定地待在一起,这决定了企业持久的生命力。

所有的企业都有潮起潮落、生命周期和顺境逆境。中间,你怎么形成我刚才说的?让我们各自照照镜子,谁将是我的主人,我可以依靠谁。如果这个企业只能靠自己,那就太孤独了,但还是需要成为一群能一起做事的人。

所以我们阿里说,一群有情有义的人要一起做有意义的事。只有人性产生共鸣,才能把人拉在一起,而不是一句口号或一句话。

V .阿里喜欢两种人:不安分的和成功的

我一直在和HR谈招聘什么样的人。我说要招两种人:

【/s2/】比较好种是体制内躁动不安的人【/s2/】,他们过得很好,但总想做点什么;

第二类是跨国公司的反叛者。在跨国公司,有些人可能简历很漂亮,但我最关心的是这个人是否被放在这个系统里,是他创造了这个系统,还是这个系统造就了这个人。

阿里生意好的时候,很多问题都会被掩盖。这个人的表现看似不错,但归根结底,到底是这个人创造了业务,还是业务创造了这个人,是阿里现在更多考虑的事情。

最终,我们还是需要找到一个能因为这个人而让事情变得不一样的人。

我们说“不平凡的人用平凡的心做不平凡的事”,因为在今天,我们的责任和事情确实需要不平凡的思维、不平凡的格局和不平凡的勇气,但恰恰相反,如果我们没有对客户的敬畏,就无法用平凡的心、谦逊和服务把事情做好。

这背后是什么?

在一个企业中,不同阶段对人的要求是不一样的,需要辩证地发展引导和培养人的整个角度。

来源:

1.36 Kr (ID: wow36kr)“张勇谈阿里组织架构的调整:学会“用人做事”,而不仅仅是“用人做事””

2.湖滨大学(ID: hupansanbanfu)“阿里巴巴CEO张勇:一号企业两个不可推卸的责任”

3.湖滨大学(ID: ID:hupansanbanfu)《CEO张勇揭秘阿里的关键时刻:战略打出来了,别人总结什么跟你没关系》

求报告:yangqin6060(微信)

发文BP:BP @ wefinances[/S2/]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阿里CEO张勇:9年前马云送我8个字,让我受用至今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3115.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