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完片仔癀,又一个千元神药来了!

爆炒完片仔癀,又一个千元神药来了!

原标题:炒完片仔癀,又一个千元的神奇药来了!

3g药丸帮助同仁堂股价上涨17亿。

来源|融中财经

作者|若风

来源/官方网站

最近,一直不温不火的老字号***品牌同仁堂,大动干戈,炒起了千元神奇药。

此前有消息称,同仁堂发布调价公告,将重3g (3g *丸/盒)的安宫牛黄丸价格由780元上调至860元,涨幅约10%。消息一出,就引发网友热议,称价格堪比***珠宝。

对此,同仁堂12月7日回应称,涨价是真的,主要是原材料涨价。

目前,JD.COM药房、阿里健康药房等线上渠道销售的同仁堂安宫牛黄丸价格已调整为860元。线下部分药店已将同仁堂安宫牛黄丸提价至860元。据媒体报道,松山南路长江路北京同仁堂河南直营店在提价前***晚上销售了1000多盒安宫牛黄丸。

中药企业提高品牌产品价格的情况并不多见。据了解,另一老字号中药片仔癀在过去的15年中曾15次提价片仔癀,而这只是同仁堂在过去20年中第三次提价安宫牛黄丸,操作堪比良心。

12月7日,在利好涨价的推动下,同仁堂股价上涨3.37%,市值约526亿元,全天上涨17亿元。

这次小80元提交的招牌产品安宫牛黄丸,可以帮助同仁堂衍生出数十亿的市值收益,实力不容小觑。但近年来,在业绩和管理上饱受质疑的同仁堂,仅靠3g药丸就能重获生机?

“救命药”持续涨价

北有同仁堂,南有片仔癀。这些经久不衰的中华老字号,一直都有“神药”保护自己。巧合的是,这几年,他们都因为涨价炒了上千种神奇的药。比如千元丸片仔癀,还有就是“喜欢热搜”的安宫牛黄丸。

《吴鞠通伤寒论》中的宫牛黄丸由12种中药组成。1793年瘟疫流行时,吴鞠通发明了安宫牛黄丸,救死扶伤,一举成名。同仁堂药目记载,安宫牛黄丸自1870年流传至今。往年,安宫牛黄丸制作工艺入选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丸外镀金衣采用手工镀金工艺,为***保密项目。

安宫牛黄丸作为同仁堂家族的招牌产品,能适应症状,清热解毒,带来心灵震撼。用于发热、病原体入心包、热性惊厥、谵妄;具有上述综合征的昏迷、脑炎、脑膜炎、中毒性脑病、脑出血和败血症。从药物治疗的角度来看,安宫牛黄丸自诞生之日起就被用于急危重症的急救,并不是为了防病,更不是为了保健。

正因为如此,关于“神医”的传说一直有很多传闻。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中,一个叫卢桂兰的女人被压在废墟下很长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获救后,她因受伤和感染而高烧昏迷了几天。北京医疗队的一位医生把安宫牛黄丸调成糊状,倒进卢桂兰的嘴里,吃了两粒后就烧掉了,真是奇迹。

2002年,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刘海若因车祸昏迷,被诊断为“脑死亡”。治疗期间吃了7片安宫牛黄丸,却奇迹般地醒了过来,“神药”这个名字一夜走红。

除了危机时刻“救命”的神奇功效,安宫牛黄丸还有保健价值。在官网上,北京同仁堂表示,安宫牛黄丸可以在合适的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服用,防止每年刺痛前后中风发作。

根据处方,安宫牛黄丸由11味药材组成,主要原料包括牛黄、麝香、珍珠、朱砂、雄黄、黄连、黄岑、栀子、姜黄、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统计显示,上述11种原材料中,有7种品种近一年价格上涨。其中,黄连、姜黄价格涨幅超过30%。

牛黄和麝香是稀有珍贵的材料。目前天然牛黄1g在500元左右,天然麝香1g在400元左右,相当于每公斤40-50万元以上。优质牛黄甚至超过百万元,超过黄金。

在过去的五六年里,牛黄等药材一飞冲天。往年,天然牛黄每公斤价格只有10万元左右。

对于此次涨价80元,同仁堂回应称,不是因为原材料价格上涨不合理。但官方也明显为后续调价预留了空空间,声称暂无将单颗安宫牛黄丸提高至1000元的计划,具体视原料价格而定。

据了解,此前,安宫牛黄丸经历了两次调价:2012年7月,每粒从350元涨到560元;往年1月起进一步从560元上调至780元,涨幅分别为60%和40%。这次80元的调价幅度较小,但节奏明显更快,距离上次不到2年。

17亿提价80元

同仁堂作为一个古老的***品牌,曾经是***人心中的***品牌。

始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清雍正元年以来一直致力于皇家药店用药。同仁堂有着30多年的经营历史,200多年的御用药店药品供应历史,以及“虽然加工复杂,但不能省人工,而味道贵,不能减少物质资源”的老制药格言,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同仁堂不仅出售中成药和药材,还自己制作药丸、粉剂、药膏和药丸。同仁堂作为老字号中药品牌,其崛起得益于其对药品质量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早在民国时期,同仁堂就建立了科学的药材生产和销售体系。

比如在药材生产上,同仁堂不像当时大多数药店那样注重培养全才,而是强调“一隅之功”,每个人一辈子只做同一份工作,这样既兼顾了生产效率,又兼顾了产品质量;在员工激励层面,同仁堂的工资比当时的同行低,但提成很高,间接捆绑了员工和药店的利益,让员工自觉维护药店的利益,形成了“多数人管理少数人”的文化。

1954年,北京同仁堂参加公私合营,隶属于北京药材公司,并不断发展壮大。1994年,以同仁堂产品为龙头,以北京中药为主体,成立北京同仁堂集团。1997年,同仁堂集团将北京同仁堂药厂、北京同仁堂二厂、北京同仁堂药厂、北京同仁堂中药精炼厂、进出口分公司、Outtown营业部等六家单位的生产经营资产进行打包,发起设立了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a股IPO上市。

上市以来,公司营收从6.27亿增长到128.3亿,复合增长14%。净利润从1.02亿增长到16.2亿,复合增长12.8%。目前同仁堂主要从事中成药的生产和销售,财务报告中分别对应医药行业板块和医药业务板块。往年两家公司的营收比例约为51:49,基本上是五五开。然而,毛利率却大不相同。医药行业板块毛利率为36%,医药商业板块毛利率仅为23.5%。

从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来看,2010年至往年,同仁堂保持了稳健增长,营收复合增长17.8%,净利润复合增长16.1%。但自往年以来,营收连续两年下滑,增长乏力。

往年,业绩出现下滑。一是六味地黄丸、黄羲丸、金匮肾气丸等部分核心产品产能转移,新厂进度低于预期,导致产销下滑。第二家公司主动放慢开店速度。截至往年12月31日,公司已设立零售药店880家,其中设立中医诊所510家。往年业绩下滑主要受疫情影响。

往年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同仁堂实现营业收入106.83亿元,同比增长18%,三季度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26.12%。营收主要集中在五大板块:心脑血管产品、滋补产品、清热产品、妇科产品等产品。其中,品牌产品安宫牛黄丸属于心脑血管产品。往年财务报告显示,该板块在往年为同仁堂贡献了30.04亿元的营收,在五大板块中排名比较好。

此次,小80元提交的招牌产品安宫牛黄丸为同仁堂带来了3.37%的涨幅,市值约526亿元,全天上涨17亿元,实力不容小觑。

然而,这两家公司都是老式的制药公司。在a股市场,同仁堂目前市值还不到云南白药的一半,只是片仔癀的零头;在管理层面,同仁堂也经常遇到同样的问题,如产品质量问题、高管双重监管等。,这让这个曾经的***品牌一度深陷争议和负面。

好药是核心竞争力

管理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公司层面的深层次原因。

一方面,与其他中药龙头相比,同仁堂的产品“护城河”存在缺陷。与云白药、片仔癀不同,同仁堂的拳头产品安宫牛黄丸、六味地黄丸,都面临着其他同类型品牌的竞争,无法垄断市场。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白云山等。都有布局,六味地黄丸由150多家中药企业生产销售,竞争激烈。

另一方面,同仁堂近年来药品质量问题频发。早在往年就因质量问题六次被点名,涉及翻白草、加味左金丸、地黄等多个品种。往年,***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22个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同仁堂也在其中。往年“回收过期蜂蜜”事件曝光,导致市场监管总局直接撤销同仁堂“***质量奖”称号。虽然涉案公司同仁堂蜂业公司是同仁堂集团的子公司,不在上市公司体系内,但同仁堂的金字招牌人人共享,上市公司也难逃其影响。

此外,往年2月,同仁堂总经理高振坤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也暴露了企业内部监督问题。

然而,这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却逐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困境。近年来不断寻求突破,涉足药材、保健品、化妆品、药店、医疗、餐饮、商业投资等多个领域。

早在2001年,同仁堂就成立了同仁本草亚洲护肤中心,在药妆领域大踏步前进。之后,李艳芳、同仁草本、亦庄三大系列化妆品以及部分洗浴、日化产品相继推出。

往年,同仁堂获得直销牌照,开始大规模直销经营。商务部申报批准的直销产品有52种,包括灵芝孢子粉提取物胶囊、透明质酸海鱼胶原蛋白肽粉、阿胶沈铁口服液、益精口服液、玫瑰人参酮片、茶多酚维生素C胶囊等保健品。

往年7月,拥有371年历史的中药品牌同仁堂在北京开设线下门店,跨界销售“健康咖啡”,以“咖啡+中草药”的模式推出草本咖啡。益母草玫瑰拿铁、肉桂卡布奇诺、罗汉果美式拿铁、枸杞拿铁都出现在同仁堂的菜单上,价格在24-32元不等。

北京R&F同仁堂咖啡店于去年10月开业。上下两层占地近500平方米。一楼是咖啡、饮料和零售的综合体验区。除了草本咖啡,还提供润肺茶、黑枸杞柚子等非咖啡饮品。零号店占地4000多平方米,从建筑外观到空房间设置都充满了“线上名人”的潜质。

根据马志健康,卖咖啡只是一个介绍。同仁堂真正的目的是线下门店二楼理疗区和三楼诊疗区。公司的信心来自于线上名人店时代的“大流量”——目前双井店的客流量每天可达500-1000人次。“在大流量中,一定有健康问题的消费者需要深度咨询和医疗。”你知道,健康的商业方法也在向年轻人靠拢。以门店线上引流为例,通过建立社区来制造“裂变”。医生和咖啡师在线录制直播,通过视频社交平台吸引流量。公司的最终目标是打造健康生态的环境,将同仁堂门店、药店、中医馆、体验机构等资源连接到平台上,“成为亚健康、慢病领域的数据公司”。

然而,这些年的跨界创新似乎赢得了更多的关注和噱头。这些策略除了提出话题外,并没有做出口碑好的产品,也没有真正找到品牌突围的正确路径。相反,他们忽略了主业。

同仁堂自2008年以来,科研开发投入比例一直保持在0.5%-1%左右,远低于高新技术企业3%的下限。另一方面,在恒瑞医药等其他医药行业,往年R&D费用率达到16.73%。近年来,同仁堂的R&D费用占比虽然提升至1.6%左右,但仍处于医疗领域的底层。产品研发跟不上,核心竞争力被削弱。与其他中药企业相比,云南白药用止血粉制作牙膏,产品线非常清晰。片仔癀在“热毒肿痛”领域名声大噪。

作为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品牌,寻求品牌年轻化是一件好事。然而,对于医药企业来说,零散的业务和过度的营销是对金字招牌的浪费。这一次小药丸涨价,可以为同仁堂带来17亿左右的市值提升。可见,制药是同仁堂的杀手锏,如何保持其产品的生命力是同仁堂接下来需要考虑的核心关键。

如果涉及版权,请告诉我们删除,我们对本文中的观点持中立态度

文章【/s2/】看起来不错【/s2/】点击这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负责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爆炒完片仔癀,又一个千元神药来了!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53494.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