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全靠河南考生

未来20年,全靠河南考生

原标题:未来20年,全靠河南考生。

酷玩实验室作品

俞守威信号酷玩实验室

微信id: coollabs

***,有人再次抱怨高考制度的“不公平待遇”?

最近,全国***正在召开。全国***代表卢克平建议,教育部直属高校根据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

这个提议提出不到两天,知乎上的网友讨论就炸开了锅,2600多人纷纷发表看法:

在微博中,甚至有不少外省的网友在评论区表示了***的赞同:

说明这个提议真的触动了大家的心。

同时,卢克平还列出了一组数字:往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078万人,其中河南省125万人,约占全国总数的11.6%。

河南省本科上线13.97万人,占全省高考报名人数的11.18%,一本上线率居全国***。

别找了。最短的一栏是河南。

这是什么意思?显示100个人参加高考,其中至少有10个是河南考生,但这些考生中可能只有不到一个人能考上***一名。可想而知河南考生的竞争压力。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NPC代表卢克平的建议如此受欢迎,因为他确实是在为几千万候选人考虑。

然而,这个建议很容易回到,但值得一试吗?

01

往年,河南省125万高考报名者中,只有1万多一点被985录取,录取率不到1%。而北京、天津、上海等地高考报名人数平均不超过10万,录取率却在3000人以上,是河南省的七八倍。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供图-升学规划

那录取率是谁决定的?大专院校。

往年清北在京招生518人,考生只有4.92万人。清北在河南招生242人,考生却有85.7万人。北京的考生人数不到河南的几分之一,但招生名额却是河南的一半以上,让我感到焦虑。

关键是去年河南的录取率是按照招生计划的120%左右来定义的,也就是说如果985高校只在河南招1000人,但是计算录取率的时候就变成了1200人。这说明实际录取率其实更低。

而且因为河南的上线率常年***,这两年换了一大批高校来弥补。往年河南新增6所高校。但即便如此,一本书的毕业率也是***的。

真的太可惜了~

之前有人对全国各省进入985大学的难度进行了排名。分数低于50分的河南、广东两省在高考中直接被评为“地狱模式”:

Zhihu @keakye的一位网友曾经表达过他在河南高考的情况:幼儿园升小学,淘汰率30%;小升初的时候,淘汰率是60%;崛起之初,淘汰率达到惊人的90%。

50多人的班级,只有4-5个人能考上比较好的高中。除了这个高中,其他高中都没有一本重的。

就这样,高考前就淘汰了一大半人,更不用说更高的高考升学率了。

所以,生在河南,跨过高考门槛,进入大学的都是英雄。

不过河南考生估计没人会想当这样的英雄。

那么,他们的命运能改变吗?

02

想知道河南考生的命运能否改变,首先要知道为什么各大高校分配到河南的学生这么少。网上有一种荒诞的说法,认为高考人数与100年前的“庚子赔款”有关。

1900年,又称庚子年,清朝与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故宫。1901年9月(喜丑年),***与11个国家签订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辛丑条约》。

根据条约,***将从白银等关税中拿出4.5亿两白银补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汇率结算,以年利率0.4%分39年还清。这段金钱史被称为“庚子赔款”。

“庚子赔款”落到每个省,份额不一样。浙江广州的商人有钱的时候,付出很多。河南、河北、山西等西北地区比较穷,所以交的比较少。;

1911年,美国开始归还“庚子赔款”,“庚子赔款”的一部分用于建立留美预备学校。1912年更名为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招生的时候,考虑到国内这么大的地方,各省的招生名额是用什么标准分配的?经过讨论,“庚子赔款”的数额是基础。分享的补偿越多,注册的学生就越多。相反,分享的补偿越少,录取的学生就越少。

这种“庚子赔款”的方式虽然听起来不可能,但多多少少反映了高考的“不透明”。

各大高校的招生计划有哪些?从北京大学往年的招生简章可以简单概括这五点:1。我们学校的条件。各省高考人数,3。学生的素质,4。区域协调发展。往届招生计划。

此外,很多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需要考虑资金来源。一般来说,高校的收入来源有四种: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事业单位业务收入和其他收入。一般财政拨款比例都不低。以北京大学为例,往年财政拨款收入占比34.32%。

2004年以来,教育部等国家部委与有关省、直辖市、自治区共建高校,实行省部共建。就是除了教育部,地方***也会拨款。

这使得很多高校因为依赖地方***,在招生名额上向地方倾斜,这也是为什么清北这样的***高校在北京的招生名额那么高,因为人家是驻京的。

此外,为了促进区域教育公平,国家还设立了专项计划,限制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招生名额。比如往年,教育部宣布从12个省份抽调16万招生名额支持中西部地区。

但转出地多来自江苏、湖北等录取率不高的地区,北京、天津等教育资源大省没有变化。当时江苏、湖北等地的家长愤怒抗议。

但似乎没有太大作用。因为高考的不公平不仅在招生上,也在统考上。这得从1994年开始。当时大部分省份还在使用全国统一卷。

河南一本线录取率***,这是比较好一本600分的。其他地方像海南、广东、湖北也很高,但是没有河南高。

最离谱的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地区,重本的分数只有400分,而在河南这样的省份,连专业课的分数都比它高,接近600分,好恐怖!

同样的试卷,为什么河南的录取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那么高?因为河南考生太多,在河南招到几万个在北京分数够的考生当然不现实,但是如果按照河南的分数,在北京考不到一个怎么办?

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直到2000年,青岛三名女生状告教育部。

当时山东的分数比北京高100多分,在山东只能考专科的分数,在北京可以考一本好书。所以教育局干脆把全国统卷改成了各地自主命题。

说是因为不能只重视素质教育而不重视分数。

自主命题后,果然录取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看起来好多了:

对于河南来说,高校招生政策和高考试卷其实并没有优势,所以难怪一本上线率那么低。

03

既然高考政策存在这些问题,为什么一直没有改革?

因为改革难。让高考均匀有两个办法:一是全国统考,统一分数线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二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全国***代表卢克平的建议,即教育部直属高校根据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

比较好种方法已经试过了,行不通。第二种方法其实试试也无妨。更何况,高考改革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是1950年到现在全国出生人口的数据趋势,以及从现在到2050年的出生人口预测:

资料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和恒大研究院。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我国新出生人口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只是偶尔有所上升。

不出意外,未来一二十年***出生人口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2050年甚至可能跌破1000万。

但与此同时,各大高校一直在扩招。

从1999年6月起,国家正式出台了高校扩招政策。1999年普通本科招生增长43.41%,达到高峰,此后招生扩张速度逐年下降。到2003年,***高校本科生人数已超过1000万。

几乎每年都在断断续续的扩招,但是增量在减少。自2011年以来,扩招率不到5%。你可以看看细节:

出生人口一直在下降,但高校一直在扩招。会发生什么?

如果各省区市高校招生指标不变,结合之前描述的各地区高校招生的不公平待遇,未来可能会出现部分地区生源不足的情况,但像河南这样的高考大省,依然是内卷饱和。

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北京近几年的出生人数,从往年开始一直在下降: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亦庄家长供图

但是注册学生的数量丝毫没有减少:

这样下去,恐怕真的要旱死涝死了。

毕竟人口基数越大,人口越难快速下降,高考人数短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内自然也很难下降这么快,尤其是像广东、山东、河南这些近亿人口的超大型省份。

所以这样教育部直属高校根据各省区市高考人数分配招生指标。这个建议确实可以考虑,在形势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可能更难改变。

乐章结尾部

河南人卢克平大概更能体会“生为河南考生,对不起”的无力感。

不可否认,高考仍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机制,但在一些地方,这种公平性仍有待商榷。

去年,一个体现特权的北京中学生,揭开了教育特权的面纱。

这个时代,有的人可以随便考,有的人可以不高考读清华。

但是更多的人在泥潭中挣扎。

河北衡水有“地狱式备考”,河南只有一个落地录取率,豆瓣有无数小镇作家在学历和现实之间撕扯。

在社会阶层固化、资源向上集中的今天,我相信高考仍然是目前最公平的机制,但我也希望高考应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公平和希望。

改革很难,但启动它很容易。

只有下一代看到希望,国家才有希望。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器

***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酷实验室(ID: cool labs)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未来20年,全靠河南考生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6330.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