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运动仍是“***品”?科技可降其门槛

冰雪运动仍是“***品”?科技可降其门槛

冰雪运动仍是“***品”?科技可降其门槛 字体: 小 中 大 分享到: 冰雪运动仍是“***品”?科技可降其门槛 2022-03-07 08:47:58 来源:新华网

两会前夕,北京往年冬奥会闭幕,现在冬残奥会如火如荼。体育、冰雪产业毫无悬念地成为热门话题。

不久前发布的相关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已经实现了“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但是不得不承认,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在***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

冰雪产业活力有待提升

作为一名滑雪爱好者,全国***代表、牡丹江博海休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延龄关注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推动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的发展。

来自黑龙江的孙延龄认为,虽然北京冬奥会给黑龙江冰雪运动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但黑龙江冰雪运动的发展仍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孙延龄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经过一年的调研,她发现黑龙江省有130多个滑雪场,90%都是民营企业投资建设的。“由于缺乏整体规划,这里滑雪场和冰雪游乐场多,溜冰场少,场地数量不平衡。”

"我通常带我的孩子、朋友或员工去参加一些滑雪活动."从孙延龄的多次滑雪体验中发现,冰雪产业的相关配套设施并不完善,配套产业发展缓慢,难以满足冰雪爱好者的需求。此外,冰雪运动普及程度不够,市场化水平不够,不能与冰雪旅游、冰雪休闲、健身产业发展有效对接,冰雪产业活力有待提高。

作为冰雪运动大省,黑龙江冰雪产业发展面临的这些情况,可能也是我国冰雪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

“国内1800平米的标准冰场加起来,粗略估计不到500;把所有300平米以上的大小溜冰场加起来,粗略估计在1000以内。”北京往年冬奥会专项“制冰机R&D及应用示范”项目制冰机总工程师刘凯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以溜冰场为例。

刘凯观察到,即使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也只有少数孩子在学习冰壶和冰球等运动。

“还是因为太贵,冰场的投资和运营成本高,很多冰上运动都成了‘***品’。”刘凯说,相比之下,像加拿大这样的冰雪运动强国,尽管人口不多,却拥有上千个冰场,冰雪运动已经成为真正的群众运动。

用科技降低冰雪运动门槛

冰雪产业活力不足,很多冰雪运动还在“***品”后面。虽然因素很多,但科技因素不可小觑。

以冰上运动为例。“制作冰场所需的设备,如倒冰机、冰漆、冰铲等,大部分都是从欧美进口的,价格昂贵,但国产设备一直没有普及。”刘凯介绍,冰球场上的基础设施也是如此。冰球场上用的弹力板和墙壁很多都是加拿大进口的,价格都在100万以上。

就滑雪场而言,刘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室外滑雪场建设成本略低,但室内滑雪场建设也有类似情况。雪压机主要依靠进口设备,场馆总投资数亿元。

成本高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操作。

刘伟介绍,在国内溜冰场的设计和建设中,往往会有制冷、制热、通风不同的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但没有把几个环节整合成一个整体,很难做到冷热综合利用。

"最终,溜冰场的运营成本高得惊人."据刘凯粗略估算,按照传统的思维设计,一个1800平米的标准冰场,仅制冷环节一年就要花费150万元左右,加上除湿和加热的费用,一年的运营电费可能高达400万元左右。

刘凯去欧洲溜冰场调研时发现,很多国家的溜冰场在设计和建设之初就整合了不同的环节。考虑到冷热综合利用,同等规模的标准溜冰场运营成本只有国内的一半左右。

在刘凯看来,推广冰雪运动,发展冰雪产业,加大科技投入非常重要。“如果在冰场建设过程中有更多的国产设备可供选择,可以大大降低投资成本;在场馆设计之初就科学地考虑冷热综合利用,可以大大降低后期运营成本。”刘凯分析,冰雪运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成本降低,消费门槛降低,最终会吸引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孙延龄也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对冰雪产业的重要性。她发现,在深圳的室内滑雪场,人们可以穿着雪橇,面对大屏幕,在电动滑雪毯上模拟滑雪。空不是很大,但是科技感和体验感十足。

“如果冰雪场馆融入更多科技元素,人们一年四季都能体验到冰雪运动的乐趣。”孙延龄说。

她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对冰雪产业进行普查,通过大数据分析科学制定相关政策和科学发展规划,加强对冰雪运动的统筹指导,科学规划布局冰雪运动场馆,同时给予国内设备厂商政策支持、人才和资金支持,提高国内设备厂商的科技含量,增加冰雪运动配套设施供给,让“科技+冰雪”发挥更大作用。(记者刘媛媛)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冰雪运动仍是“***品”?科技可降其门槛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870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