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统计局相关司负责人解读全年主要经济数据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统计局相关司负责人解读全年主要经济数据

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统计局相关司负责人解读往年全年主要经济数据字体:小中大分享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统计局相关司负责人解读往年全年主要经济数据2022-01-18 07:37:26来源:经济日报

往年,***经济将继续稳步回升,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世界***,主要指标实现预期目标,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结构继续优化;销售规模持续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人口总量持续增长,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民工就业状况不断改善;居民收入继续稳定增长;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翟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

往年,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回升,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44547亿元,比上年增长4.9%,增速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以往年为基期,两年平均增速为3.9%。

比较好、三产业投资规模继续扩大。

往年,比较好产业投资14275亿元,比上年增长9.1%;两年平均增速13.7%,比1-11月加快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6739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两年平均增速5.8%,增速加快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362877亿元,比上年增长2.1%;两年平均增速2.7%,增速回落0.2个百分点。

两三个主要领域的投资稳步回升。

往年,制造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5%;年均增长4.8%。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4.4%;年均增长5.7%。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0.4%;两年平均增长0.3%。

三是高技术产业投资带动作用明显。

往年,高技术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7.1%,增速比1-11月加快0.5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2.2个百分点,比全部投资增速高1.2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2.2%,与1-11月持平。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7.9%,比1-11月加快1.5个百分点。

四是民生短板领域投入持续增加。

往年,社会领域投资比上年增长10.7%。农林牧渔业投资比上年增长9.3%,增速比1-11月提高0.1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6%,增速比1-11月提高0.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1%,增速比1-11月提高0.9个百分点。

动词 (verb的缩写)私人投资稳步增长

往年,民间投资比上年增长7.0%;两年平均增速为3.8%,与1-11月持平。其中,教育行业民间投资增长24.9%,制造业增长14.7%,基础设施增长12.0%,农林牧渔业增长9.9%。

消费市场保持复苏态势。

国家统计局对外贸易统计司司长董丽华

往年,市场销售规模继续扩大,消费结构优化升级,消费市场整体保持复苏态势。

一是消费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往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2.5%,比往年增长8%。剔除价格因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0.7%。

一季度,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9%,两年平均增速4.2%。二季度市场销售加快,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和两年的平均增长率有所下降;第四季度,消费市场继续复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两年平均增长4%。

二是城市市场持续复苏。

往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5%,两年平均增长3.9%。分季度看,四季度城市市场比上年同期增长3.3%,两年平均增长3.9%,平均增速比三季度提高1个百分点。往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实际增长9.7%,增速比城镇居民高2.6个百分点。

三。商品零售额稳步增长。

零售额增长势头良好。往年,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8%,比往年增长9.2%,两年平均增长4.5%。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各类商品零售额均保持增长。

往年餐饮收入比上年增长18.6%,比往年下降1.1%,两年平均下降0.5%。餐饮消费规模尚未恢复到疫情前水平。第四季度餐饮收入两年平均下降0.5%,降幅比第三季度收窄1.1个百分点,餐饮消费回暖加快。

四。互联网消费保持快速增长。

往年,全国网络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4.1%。从与网购密切相关的邮政快递行业发展来看,在网络消费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往年快递业务量和业务收入将较往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5.基本生活用品零售额增长良好。

粮油食品及日用品销售快速增长。往年,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日用品零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10.8%和14.4%,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0.4%和10.9%。

城市化水平稳步提高。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

往年,***人口总量保持增长,增速继续放缓,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首先,总人口持续增长。

往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往年末增加48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比往年减少140万;死亡1014万人,比往年增加16万人。

往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比往年下降1.11千分之一。人口增长持续放缓是因为出生人口持续减少,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二是生育水平持续下降。受生育观念转变和初婚晚育年龄推迟的影响,往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将继续下降。

二。劳动年龄人口的短期增长

往年末,我国0-15岁人口为26302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8.6%。16至59岁人口为88222万人,占62.5%;60岁及以上人口26736万人,占18.9%。与往年相比,0-15岁人口减少528万人,16-59岁人口增加247万人,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增加329万人和992万人。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主要是因为1961年出生的人数较少。60岁及以上人口和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比往年分别提高0.2和0.7个百分点,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

预计在未来一段时期,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例将延续此前的下降趋势。虽然劳动年龄人口趋于减少,但总数仍接近9亿,劳动力资源依然充裕。从质量上看,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67年提高到往年的10.75年,人才红利新优势逐步显现。

三是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

往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达到91425万人,比往年末增加1205万人;农村常住人口49835万人,减少1157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比往年末提高0.83个百分点。

改善关键群体的就业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王萍萍

往年,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复苏和就业优先政策的实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预期目标,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是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保持稳定。

往年城镇平均调查失业率为5.1%,低于5.5%左右的宏观调控目标。一季度,受春节和部分地区疫情影响,城镇调查失业率较高,2月份升至5.5%。节后,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恢复,失业率逐步下降。二季度,调查城镇失业率保持在5.0%至5.1%的区间;第三季度,受毕业季和当地疫情影响,失业率出现波动。随着毕业生陆续入职,疫情减弱,9月城市调查失业率回落至4.9%。第四季度调查的失业率保持在4.9%至5.1%的范围内。

二。重点群体就业状况全面改善

往年,稳就业促就业各项政策措施继续落地,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继续落实,全方位就业服务持续发力。往年下半年,主要就业群体25-59岁人口的失业率已稳定在4.5%以下,低于去年同期。

农民工就业状况不断改善。往年春节后,外出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连续下降。到12月份,外出农业户籍人口失业率为4.6%。往年末,全国农民工达到292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91万人,已恢复到往年的水平。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6-7月,由于大学毕业生集中求职,16-24岁青年失业率大幅上升。9月份以后,随着毕业生工作的落实,青年失业率逐渐下降。

第三,就业稳定仍面临挑战

我们应该看到,就业稳定仍然面临挑战和压力。经济下行压力会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同时,疫情影响仍在持续,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可能受到影响或冲击。还要看到,往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076万人,比上年增加167万人,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招工难”、“就业难”等一些就业领域长期存在的结构性矛盾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往年,要继续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推动落实减负稳岗扩大就业措施,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援助,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创业促就业,确保就业形势稳定。

消费需求逐渐释放。

方国家统计局住户调查司司长

往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支出继续恢复,基本生活消费快速增长,实现了稳增长和惠民生的相互促进。

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往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GDP增速,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保持同步。

二是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的稳定增长为城乡居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奠定了基础。

性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往年,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19629元,比上年增长9.6%,两年平均增长6.9%。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5.5%。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9.9%。

三是居民消费支出继续回升,基本生活消费继续快速增长。

消费者支出继续复苏。随着居民收入持续恢复性增长,居民消费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支出保持恢复性反弹态势。往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万元,比上年低基数基础上名义增长13.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

基本生活消费继续快速增长。往年,全国居民人均食品烟酒支出两年平均增长8.6%,快于两年总消费支出平均增速2.9个百分点。保物价政策落实力度不断加大,市场粮食供应充足,居民食品消费继续稳定增长。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司司长王有增

往年,民生保障有效,消费市场总体稳定,CPI温和上涨;积极应对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PPI涨幅高位回落。

1.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月度CPI同比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往年,CPI上涨0.9%,增速比上年回落1.6个百分点,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

非食品价格上涨推动CPI温和上涨。往年,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涨幅比上年扩大1.0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1.17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下降减缓了CPI的增长。往年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10.6%下降1.4%,影响CPI下降约0.26个百分点,主要受猪肉价格涨跌带动。

二是生产领域的高价降了。

PPI月度同比涨幅呈现涨跌互现态势。往年,PPI比上年下降1.8%增长8.1%。

结构性上涨特征明显。往年,生产资料价格由上年下降2.7%变为上涨10.7%,影响PPI上涨约7.97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9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影响P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整体相对稳定。

投入要素助推PPI。往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需求恢复速度快于供给。加上流动性充裕等因素,国际市场原油、有色金属价格上涨,推高国内相关行业出厂价格,带动PPI上涨。

供应紧张推高PPI。下半年,受供应紧张和需求相对旺盛的影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大幅上涨,同比涨幅从6月份的37.4%扩大到10月份的103.7%。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家统计局相关司负责人解读全年主要经济数据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9177.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