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能否熨平猪周期

生猪期货能否熨平猪周期

生猪期货能否熨平猪周期字体:小中大分享到:生猪期货能否熨平猪周期2022-01-08 07:37:35来源:经济日报

上市一周年,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开始显现-

生猪期货能熨平猪周期吗?

往年1月8日,******牲畜期货品种、活体交割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如今已满一周年。往年生猪价格仍处于下行周期,生猪期货与现货市场并行。但是,生猪期货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两大功能正在逐步惠及产业链上的各个主体,为促进我国生猪产业稳定供应和价格,完善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发挥了积极作用。

稳定市场的预期效果显现。

往年生猪价格下行,现货下跌约55%,期货下跌约47%。现货期货下跌的主要原因是基本面供需失衡。往年生猪供应短缺已逐步进入供过于求阶段,而需求受疫情影响,持续疲软。

猪是***最有价值的农副产品。生猪期货刚上市时,一些生猪养殖企业甚至希望生猪期货为生猪价格下跌提供底部。其实这种理解是对期货功能的误解。

期货市场形成未来价格序列,反映市场参与者对未来供求关系和价格走势的预期。因此,在供求基本面决定的范围内,期货市场由于其快速的信息消化和灵敏的价格反应,可以敏锐地提高市场定价和实体企业的经营效率。总体来看,往年生猪行业的供需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

但在全年生猪期货价格的趋势性下跌中,生猪期货的表现可圈可点。“1月份现货价格高的时候,期货价格出现贴水,而6、7月份现货价格跌到谷底的时候,期货价格出现升水,这为生猪行业的生产和消费企业提供了很好的价格引导。”***证监会副***方星海表示,例如,生猪期货已经初步发挥了期货价格信号的作用,起到了澄清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作用。

“生猪期货上市后,正好迎来一轮生猪价格下跌。”南华期货副总经理朱斌表示,他担心市场上有人会认为生猪期货的上市导致了猪价的下跌。幸运的是,这种担心是多余的。“这意味着市场更加理性,期货市场作为价格指标的作用更加重要,这一理念逐渐成为共识”。朱斌说。

工业界积极参与。

一年来,生猪期货的规则、制度和流程设计得到了市场的全面检验,市场成交量和持仓量稳步增长。截至往年底,生猪期货累计成交605.8万手,成交额1.7万亿元,日均持仓6万手。市场基本形成了“行业逐渐参与,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逐渐发挥”的格局。

目前,参与期货交易和交割的单位客户超过2500家,90多家养殖企业申请了套期保值资格。牧原股份、***农牧等10余家上市公司宣布计划利用期货市场辅助运营。生猪养殖龙头企业20强中,已有19家向大连商品交易所提交了交割库申请材料,11家成为生猪期货交割库。

记者根据调查了解到,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积极参与期货市场的局面基本形成,而中小养殖户主要参与“保险+期货”项目。

牧原股份公司董事会秘书秦军表示,作为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股份公司根据自身屠宰计划和养殖成本合理设计套期保值方案,根据市场情况对生猪期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牧原股份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企业已完成期货团队组建,未来将继续完善研究和交易体系,打通现货部门联动,探索最适合企业稳健经营的现货模式,更好地利用生猪期货辅助企业业务发展。

中粮家家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姜介绍,中粮家家康积极参与生猪期货,通过卖出套期保值规避经营风险,是直接受益者。

四川康德农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拥有两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副总裁胡伟告诉记者,生猪养殖有两大风险,一是生产风险,又称养殖风险;二是价格风险,即猪价波动的风险。“对于期货市场,我们积极拥抱,全方位参与。”全方位参与意味着生猪期货的每一个合约都有参与,生猪期货衍生的场外期权和“保险+期货”也积极参与,生猪期货的模式和项目也在积极探索和尝试。"期货对于企业规避价格风险具有重要意义."胡伟说。

一些养殖企业利用生猪期货的风险对冲功能,取得了良好的“平抑价格”效果。同时,也有不少猪企没有采取对冲措施,导致今年业绩承压。“生猪期货有风险对冲的能力,关键是怎么利用。”朱斌说。

熟练操作生猪期货

生猪期货及其衍生品场外期权、“保险+期货”等金融服务的推出,为产业链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斗瑞米(成都)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生猪贸易为主的小微企业之一。该公司的许多客户都是小农场主。生猪上市以来,在华西期货的指导下,斗瑞米实施了四川省比较好单生猪交割。公司在收购生猪或销售饲料时,附加生猪养殖技术指导、价格风险管理、基差收购等增值服务。根据合同,从农民手中购买生猪,并在期货市场进行对冲。

四川家家乐饲料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饲料的小微企业。在销售饲料时,公司与下游养殖户签订合同,约定在未来5到6个月生猪出栏时,为其提供底价服务。同时,公司拿出一部分饲料销售利润作为期权费,从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相应的场外期权,转移风险。这种创新的定制服务,在小周期承担当期差价风险的前提下,有效解决了农户不敢养的经营问题,为自身带来了业务增长。

生猪期货是大商所上市的比较好个当年纳入农业保险计划的品种。往年,“大商所农户收益保障计划”共设立131个生猪期货价格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份。截至往年9月底,全期货行业生猪“保险+期货”项目175个,为3.9万吨生猪提供了担保,相应价值10.2亿元。

对于大量的中小养殖户来说,生猪的“保险+期货”模式越来越受欢迎。在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生猪“保险+期货”项目为当地36个养猪户、2880头生猪提供了保障,赔付约115.5万元。当地养殖户告诉记者,生猪的“保险+期货”模式为他们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随着生猪期货的成熟,以及未来相关产业链更多期货期权的推出,生猪产业链企业将充分认识到生猪期货给企业带来的风险管理价值,更好地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稳定企业经营。(记者朱惠春)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生猪期货能否熨平猪周期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9346.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