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薪酬,不要心愁”——宁夏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一线见闻

“要薪酬,不要心愁”——宁夏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一线见闻

“要薪酬,不要心愁”——宁夏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一线见闻字体:小中大分享到:“要薪酬,不要心愁”——宁夏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一线见闻2022-01-05 15:47:57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银川1月5日电题:“工资,不用愁”——宁夏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李俊德谢

临近中午,45岁的重庆籍农民工朱手里拿着一条横幅,匆匆赶到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横幅上写着:“铁腕出击,维护正义,迅速解决令人头疼的工资问题”。

“快过年了,联系不上包工头要钱。谁知比较好天报案,第二天就拿到了一万多块钱的工资,这让他很安心。等你有空了,赶紧把这个横幅发过来。”朱对记者说,语速之急和难掩激动之情。

在大口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一楼接待大厅,农民工朱(中)送来锦旗,并与办案人员合影。(新华社记者谢摄)

朱常年在宁夏打工,是家里的“顶梁柱”。一家四口的开销基本靠他的工作支撑。冬天北方气温下降快且明显,工地停工早。离春节还有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朱在大武口区附近找到了另一份零工。没想到努力多日,应得的报酬却“少了一斤”。因为是临时工作,他只知道自己做的是渠道维护,对施工单位、雇主等信息一无所知。

大口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办案人员接案时,朱只有一个打不通的包工头电话。“连欠条都没有。”只好按照他口述的线索,对近期的工程逐一梳理,最终锁定了拖欠工资的事实,想尽一切办法联系包工头,帮朱和他的9名农民工讨回了拖欠的6万多元。

在大口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一楼接待大厅,监察处和公检法处的工作人员正在办公。(新华社记者谢摄)

在一楼接待大厅,记者看到,除了两个接待登记窗口,还有公检法部门设立的三个咨询窗口。大口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马虎杰说,这是他们从往年开始探索建立的应急处。每年11月到春节前,他们会一起在春节前解决各种劳资纠纷。

“各个部门的权责非常明确。不属于我们受理范围的,***可以直接解答,提供免费法律援助或者引导诉讼,检察院负责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进行起诉和监督。”王建新说,通过联合办公提供一站式服务,不仅可以让人们少跑路,还可以维护***的公信力。

经过人民调解,一名农民工在调解书上签了字。(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岁末年初,各地农民工讨薪现象迎来高发期,全国范围内的冬季铲除欠薪专项行动也进入攻坚阶段。记者走访了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区、银川市灵武市城区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发现投诉大厅并没有想象中的热闹。

“欠薪治理常态化,平时闹得很大,到了年底,就小了。”马虎杰表示,这也说明国家近年来在根除欠薪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

以宁夏为例。截至往年11月底,宁夏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已为3000多名劳动者发放工资近3500万元。全区欠薪案件数量、涉案人数、欠薪金额连续四年大幅下降,其中欠薪案件数连续几年平均下降43%。

近年来,得益于全国铲除拖欠工资专项行动“高压态势”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规定》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完善和出台,各地劳动监察执法部门狠抓源头治理和常态化治理,确保农民工能流汗无泪、回家过年不愁“工资”。

灵武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一楼接待大厅。(新华社记者谢摄)

记者在灵武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局看到,除了处理拖欠工资案件,执法人员还在忙着另一件事——向住建部门、交通运输部门等部门了解来年的重点工程。,在工程开工前积极介入,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拖欠工资的隐患,“治病”。

据灵武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局副***王子君介绍,全市所有项目首先要“约谈”项目经理和劳务管理人员,了解施工和用工企业是否有拖欠工资历史等不良记录,检查项目资质,检查预存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

“不合格的企业,我们一定要劝其退,从源头上杜绝隐患,确保农民工兄弟努力就会有收获。"王子君说,这两年,灵武市提前实现了根除拖欠工资"两个零"的目标,办案人员也能在除夕回家吃饺子了。

灵武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局用“白话”给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写了两封长信。(新华社记者谢摄)

针对农民工法律意识薄弱,维权“空头支票”多的情况,近日,灵武市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执法局专门用“白话”给他们写了一封信,“手把手”教农民工依法理性获取劳动报酬,支付无忧。

这些简单而温暖的执法也温暖了这个群体的心。“我真的很感动。有人支持我们,去工地干活,我就安心了。”朱对说: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要薪酬,不要心愁”——宁夏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一线见闻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69388.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