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性工具唱主角 资金面平稳跨年无忧

结构性工具唱主角 资金面平稳跨年无忧

结构性工具唱主角 资金面平稳跨年无忧字体:小中大分享到:结构性工具唱主角 资金面平稳跨年无忧2021-12-02 09:31:22来源:***证券报

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2月1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进入12月,年底资金能否顺利封闭,受到市场广泛关注。专家预计,12月份,央行将继续稳健操作,对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或续作继续实施等量续作。以再贷款为主的结构性工具将成为未来货币政策工具的主角。同时,更加强调跨周期调节,保持跨年度资金面稳定。

资金面整体波动较小。

回顾11月资金面,专家认为,央行通过逆回购和MLF照顾了市场流动性,资金面波动较小。与此同时,资金利率中枢已经企稳。

11月24日至11月30日,央行每个工作日通过7天逆回购连续投放1000亿元,合计5000亿元。由于同期逆回购到期2500亿,净投放2500亿。第四季度,央行大幅增加了1000亿元逆回购的数量。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资金利率相对稳定。”中泰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周岳分析,逆回购方面,11月5日至12日、11月24日至30日,央行维持每个工作日1000亿元逆回购;16日至23日,央行每日逆回购量维持在500亿元。MLF方面,15日,央行实施了10000亿元的MLF操作,这是MLF连续第三个月高量、等量续做,旨在保持中长期流动性适度宽松。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明明认为,11月资金面整体波动较小,表现较为平稳。从利率来看,资金利率中枢企稳,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先涨后跌的走势。

12月MLF或同等续集

专家认为,12月份,央行将继续在公开市场稳健操作,资金面有望保持平稳。

周岳认为,展望12月,综合常规因素,12月银行体系可能不会出现资金缺口。公开市场操作方面,12月有9500亿元MLF到期。在央行积极维持流动性的政策基调下,预计12月资金面压力不大。

显然,12月份国债供给压力依然存在,当月仍有9500亿元MLF到期,但预计12月份财政支出将有所增加。"经测算,剔除MLF和逆回购到期因素,不存在流动性缺口."他说。

在天风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看来,从货币发行、财政存款、外汇占款和银行支付的静态分析来看,上述四大因素预计将在12月份为银行体系提供约4900亿元的增量资金,略高于去年同期,不考虑央行投放。

对于下一阶段的操作,周岳表示,目前央行坚持“稳字当头”的基调,更加强调货币政策的跨周期调节功能。据此,预计12月央行将延续此前的稳健操作。对于MLF到期或继续实施等量连续操作,预计12月整体资金水平将保持稳定,超储率可能升至1.6%,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以再贷款为主的结构性工具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货币政策工具的主旋律,预计12月资本市场将平稳收官。”明明说。

结构性政策操作将成为亮点。

从结构性货币政策来看,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锋近日强调,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对增加流动性总量会起到一定作用。

从央行近期使用货币政策工具的情况来看,越来越重视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多位专家表示,未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仍将是货币政策调控的一大看点,这将有助于增加流动性总量。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如何创造流动性?一个银行研究团队最近写道,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与非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金融市场活跃的金融机构挂钩。借助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他们可以获得基础货币,弥补自身流动性不足,缓解金融市场失衡和流动性结构性短缺带来的风险溢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的波动幅度和频率。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云良认为,结构性工具将成为PBC广泛信贷政策的主要焦点。一是大力支持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等实体企业贷款;二是继续实施绿色贷款,促进支持工具的有效性;第三是推动***部门的宽信用,包括在基础设施和刺激消费方面做出努力。

临近年底,在操作结构性政策的同时,跨周期调整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日前,央行强调,做好流动性跨周期调节,综合运用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的预见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中枢上下波动。

【纠错】
  • 姓名:
  • 专业:
  • 层次:
  • 电话:
  • 微信:
  • 备注:
文章标题:结构性工具唱主角 资金面平稳跨年无忧
本文地址:https://www.55jiaoyu.com/show-270192.html
本文由合作方发布,不代表展全思梦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展全思梦

热门文档

推荐文档